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戏
目录
早期是沿门说唱民间故事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1830)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清光绪六年(1880)后,曾与徽剧、京剧、 淮海戏。淮海戏以沭阳方言为标准音,并结合兼顾附近的泗阳、海州乡音。
淮海戏曾在民间称为“小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于“拉魂腔”,因流行于淮海地区,曾称“淮海小戏”,1955年正式定名。
据淮海和安徽泗州的老艺人传说,清乾隆年间海州一带流行[太平歌]、[猎户腔],后衍变为说唱民间故事的“打门头词”,因以三弦伴奏,又名“三刮调”。至道光年间,开始打地摊演出“对子戏”、“三小戏”,女角均由男艺人扮演。
“随身衣,就脚鞋”,化妆十分简陋。后来,逐渐增添了一些本头戏;伴奏除三弦外,又增加了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唱腔上形成了刚劲粗犷的男腔[金风调]、高亢远扬的女腔[二泛子];表演上,丑脚脱胎于农村生活,创造了“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脚注重跷功,在“扭”中形成了“耍手巾”、“耍扇子”、“推衫”、“投跟”等表演技巧。
淮海戏的产生有三种说法,一是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邱、葛、杨姓3人从其学艺,播下淮海戏的种子;二是200多年前,海州民间盛行“太平歌”和“猎户腔”两种民歌,当地邱、葛、杨3人加以改造,形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后3人分别去淮北和县南卖艺,逐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三是淮海戏源于秦腔,据清代李调元《雨村剧话》记载:“秦腔始于秦州,盛于长安,流入晋、冀、鲁、豫至淮水止。”据此推断,淮海戏为秦腔一支,经融会徽剧、京剧和柳琴戏后而创立的新剧种。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艺人多个体分散活动,走村串户,在农家门前演唱,要点粮食和熟食,故又称之为“打门头词”。演唱内容多半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劝嫁》、《访友》等,使用的乐器是一把三弦,人称“三刮调”。沿门说唱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清道光年间,几个艺人凑合一起进行活动,逐步形成班组,在庄头、场头、街头以及庙会、烧香会上演唱,形成了“戏”的雏形,称之为“小戏”。清光绪初年,“小戏”班组盛行于沭阳,沭阳吴集镇、西圩乡有“小戏窝”之称,艺人多达百余人。
1880年后,徽、京剧先后流入淮海地区,在交流中,迅速丰富和提高了小戏的表演艺术,出现了一大批一家班、同庄班、师徒班等班社,流传地区不断扩大,除淮海地区的10多个县、市外,并延伸至皖东北一带,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唱腔,丰富了表演。光绪二十六年,出现了第一代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至抗日战争前夕,行当已齐全,分五脚生(小生、文堂生、老生、奸白、勾角)和五脚旦(奶小旦、花旦、青衣、彩旦、老旦)两类10行;服装、化妆、脸谱均由京剧引进;伴奏的皮三弦改为板三弦;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的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或被撤销,或与其他剧种合并为文工团。许多主要演员被揪斗,不少中青年演员被迫改行。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省、市、县各淮海剧团先后恢复建制。除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春回粮仓》、《十里香》、《儿女情》、《果园风情》等现代戏。各市、县戏校和培训班,已培养了一批学员,基本解决了淮海戏艺术接班人的问题。
1987年,全省有淮海剧团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5个,除省淮海剧团为全民所有制性质,市、县淮海剧团均为集体所有制。是年,全省淮海剧团创作演出剧目4个,上演剧(节)目40台,演出1852场次,观众142万人次,约一半是在农村演出。全年演出收入52.6万元。
形成东北和西南两大表演流派,东北艺人多以唱工闻名,西南艺人则以做工见佳。单维礼将刚劲的[金风调]转入低音区演唱,又吸收徽剧[哭腔]而衍变为[悲调];葛兆田仿效工鼓锣唱法,创造了[小滚板]、[一挂鞭],一气能唱二三十句;女艺人王大娘改女腔[二泛子]为[嗨嗨调],把琴书、地方小调、工鼓锣等因素都融化于中,受到观众喜爱。同时表演动作也有了极大丰富与发展,女艺人赵大娘(赛蝴蝶)、谷大娘(白蝴蝶)及葛殿林之妻花蝴蝶,因动作花哨优美,被群众誉为“三蝴蝶”。
淮海戏长期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它的音乐唱腔非常丰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城乡民众在行路、干活、休憩时都要哼唱淮海戏,已成为本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的表演艺术有极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民间色彩,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如猪吊腰、鸡刨塘、野鸡溜、驴打滚、狗拜年、鳖爬走、脚尖走、膝盖走、鬼扯转、穿8字、矮步蹬等艺术表演形式,极其生动有趣。淮海戏的剧目生产和剧目创作非常便捷,它不受陈规老套和清规戒律的约束,创作上演反映农村和现实生活题材的现代戏,为现实生活服务,广受群众欢迎。
淮海戏的名称在发展中几经变更,在沿门说唱“打门头词”时期称“三副调”;后称“拉魂腔”,也叫“肘鼓子”;形成戏曲后又称“小戏”,抗日战争时期称“淮海小戏”;1954年淮海戏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由江苏省文化局定名为“淮海戏”。
淮海戏的唱腔大体为男女同弦异腔,男女主要曲调分别是“东方调”和“好风光调”。这种曲调可塑性大,风格性强,有各自的功能,各为其多种行当演唱。组腔时,“好风光”调唱法变化多样,可构成大、小唱段。“东方调”中间数唱自由,可变换多种感情,形成长短不一的完整唱段。其他辅助调有‘二泛子”、“彩调”、“金风调”等等。它们各有个性,格调鲜明,表现叙述、抒情、悲愤、欢乐等感情和情绪各有所长。
淮海戏的活形式早期比较简单,既没有旋转多变的五彩灯光,也没有艳丽配套的行头服装,更没有音部齐全的乐队。常见的,是地上放一张芦席作为舞台,一条长凳乐队坐着,观众围在四周。演出时,一人可担任几个角色;手巾、扇子作为道具,女的穿长裙,男的穿大褂,戴上自制的胡子,这些便是演员的全部扮装。乐队仅有三弦和大锣。建国后,才根据剧目需要,制作灯光、布景、道具,演出也逐渐走上正轨,淮海戏的传统剧目甚多,素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之称。如《樊梨花》、《皮秀英四告》、《大金镯》等32大本和《骂鸡》、《催租》等64单出。现代戏有、《葵花路》《孙明芝》、《月牙楼》等。
淮海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金刀记》、《催租》、《骂鸡》等32整本,64单出。先后编演的现代戏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头》、《春回粮仓》、《十里香》、《生死怨》等。淮海戏唱腔明快豪爽,乡土气息浓厚,以板式唱腔为主,兼唱部分民间小调。男女同弦异腔,女腔以〔好风光〕为基本调,男腔以〔东方调〕为基本调。此外还有:女腔〔二泛子〕、〔串十字〕、〔双起腔〕、〔彩腔〕、〔八句子〕;男腔〔金风调〕、〔龙门调〕、〔小丑调〕、〔僮子调〕及各种形式的弹唱等。伴奏乐器以板三弦和淮海高胡为主。名演员有谷广发、刘长珍、陈玉梅、朱桂州、杨秀英、杨云发等。
江苏省淮海剧团,1956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大众淮海剧团 和 沭阳县艺人小组部分艺人组建而成的淮阴专区大众淮海剧团。战争年代,剧团的演职员肩背步枪,手提三弦,大量编演革命现代戏,如 《柴米河畔》、《一把刀》、《劝子参军》、《小板凳》、《父女解放》、《三星落》、《大后方》、《十年夫妻重团圆》、《张保长回家》、《两个错字》、《哭二黄》、《抗日打东洋》、《白毛女》、《翻身小放牛》、《灾难海州》等,深入前沿阵地, 积极宣传,鼓舞军民斗志。
江苏省淮海剧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海戏”剧种的代表团和传承基地,肩负着淮海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重任以及淮海戏的实验、示范、演出等任务。长期活跃在苏北的广大城乡,深受群众欢迎,该团人才济济,阵容整齐。现有演职员九十余人,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才 30 余名(其中:一级演职员 13 人)。
五十多年来,该团创作、整理改编和移植演出的剧目多达二百余部。其中,整理改编的《皮秀英四告》(《皮秀英》)、《三拜堂》、《樊梨花》、《催租》、《骂鸡》、《借靴》、《赶集》、《回娘家》等剧目和创作演出的《十里香》、《生死怨》、《儿女情》、《果园风情》、《粉祸》、《非常母女》、《豆腐宴》、《临时爸爸》、《永恒的彩霞》、《老县长的第二春》、《永恒的红手印》、《秋月》等剧目是剧团的优秀代表作和保留剧目,曾先后多次参加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剧目奖”。 2008 年 6 月淮海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月晋京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受到了首都领导、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2005 年该团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9 年 4 月 24 日 ,中国文化部发布《关于公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的公告》,淮海戏表演艺术家杨秀英入选,标志着淮海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2007年该团演员魏佳宁荣获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 23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1年该团演员吴玲荣获第2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2011 年该团演员许亚玲荣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 25 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淮海戏的表演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绽开在淮海平原上的一支绚丽的艺术花朵。
淮海戏的起源,无确切考证。一说:清乾隆年 间 (1736 一 1750) ,山东历城唐大牛,唐二牛 兄弟,因灾年饥荒,身背大鼓、三弦,到 海州、沭阳一带卖唱乞讨,有 邱、葛、杨(一说张) 三人从其学艺。 邱、葛、杨又依据海州民间盛行的“太平歌”和“猎户腔”,将其加工润色为“怡心调”和“拉魂腔”(一说拉后腔),并以此二腔演唱乡村生活的短小篇子和民间故事。后三人以卖艺为生,邱去安徽淮北,葛去山东鲁南,杨仍留在海州,逐形成今日的泗州戏、柳琴戏和淮海戏; 另有一说,源于明清俗曲,因其早年唱腔(八句子)(羊子)的词格,唱法均与明清俗曲中鲁南俚曲及常用于柳子戏中的曲牌(耍孩儿)(山坡羊)基本相同。
淮海戏名称,在其发展中几经变更,约 清乾隆十五年 (1750) 前后淮海戏出现了 沿门说唱 “ 打门头词 ”的演唱形式,因用三弦(当地称为三刮子)伴奏,故名“三刮调”。其尾腔往往拉长翻高,又被人们称为“拉魂腔 ”,也有称其为“ 肘鼓子 ”( 周鼓子)的,形成戏曲后谓之“小戏”,抗日战争时期,被新文艺工作者改称为“ 淮海小戏”,建国后,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由江苏省文化局定称今名。
淮海戏是拉魂腔系的根基剧种,属拉魂腔体系之东路。主要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淮阴)、连云港、宿迁市和盐城、徐州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皖东北一带。她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于清道光时期,留存的传统剧目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淮海地区处于北方鲁文化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和融合地带,由此,淮海戏的总体风格是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所以,她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
淮海戏的语言,总体上是属于北方语系,但她仍保留着五个入声韵类:括达、铁舌、泣立、泼雪、鹿轴,这对研究汉语言的分布和衍变有着独特的价值。
淮海戏的唱腔已形成了由基本曲调、辅助曲调、其他曲调共同构成的唱腔体系。既重视基本曲调的板式变化,又保留着与辅助曲调、其他曲调相联缀的形式。她的唱词结构,也是既较多地运用长于叙述的七字、十字齐言式,又配合使用长于激情的三字、四字等短句。这些特点对于探讨中国戏曲中的唱词结构与曲调配合的关系,以及与情感表现的关系,又有着独特的艺术研究价值。
淮海戏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到目前,一直紧跟时代发展不断编演现代戏,且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现代戏表演新特色、新传统。这对于研究和推进中国戏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淮海戏有着浓厚的“乡风野趣,爽朗明快,清新生动”的美学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了老生谷(广发)派、丑角杨(云发)派、青衣杨(秀英)派和花旦范(珍美)派四大流派。 2008 年 6 月,淮海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国29年(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淮海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各县先后将流散的小戏艺人组织起来学习、整顿,并成立“民间艺人抗日救国会”和“淮海戏实验小组”。艺人们与新文艺工作者一起,积极宣传,鼓动抗日,编排了近百出现代戏,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解放战争中,部分艺人随军转战南北,“肩背步枪驱敌寇,手提三弦唱英雄”。民国37年,两个“大众淮海剧团”(分属于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和淮阴专区)和学校、农村的业余剧团一起编演现代戏,深受广大军民欢迎。通过排演大量现代戏,淮海戏的音乐、表演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发展,伴奏增加了二胡、笛子、月琴等乐器;涌现了不少新唱腔,如汤增桐、吕文桥在《柴米河畔》中改编设计的[好风光调],后来成为淮海戏女腔的基本调。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