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绒毛阴地蕨

根状茎短粗,直立,有一簇粗健肉质的长根,包于鞘状的棕色托叶内的芽被有密长绒毛。总叶柄长12-18厘米,粗肥,多汁草质,干后扁平,宽达4-5毫米,有较密生的早落的灰白色长绒毛,尤以叶轴上的分枝处为多。营养叶片为五角状的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渐尖头,大小不一,一般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大,下部3-4回羽状;侧生羽片6-8对,近于对生或基部的1-2对对生,有长柄,相距4-5厘米,斜向上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厘米(包括柄长2-3厘米),宽6-8厘米,渐尖头,2-3回羽状;一回小羽片8-9对,互生,有长柄,斜向上,照例为下先出,基部下方一片最大,长可达9厘米,宽5厘米,五角状三角形,渐尖头,柄长1-1.5厘米,其余各对较小,但都有明显的柄,1-2回羽状;二回小羽片仍以基部下方一片较大,为五角状三角形,渐尖头,长达3.5厘米,宽约2厘米(柄长约8毫米),基部心脏形,其余各对向上逐渐缩小,仍有短柄,一回全裂或深裂;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为卵形或卵状三角形,无柄,边缘有粗大的重锯齿。第二对羽片较小,长圆披针形,渐尖头,基部较宽,长8-14厘米,基部宽4-5厘米,柄长1.5-2厘米,二回羽状或羽裂,一回小羽片8-10对,基部一对等大,下先出(有时上先出),阔三角形,渐尖头,基部心脏形,有短柄,上部各对逐渐缩小,均为渐尖头,以狭翅着生羽轴。第三对羽片起向上逐渐缩短,都有柄,皆为下先出。叶轴和羽轴上有长绒毛,尤以幼时为多。叶干后为绿色,薄草质。叶脉除中脉外不明显。孢子囊穗自第一和第二对羽片之间的叶轴上生出或有时由第二对羽片分枝点附近生出,比不育叶片为短,柄长5-7厘米,孢子囊穗长8-11厘米,宽5-7厘米,复圆锥状,二至三回羽状,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中文学名
绒毛阴地蕨
拉丁学名
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
拼音
rongmaoyindijue
蕨类植物门
厚囊蕨纲
瓶尔小草目
阴地蕨科
阴地蕨属

目录

根状茎短粗,直立,有一簇粗健肉质的长根,包于鞘状的棕色托叶内的芽被有密长绒毛。总叶柄长12-18厘米,粗肥,多汁草质,干后扁平,宽达4-5毫米,有较密生的早落的灰白色长绒毛,尤以叶轴上的分枝处为多。营养叶片为五角状的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渐尖头,大小不一,一般长18-25厘米,宽24-27厘米或更大,下部3-4回羽状;侧生羽片6-8对,近于对生或基部的1-2对对生,有长柄,相距4-5厘米,斜向上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三角形,长达15厘米(包括柄长2-3厘米),宽6-8厘米,渐尖头,2-3回羽状;一回小羽片8-9对,互生,有长柄,斜向上,照例为下先出,基部下方一片最大,长可达9厘米,宽5厘米,五角状三角形,渐尖头,柄长1-1.5厘米,其余各对较小,但都有明显的柄,1-2回羽状;二回小羽片仍以基部下方一片较大,为五角状三角形,渐尖头,长达3.5厘米,宽约2厘米(柄长约8毫米),基部心脏形,其余各对向上逐渐缩小,仍有短柄,一回全裂或深裂;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为卵形或卵状三角形,无柄,边缘有粗大的重锯齿。第二对羽片较小,长圆披针形,渐尖头,基部较宽,长8-14厘米,基部宽4-5厘米,柄长1.5-2厘米,二回羽状或羽裂,一回小羽片8-10对,基部一对等大,下先出(有时上先出),阔三角形,渐尖头,基部心脏形,有短柄,上部各对逐渐缩小,均为渐尖头,以狭翅着生羽轴。第三对羽片起向上逐渐缩短,都有柄,皆为下先出。叶轴和羽轴上有长绒毛,尤以幼时为多。叶干后为绿色,薄草质。叶脉除中脉外不明显。孢子囊穗自第一和第二对羽片之间的叶轴上生出或有时由第二对羽片分枝点附近生出,比不育叶片为短,柄长5-7厘米,孢子囊穗长8-11厘米,宽5-7厘米,复圆锥状,二至三回羽状,小穗张开,疏松,有绒毛。

产地分布

分布:也分布于喜马拉雅、缅甸、越南、泰国、苏门答腊

产地:产于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云南、台湾

生境:生山地常绿杂木林下

海拔:海拔1800-2600米

分类文献

Botrychium lanuginosum Wall. List. (1828) n. 48; Hook. et Grev. Ic. Fil. (1829) t. 79; Hook. Gard. Ferns (1862) t. 29; Milde, Monogr. Botrych. in Verh. Zool. Bot. Ges. XIX (1869) 113-117; Fil. Europ. et Alt. (1867) 205; Christ, Farnkr. d. Erde (1897) 366; Diels in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I, iv (1899) 471; C. Chr. Ind. Fil. (1905) 162; Tard. -Blot et C. Chr. in Fl. Indo-Chine VII, ii (1939) 11——Botrychium virginianum var. lanuginosum Moore, Ind. Fil. (1861) 213; Bedd. Ferns S. Ind. (1873) t. 67; Hook. et. Bak. Syn. Fil. (1874) 448; Bedd. Handb. Ferns Brit. Ind. (1883) 471——Botrychium uirginianum CIarke in Trans. Linn. Soc. II, Bot. I (1880) 588, non Sw. 1801——Osmundopteris lanuginosa Nishida in fourn. Jap. Bot. XXVII (1952) 276.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钝齿阴地蕨    下一篇 下延阴地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