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蕨萁

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不分枝的粗健肉质的长根。总叶柄长20-25厘米,宽常达5-10毫米,多汁草质,干后扁平,几光滑无毛,或略有长毛疏生,基部棕色托叶状的苞长2.5-3厘米。不育叶片为阔三角形,顶端为短尖头,长13-18厘米,基部宽20-30厘米或更大,三回羽状,基部下方为四回羽裂;侧生羽片6-8对,对生或近于对生,下部两对相距约3-4厘米,基部一对最大,张开或几水平开展,长10-15厘米,中部最宽,约8-11厘米,长卵形,向基部稍狭,一回小羽片上先出,有短柄(柄长约1厘米),短尖头,二回羽状,或基部下方为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约8-10对,近于对生,长圆披针形,渐尖头,有短柄,不等长,向基部渐短,上方的最短,长不到3厘米,向中部的渐长,中部下方的最长,约5-7厘米,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长圆披针形,基部的长约1厘米,中部的长约2厘米,无柄,并以狭翅沿中肋两侧下沿,深羽裂;末回裂片狭长圆形,长约5毫米,有长而粗的尖踞齿,每齿有1小脉;第二对羽片斜出,远比基部一对为小,长8-12厘米,中部宽约4厘米,向基部稍狭,有短柄,二回羽状,以上各对羽片逐渐变短;叶为薄草质,干后绿色。叶脉可见。孢子叶自不育叶片的基部抽出,柄长14-18厘米,孢子囊穗为复圆锥状,长9-14厘米,宽约4-6厘米,成熟后高出于不育叶片之上,直立,几光滑或略具疏长毛。
中文学名
蕨萁
拉丁学名
Botrychium virginianum (L.) Sw.
拼音
jueqi
蕨类植物门
厚囊蕨纲
瓶尔小草目
阴地蕨科
阴地蕨属

目录

根状茎短而直立,有一簇不分枝的粗健肉质的长根。总叶柄长20-25厘米,宽常达5-10毫米,多汁草质,干后扁平,几光滑无毛,或略有长毛疏生,基部棕色托叶状的苞长2.5-3厘米。不育叶片为阔三角形,顶端为短尖头,长13-18厘米,基部宽20-30厘米或更大,三回羽状,基部下方为四回羽裂;侧生羽片6-8对,对生或近于对生,下部两对相距约3-4厘米,基部一对最大,张开或几水平开展,长10-15厘米,中部最宽,约8-11厘米,长卵形,向基部稍狭,一回小羽片上先出,有短柄(柄长约1厘米),短尖头,二回羽状,或基部下方为三回羽裂;一回小羽片约8-10对,近于对生,长圆披针形,渐尖头,有短柄,不等长,向基部渐短,上方的最短,长不到3厘米,向中部的渐长,中部下方的最长,约5-7厘米,一回羽状或二回羽裂;二回小羽片长圆披针形,基部的长约1厘米,中部的长约2厘米,无柄,并以狭翅沿中肋两侧下沿,深羽裂;末回裂片狭长圆形,长约5毫米,有长而粗的尖踞齿,每齿有1小脉;第二对羽片斜出,远比基部一对为小,长8-12厘米,中部宽约4厘米,向基部稍狭,有短柄,二回羽状,以上各对羽片逐渐变短;叶为薄草质,干后绿色。叶脉可见。孢子叶自不育叶片的基部抽出,柄长14-18厘米,孢子囊穗为复圆锥状,长9-14厘米,宽约4-6厘米,成熟后高出于不育叶片之上,直立,几光滑或略具疏长毛。

产地分布

分布:欧洲、北美洲、巴西、温带亚洲(如朝鲜、日本、喜马拉雅)都有分布

产地:产浙江、山西、陕西(终南山)、湖北西部、云南西北部

生境:生山地林下

海拔:海拔1600-3200米

分类文献

Botrychium virginianum (Linn. ) Sw. in Schrad. Journ. (1801) 111; Milde, Fil. Europ. et Ail. (1867) 207; Hook et Bak. Syn. Fil. (1874) 448, excl. var. ; Chris, Farnkr. d. Erde (1897) 366; Diels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 iv (1899) 472; Kom. Fl. Mansh. I (1901) 152; C. Chr. Ind. Fil. (1905) 163; Brit. & Br. Illustr. Fl. North. U. S. I (1913) 6, f. 14; Fomin in Busch. Fl. Sibir. et Orient. Extr. V (1930) 214; Kom. et Alis. Key to Pl. Far East. Reg. URSS. (1931) 99; Fomin in Kom. Fl. URSS. I (1934) 100; Kitag. Lineam. Fl. Mansh. (1939) 25; H. Ito, Fil. Jap. Illustr. (1944) t. 508; DeVol, Ferns East Centr. China in Notes Bot. Chin. Mus. Heude No. 7 (1945) 53; 傅书遐,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 (蕨类植物门)(1957)18页, 24图; 王薇等, 东北草本植物志, 第一卷 (1958) 23页——Osmunda virginiana Linn. Sp. Pl. II (1753) 1064.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云南阴地蕨    下一篇 劲直阴地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