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上海市浦东新区

浦东,是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东面而得名,地处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入口交汇处,紧靠基础雄厚的上海市区,北倚物丰人杰的长江三角洲,面对好汉无垠的太平洋,年平均气温16.2c,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浦东新区面积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万,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这块从南北朝时便记载的土地,在古代戍卒屯垦的海疆。 20年的发展历程中,浦东新区以国际化思路结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高标准发展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打造外型、多功能、现代新城区,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短短20年间浦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阡陌农田到高楼林立、从偏僻乡间到繁荣市区,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明珠”,被誉为“上海现代的缩影”、“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中文名
浦东新区
行政区划代码
310115
上海市
行政区类型
市辖区(副省级)
所属地区
上海市
面    积
1210.41平方公里
人    口
518.72万人
下辖地区
12个街道,24个镇
语    言
上海话 浦东话
气候类型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邮政编码
200135
政府驻地
世纪大道2001号浦东新区办公中心
电话区号
021
地理位置
长江入海口交汇处,上海市东部
著名景点
东方明珠,上海科技馆,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野生动物园等

目录

浦东地区历史上曾为海洋,形成陆地较晚,大约仅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

南北朝时,浦东地区曾隶属于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面积1210.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0万。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制定了“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开发方针。2005年,

浦东新区辖13个街道、25个镇: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从一个交通落后的隔阂地带,发展成为了拥有集海陆空一身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系统的新区。由世纪大道、

浦东新区有上海海事大学、

浦东新区有许多旅游资源。既有

特色美食

鸡肉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放入油锅中煎熟。该品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越吃约香。此小吃以上海市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最佳。

小绍兴白斩鸡“说起白斩鸡,要数小绍兴”,这已成为了许多上海人的口头禅。由于“小绍兴”精选上海浦东一带所产著名的“三黄鸡”,质量好、味道鲜美,而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小绍兴”也成了上海久负盛名的名店。

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安徽屯溪产的龙眼田螺为原料,进店后先用清水养两天,使其吐净泥沙,然后再放入锅内,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较长时间。最后将烧好的田螺放上陈年香糟,糟制而成。这种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十分受人欢迎。此美食是上海五味斋点心店和鲜得来点心店的著名特色风味小吃。

高桥绒绣

这是一种在浦东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的民间刺绣艺术。绒绣本来是由西方传入上海的。1937年,有家驻户洋行老板在高桥开办了一家绒绣习艺所。心灵手巧的高桥妇女竞相习艺,绣出的成品特别平整秀丽。20世纪80年代后,浦东的绒绣产品行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的还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民间曲艺《锣鼓书》

这是一种说唱艺术,属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它的表演形式吸取了鼓词、评弹等许多其他艺术的优点。建国后,这种民间艺术根据使用的乐器更名为“锣鼓书”。锣鼓书在江苏、浙江平湖、上海市郊一带流传。1996年,浦东的南汇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锣鼓书之乡”。  

民间音乐《浦东派琵琶》

浦东派琵琶,属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创始人是惠南镇人鞠士林,人称“鞠琵琶”。20世纪50年代,浦东派琵琶传人林石城将浦东派琵琶编撰成完整的教学课程,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正规的教学系统中。林石城的浦东派琵琶,武曲气势雄伟;文曲沉静细腻,极有艺术感染力,被公认为“琵琶泰斗”。      

浦东说书

这是产生于浦东的一种民间曲艺,一般一人表演,演唱艺人几乎都是当地农民。他们熟悉农民生活和浦东习俗,用浦东方言说唱,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浦东说书的书场大多设在农村和小集镇的茶馆里。      

三林刺绣

三林刺绣属国家级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根植于浦东三林镇,师承中国刺绣业之祖——顾绣,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清康熙年间民世曾孙女顾玉兰嫁到三林,三林刺绣深得其直接影响,到清嘉庆年间,三林地区靠刺绣谋生者日益增多。20世纪80年代,三林刺绣的绣品远销日本、欧洲市场,由此,三林地区赢得了“刺绣之乡”的称号。三林刺绣的“抽、拉、雕”三大手独具特色。      

这是一种在浦东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的民间舞蹈形式,最早始于唐宋庙会行街队伍,清代尤盛行,几乎有“会”必有“龙”。近年来,浦东三林镇的舞龙名扬神州,蜚声海外,代表上海参加全国乃至世界的各项舞龙表演和比赛。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华勤橡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下一篇 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