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原为陕西、山西两省流行的一种皮影戏腔调。因主要击节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过去以皮影在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所以又称“月调”、“影调”、“纱窗”腔。

目录

孝义市位于山西省境内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由流行于孝义民间的一种皮影说唱艺术逐渐衍变而成,因有一种状“碗碗”的银铃伴奏,故名;又因其过去是以皮影形式在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所以群众又称它为“月调”“影调”“纱窗腔”。

孝义碗碗腔生于陕西,长于孝义。据艺人传说,清代光绪初年,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一带连年荒旱,饥民东渡黄河逃至晋南、晋中,皮影艺人亦随之前来售艺谋生,后受到中路梆子、皮腔、汾孝秧歌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的滋补,在演唱、伴奏、风格诸方面渐与陕西碗碗腔异趣,成为具有汾孝地方特色的碗碗腔。

1950年,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大胆创新,首次用皮影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剧目,开辟了碗碗腔艺术发展的新途径;之后,应太原市政府的要求,孝义县政府将一个皮影团迁至太原,组建太原市碗碗腔剧团。首次由演员表演替代皮影显示,随之以真人表演的孝义碗碗腔剧团成立,使皮影说唱艺术质变为戏曲剧种。20多年来,剧团创作移植演出了《柳树坪》、《尹灵芝》等80个多个节目,培养出赵篆英、王冬兰、赵歧兰、董世莲、张建琴、刘国秀等新一代演员。

声腔

孝义碗碗腔有两种声腔:皮腔和碗碗腔。两种声腔均来自孝义皮影戏,即纸窗皮影唱皮腔及纱窗皮影唱碗碗腔。皮腔的渊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形成于北宋时期,一说形成于战国时期。皮腔因主要以唢呐为伴奏乐器,故亦称“吹腔”。有专家认为孝义吹腔是中国戏曲古老的声腔之一。皮腔唱腔有两种形态:一种为四句体,“起承转合”结构,艺人多称为“平板(慢板)”,加锣鼓点称为“流水”;另一种是可以多次反复的上下句唱腔,艺人称为“垛板”。伴奏分武场和文场。碗碗腔因有一碗状铜铃参与伴奏得名,属特殊的板腔体结构,不能以常规的板眼来规范节拍。碗碗腔唱腔的特点是真假声混用,多用“虚词假声腔”。假声唱法分两种:一种是“二音子”;另一种是“尖音子”,“尖音子”是在“二音子”基础之上再翻高形成。

剧目

孝义碗碗腔有皮影剧目《响马记》等100多出、戏曲剧目《白洋河》等10多个。《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为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激励民族斗志起到了重要作用。

艺术特色

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以唱制胜”的传统,其原因除了婉转动听和别具一格的唱腔旋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真假声混合通用,二是“4”和“7”的特殊唱法。碗碗腔的假声唱法,分“尖音子”和“二音子”两种。“二音子”是一种翻高八度的假声拖腔,有时按韵行腔,有时变韵行腔,全部旋律用衬字“咦”来唱出。“尖音子”是比“二音子”更尖更细的假声,是把唱句尾音或 “二音子”的尾音翻高八度后,按韵唱出的一种短尾腔。“4”和“7”两音,是在表现悲痛伤感情或情绪时经常出现的两个音,演唱时,“4”音略高但不及“#4”,“7”音略低而不及“b7”,这种音和主奏乐器(月琴、胡胡)的揉、滑效果极其和谐。碗碗腔弦乐的主奏乐器是胡胡、月琴、二弦。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河西走廊    下一篇 娇韵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