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叶短肠蕨

常绿大型林下植物。根状茎横卧,粗壮,直径达3厘米,先端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达1.5厘米,褐色或栗色,略有光泽,稍厚的膜质,边缘黑色,有小齿;叶近生。能育叶长可达1.2米,直径达1厘米,基部黑褐色,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绿禾秆色,无鳞片,平滑或有稀疏的疵状突起;叶片三角形,长达1.8米,基部阔达1米,二回羽状一小羽片羽状羽裂渐尖的顶部以下半裂至深裂;侧生羽片8-13对,互生,略斜向上,基部一对最大,长阔披针形,长达65厘米,中部宽达23厘米,柄长达5厘米;侧生小羽片约达10对,互生,近平展,阔披针形或三角形,长达15厘米,宽达4厘米,下部的常略有短柄,基部近平截,略不对称,先端长渐尖,两侧羽状半裂至深裂;小羽片的裂片可达15对,稍斜展,密接或接近,短圆形或近长方形,先端钝圆或近平截,罕为急尖,顶部有浅钝齿或全缘;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小脉大多单一,可达10对,斜向上,伸达边缘。叶干后草质,下面色较浅,两面光滑;叶轴和羽轴绿禾秆色。孢子囊群线形,常与小脉近等长,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可达6对,通常单生于小脉上侧,或在基部上出小脉常为双生;囊群盖成熟时褐色,膜质,全缘,从外侧张开。孢子豆形,无周壁,表面具不均匀的瘤状纹饰。
中文学名
大叶短肠蕨
拉丁学名
Allantodia maxima (Don) Ching
拼音
dayeduanchangjue
蕨类植物门
薄囊蕨纲
水龙骨目
蹄盖蕨科
短肠蕨属

目录

常绿大型林下植物。根状茎横卧,粗壮,直径达3厘米,先端密被蓬松的鳞片;鳞片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达1.5厘米,褐色或栗色,略有光泽,稍厚的膜质,边缘黑色,有小齿;叶近生。能育叶长可达1.2米,直径达1厘米,基部黑褐色,疏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绿禾秆色,无鳞片,平滑或有稀疏的疵状突起;叶片三角形,长达1.8米,基部阔达1米,二回羽状一小羽片羽状羽裂渐尖的顶部以下半裂至深裂;侧生羽片8-13对,互生,略斜向上,基部一对最大,长阔披针形,长达65厘米,中部宽达23厘米,柄长达5厘米;侧生小羽片约达10对,互生,近平展,阔披针形或三角形,长达15厘米,宽达4厘米,下部的常略有短柄,基部近平截,略不对称,先端长渐尖,两侧羽状半裂至深裂;小羽片的裂片可达15对,稍斜展,密接或接近,短圆形或近长方形,先端钝圆或近平截,罕为急尖,顶部有浅钝齿或全缘;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小脉大多单一,可达10对,斜向上,伸达边缘。叶干后草质,下面色较浅,两面光滑;叶轴和羽轴绿禾秆色。孢子囊群线形,常与小脉近等长,在小羽片的裂片上可达6对,通常单生于小脉上侧,或在基部上出小脉常为双生;囊群盖成熟时褐色,膜质,全缘,从外侧张开。孢子豆形,无周壁,表面具不均匀的瘤状纹饰。

产地分布

分布:分布于江西(遂川)、福建(武夷山)、海南(琼中五指山)、广西(武鸣、大明山、那坡)、贵州(赤水、安顺、紫云)、云南(峨山、罗平、广南、西畴、麻栗坡、马关、金平、元阳)也分布于缅甸东北部、不丹、锡金、尼泊尔及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

生境:生于山地沟谷常绿阔叶林下溪边

海拔:海拔900-1800米

分类文献

Allantodia maxima (Don) Ching in Phytotax. Sin. 9 (1): 53. 1964. ——Asplenium maximum Don, Prodr. Fl. Nepal. 8, 1825; Hook. et Bak. Syn. Fil. 239. 1867, pro parte. ——Diplazium maximum (Don) C. Chr., Ind. Fil. 235. 1906. ——Asplenium diversifolium Wall. List. n. 203. 1828 non Bl. 1828. ——Diplazium diversifolium (Wall.) J. Sm., Brit and For. 222. 1866. ——Allantodia verruculosa Ching et W. M. Chu in Fl. Fujian. 1: 107. 1982, nom. seminud.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型短肠蕨    下一篇 菜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