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丝弦戏

丝弦,是河北省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河北汉族地方戏曲之一。金元时代,北曲三大摇篮之一的真定,曾经出现过尚仲贤、侯正卿、李文蔚、戴善甫等著名杂剧作家。后来真定改名为正定,又成为河北丝弦戏——古名“弦索腔”的摇篮和发展中心。康熙年间,丝弦戏在束鹿就已遍于闾里,乾隆年间,曾在北京向清王朝献艺。丝弦戏流行地域东至河北省的献县、高阳、保定,南至邢台、沙河、广宗,北至山西省的繁峙、浑源、灵丘,西至和顺、昔阳、平定。
中文名
丝弦
流行地区
河北,山西
产生年代
明末
地位
全国稀有剧种之一

目录

唱腔特点

丝弦唱腔,除有《山坡羊》、《桂枝香》、《锁南枝》、《歌南子》等到散曲之外,还有官调与越调两个板式变化系统,因此,她是混合唱腔体制的剧种。丝弦唱腔以真声唱字,然后旋律向上大跳翻高,再用假声拖腔,旋律顺级下行。因而激越悠扬、慷慨奔放,时而有如怒涛旋转翻滚,时而又如瀑布急泻直下。

表演特色

丝弦原由木偶变为真人登台,并在山区、农村扎根,因此,表演既有朴实、敦厚和浓郁的乡土特色,又有夸张、刻板和直线条的木偶动作遗风。此外,还有耍牙、耍碗、耍鞭,以及耍帽翅等特殊表演技巧。

剧目题材

丝弦剧目相当丰富,约500余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大戏,反映宫廷斗争。

历史发展

明末

丝弦戏,又名弦索腔、弦子腔,流行于河北省中南部,是全国稀有剧种之一。剧种起源于明末,其声腔为元、明 , 流行于燕赵的小令。丝弦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曾遭禁演,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民间日渐发展,并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路流派,流行于石家庄地区一带的为中路丝弦。

清初

清初,丝弦在河北已普遍流行,并深受群众的欢迎。康熙十年(1671)纂修的《保定府祁州束鹿县志》卷八,已有俗喜俳优。正八日后,高搭戏场,遍于闾里,以多为胜。弦腔、板腔、魁锣桀鼓,恒声闻十里外,或至漏下三鼓,男女杂旮,犹拥之不去的记载。又据乾隆九年(1744)成书的《梦中缘传奇-序》和李声振于乾隆三十一年成书的《百戏竹枝词》的有关记述,说明此时丝弦不仅盛行于河北农村,在京城也已流行。

同治七年

同治七年(1868),井陉白花村出现了丝弦班社;光绪七年(1881)廊坊地区文安县太保庄创办了丝弦老调同乐会;光绪十六年霸县出现了韩大仓老调丝弦班。同、光时期,丝弦再度兴起,韩大仓等率班进入北京演出。光绪初年,东路丝弦老调艺人吕洛脆,张洛栋,穆坏旦等,到井陉白花班搭班,遂将老调剧目、音乐、表演等传入丝弦班,开丝弦与老调同台合演先例。自此,石家庄地区的丝弦主要伴奏乐器由弦索(土琵琶,状小)、三弦等弹拨乐器改为板胡、曲笛、笙。 在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中路丝弦便与老调戏同台,使老调戏的剧目、音乐传入丝弦。丝弦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由弦索(月琴)、三弦改为板胡、曲笛、笙。清末民初,出现了既唱丝弦又唱老调、河北梆子的三合班。

打击乐器也由“京家伙”改用“苏家伙”。后又从昆曲、京剧吸收大量营养充实自己,“京家伙”、“苏家伙”并用。丝弦戏音乐有官、越两个腔调,全部音乐分弦索腔曲牌、板式变化系统、无过门曲牌、器乐曲和打击乐五部分。清末民初,丝弦不仅与老调同台演出,还曾与河北梆子组成过三合班,有的甚至还兼唱京剧、乱弹成为五腔班。丝弦的打击乐器,此时也由南到北,一改原来使用的高腔锣鼓(俗称广家伙),而采用京、梆剧种所用的苏家伙。

民初至1937年七七事变

丝弦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涌出现许多班社和知名艺人,特别是出现了李凤仙、张小刁、张小绵等丝弦第一代女艺人;张桂良、张连甲等于民国七年(1918)在北京演出《冯茂变狗》、《十八扯》,受到观众赏识,扩大了丝弦戏的影响;农村子弟会、同乐会等业余演出团体遍及各地,民国十年高阳县杨佐庄出现了戴面具演唱丝弦戏,丰富了丝弦的演出形式;丝弦与老调、梆子长期同台演出,互相影响,丰富了丝弦的剧目,以及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 丝弦表演追求热烈、火爆,各行当都有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程式动作。除甩发、水袖和各种台步外,还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各行当表演均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旦崇尚技巧,表演细致;花脸动作夸张,粗犷豪放;丑角幽默诙谐。

丝弦唱腔,还有官调与越调两个板式变化系统。

丝弦剧目相当丰富,约500余出。其中既有生活小戏,表现民间情趣;也有袍带大戏,反映宫廷斗争。

丝弦剧著名演员有驰名太行山麓的“四红”:正定红刘魁显,赵州红何凤祥,获鹿红王振全,平山红封广亭。还有著名花脸朱永米,著名须生张永甲和王永春,著名青衣花旦杜雷有等。

解放前丝弦戏濒临绝境,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扶植下,传统剧目和音乐得到了抢救、发展与革新,从而获取得了新生。

艺术成就

历史上丝弦有名的戏班很多,曾涌现出著名演员有驰名太行山麓的“四红”:刘魁显(正定红)、何凤祥(赵州红)、王振全(获鹿红)、封广亭(平山红)等一批著名演员。丝弦传统剧目约有500出,常演的剧目有《赶女婿》 、《白罗衫》、《花烛恨》、《审姚达》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丝弦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相关弦戏

宾阳丝弦戏

宾阳的丝弦戏是在清乾隆末期由湖南一个姓白的师傅传授的,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落脚点起初在新桥尚武街,后来又移到新宾南街。第一个班主叫廖盛龄,后来新桥、太守、芦圩、新宾、邹圩等乡都有戏班。丝弦戏从传入到发展,曾在我县出现一个鼎盛时期,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老艺人先后去世而冷落下来。仅有南街才唱这种戏。丝弦戏的名称因何而得,有一种说法比较合乎事理。那就是这种戏主要乐器是二弦,用丝竹做成,有二弦二条线,拉来扯去死不变之说,翻来复去都是拉该戏的南路和北路两个主旋律。唱腔有北路首板、滚花、二流、慢板、忧腔、流水等。廖盛龄做班主时,每年都到上林、马山、忻城、来宾、武鸣、邕宁等县演出,其中被当时当了两广总督的陆荣廷邀请专程到他的家乡武鸣演出一个月,末后还获重奖。因此宾阳丝弦戏就在外县生根,据说广西桂剧,就是从我县丝弦戏发展和演变起来的,特点与丝弦戏一模一样。

常德丝弦戏

常德丝弦是湖南曲种湖南丝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丝弦中最为发达,影响最大,已然具有了独立曲种的地位。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洞庭湖一带的民间曲艺,以扬琴、琵琶、三弦、京胡、二胡等弦乐器为伴奏乐器,故称“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源于明代江、浙一带流行的时调小曲。明清之际,携伎往来贸易的商贾将这些时调小曲传入常德,与常德方言融合,逐渐演变发展为常德丝弦。 常德丝弦是一种民间说唱表演艺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穿插交替,容量较大,可以演唱有人物、有情节的大型故事,也可以演唱短小精悍的段子。

常德丝弦传统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长段丝弦。演唱者一般为6人,分别扮演生、旦、净、丑等不同角色,并兼操乐器。乐器分别为板鼓、扬琴、琵琶、京胡、二胡、三弦,其中掌鼓者兼指挥,把握整个演唱的节奏。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于演唱者时,则每人除担任一个主要角色外,再分别兼任。由于丝弦演唱艺术的不断改革、发展,演唱形式也多样化了,不仅有单人演唱、双人演唱、群唱,而且还作为丝弦戏搬上了舞台。同时有了专门的乐队,不再用演员兼任乐师。伴奏乐器也随之增多,除原有乐器外,又加上了高胡、长三弦、低音提琴等,给常德丝弦的伴奏增添了色彩。

武冈丝弦戏

关于武冈丝弦,它是一个外来的音乐品种,传入武冈后,渗入、加进了本地乡土之音,从而形成了武冈丝弦的个性与特色。

武冈是一个名见于汉代的古城,后来成为州治之所,陶渊明的曾祖陶侃就在这里当过县令,建过学宫。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使它不会是一个“终岁不闻丝竹声”的地方。据史料考证,明代以前,武冈已设有祭孔的礼乐了,这本身就是文化发展的象征。至于是什么时候,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又是怎样传入武冈的问题,现无史料可查。1960年,我在为杨瑞祥老先生所演唱的丝弦录音时,曾问及武冈丝弦的来源,他也谈不出所以然。但是,我从武冈的历史沿革中可以作这样的分析与推测:明代早期,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朱 被封来武冈为王以后,世袭二百多年,几十位被封为王的明宗室也先后从外地迁居武冈,他们有可能带来一群歌妓和乐工供自己享受。久而久之,他们所演唱的音乐从量到质产生了变异,并最终从宫廷流到民间,繁衍开来。

其次,清末和民国年间,社会动荡,外敌入侵,连年兵灾,致使长江中下游的许多中小城市的商人和歌妓退居以致定居到象武冈这样的山城,为武冈丝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由于戏曲的蓬勃兴起,丝弦这类小曲在占领不了大舞台的情况下,只有在小城、乡间扎根生存,经民间艺人的不断加工整理,其地方特色也变得越来越浓郁,最终成为武冈民间音乐中一朵清香的小茉莉——武冈丝弦。

初步考究,武冈第一代演唱丝弦者为张坦宜,后来有李七爷、李国珍、它它麻子,焦和尚、游云龙,杨瑞祥、张玉如等。当时县衙里有一名官员名叫钟藻,其人酷爱丝弦,他和游云龙一起,对武冈丝弦进行过一些词曲的加工,这就不难看出,武冈丝弦的演变过程。

丝弦道具简单,唱腔优美,表演形式生动活泼,且雅俗共赏,不受场地限制,随处可作演,因而到了清末民初,丝弦在武冈的街头小巷,乃至乡村院落己经广为传唱,或冬天围炉赏雪,或夏夜巷口乘凉,都可闻到丝弦之声。有钱人家的寿诞、婚姻、喜庆,商家为招引客商也往往请丝弦班子去演唱,凑热闹。抗战胜利后,中央日报社湖南分社社长唐际清在家乡武冈竞选国大代表时就曾唱过三天丝弦,并主动发起组建过“丝韶文社”。慢慢地,武冈丝弦不但遍及武冈城乡,且远流于武冈周边地区隆回、洞口、新宁和邵阳一带。

再从武冈丝弦演奏的主要乐器来看,扬琴和瑟琶,在唐代以前就流行于江浙一带,它不产生于武冈以至湘黔地区。与湘黔一带当今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的山歌唱腔相比,武冈丝弦曲调优美,唱腔婉转,颇具江浙吴音软语的遗风,词的风格更具宫殿文学的特点,与湘黔一带粗犷豪放的山歌及唱腔大不相同。

那么,武冈丝弦又是怎样独树一帜的呢?我认为,一是道白所形成的地方特色;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曲目的不断创新发展了原丝弦的风格。

以丝弦的道白而论,武冈丝弦的道白都是祁阳腔,这是因为祁剧在武冈的历史较悠久,影响较广,是“大戏”。而戏曲的道白与丝弦的道白都是韵白,那么,丝弦在演唱过程中慢慢向流行较广的戏曲靠拢,吸收“大戏”的道白形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到后来,话剧占领了舞台,丝弦也紧跟时代步伐有了新的进步。现代丝弦戏《双送煤》《一箩谷》等搬上了舞台。武冈丝弦《方向盘》参加湖南省曲艺调演获得好评。湖南省花鼓剧院的曲作者张国辉(花鼓戏《补锅》的音乐作者)看了以后约我谈话,说:“武冈丝弦有特色,旋律很优美,很有挖掘潜力。”并嘱我“好好研究。”京剧《龙江颂》的《闸上风云》一场也用武冈丝弦移植,由湖南省民间歌舞团伴奏演出。他们对武冈丝弦很感兴趣,一位姓卢的女乐手说:“这曲调好听,我一定要背下来。”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强生    下一篇 1991年中国女足世界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