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扮莲花落
- 中文名称
- 彩扮莲花落
- 别名
- 落离莲、摇钱树
- 流行地区
- 江西
目录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傅正生曾任江西省新干县文化馆副馆长,是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江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谈起新干“莲花落”,这位从事文化工作达38年的老先生始终充满感情。
何为“莲花落”,傅正生找来一根树枝,上面扎上一些红纸,一边摇动一边说,其实“莲花落”就是当地称的瞎子戏,历史上均为盲人乞丐行讨而唱的戏文,内容主要为劝世文,扬善惩恶,因果报应,拜求施舍,吉祥口彩。因盲人拜佛从善,而莲花又是佛教的象征,盲人演唱时大都是两人一伍,一唱一帮,各手执一常青树枝,上缀许多红色纸花,为“莲花”状,枝丫间用线串明钱,用于摇动,“嗦,嗦”作响,助打节拍,故名“莲花落”,也称落离莲或摇钱树。久而久之,人们只晓得瞎子戏而忘了曲种原名“莲花落”。为忌讳瞎子,斯文一点的人就改称为光子戏,因此,“莲花落”又有“光子戏”之名。
“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傅正生翻开清代同治版《新淦县志》,朗读这首诗后告诉记者,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县志还记载了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傅正生说,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江西“莲花落”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主要分布在赣南、吉安、新干、万安、萍乡、宜春、鄱阳、九江、鹰潭、景德镇、抚州等地,尤以新干为典型代表。
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其形式也在原来单曲清唱或两人对唱的基础上,变走唱为坐唱,由“耍花棍”发展成有胡琴、板鼓伴奏,兼容“说书”的一种演艺形式。这些盲艺人不仅走村穿巷,而且步入了县城的茶楼、酒楼卖艺演唱,并逐步形成了盲人曲艺组织——“行会”。以“八仙挂图”作为祖师供奉,订规立矩,收徒传艺,相继出现了金川镇水磨上朝村帅有辉、瓦桥翠湖村张道龙(小名张生根仔)、神政桥乡罗家坊易坑村熊继生和界埠乡黄家村黄宝荪等“名角”。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
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且用方言说唱,加之拍击胸、肚、臂、腿,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引人入胜,特别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其传统曲目有《天宝图》、《丝带记》、《罗帕宝》等。建国后创作并演唱的主要曲目有《老虎村》、《刘二娃》、《血泪仇》等。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此为“七件子”。
至于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之时,先扣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口胃。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时下的莲花落,不仅有七件子伴奏,而且发展到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主要乐器有三弦、扬琴、二胡、木鱼等。当年的莲花落极不注重表演,仅是边说边唱。这是因其早年为街道表演的形式所决定。自从解放搬上舞台后,已经注重于身段和动作的表演,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
莲花落流行于京、津、河北等地。 一作莲花乐,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宋代始流行民间。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和演述民间故事的俗曲。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
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二、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
莲花落在民间,由于演唱者的身份及演唱的形式不同而有派别之分。凡是子弟票友所演唱的组织,称为“清门”;而职业艺人的班社则称为“浑门”。这两派又统称“小口莲花落”,以别于乞丐所唱的“大口落子”或“大板落子”。
莲花落的曲调比较简单,只有上下句。 常用板眼有“慢三眼”、“垛板”、“散板”等。 腔调有“平调”、“悲调”之分,另外有“哭柳”、“云里翻”、“海底捞月”等特定曲调。通常一段唱腔开始时,必先有一“摔斗”,也叫“喊落”。清末民初的莲花落著名艺人有抓髻赵、奎星垣等。
莲花落有绰号称“长手指甲”之张姓艺人,自家乡“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来绍兴卖唱,并在此定居,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其时,唱词信口编造,无固定内容,演唱亦无固定基调。民国初,唐茂盛受越剧呤嗄调及宣卷调之影响,开始采用接调方法,创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卖唱而改为登台演出。演出内容多为反映农村家庭生活短篇唱词,俗称“节诗”,如《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不过十余篇。后演唱艺人深感接调演唱费力、单调,又不便演唱长本书目,遂开始以四胡伴奏,并加用笃鼓、竹板、三翘板击节。演唱时,一人拉四胡,一人击鼓打板,演唱者手持三翘板,随音乐过门灵活打击,一直沿用至今。
建国前,绍兴莲花落多演出于农村或城区茶馆。观众多为农民及锡箔工人,被视为低级庸俗。建国后,有关部门为艺人组织队伍,帮助整理书目,使莲花落日趋繁荣。1959年,艺人王金夫首次以绍兴莲花落参加浙江省曲艺调演,演出传统书目《闹稽山》中“诉苦”一段,被评为一等奖。1964年艺人丁水堂亦以现代节目《两只羊》参加浙江省现代戏调演,获得好评。
近年来,莲花落表演、唱腔及音乐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有时还加用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其书目亦日益丰富,由绍剧改编之《血泪荡》录音,已成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由《娘家节诗》整理改编之《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国曲艺(南方片)会演中演出,获创作、音乐、演出三个一等奖。后又被选为全国优秀曲目之一,参加文化部组织之演出团,至内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1986年,在浙江省新曲(书)目比赛中,倪齐全演出之《疯姑娘》,获得创作、表演、作曲、伴奏四个一等奖。自1985年以来,绍兴还连续举办3次全省绍兴莲花落调演。全县现有莲花落专业演员30余人,业余演员50余人。
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为胜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当地人熟悉的民间传说。代表作品有:《闹稽山》、《百花台》、《珍珠塔》、《 娘家节诗》、《养媳妇节诗》、《分家节诗》、《看相节诗》、《百虫节诗》、《劝夫节诗》等;
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
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小寡妇上新坟》和《夫妻格水》等等。
《续金瓶梅》(清)丁耀亢著第十六回 沈乞儿故园归梦 翟员外少女迷魂 到了长街,一时肉痒难熬,只得把金砖高举,打个
《莲花落》为乐,看官听着他道:东京有个黄表三,也会吃来也会穿。一生好放官例债,不消半年连本三。巢窝里放债现过手,他管接客俺使钱。线上放债没赊帐,他管杀人俺管担。积的黄金拄北斗,临了没个大黄边。莲花落,莲花落。看看爷娘不是亲,有钱且去敬别人。三年乳哺成何用,娶了媳妇就要分。好酒好肉老婆吃,不怕爷娘饿断筋。生前不曾见碗米,死后谁人来上坟?莲花落,莲花落。看看兄弟不是亲,三窝两块说不均。同胞也要分彼此,争多争少要理论。有酒只和旁人吃,自家骨肉作仇人。莲花落,莲花落。看看老婆不是亲,三媒六证结婚姻。嫌贫爱富窦家女,半路辞了朱买臣。墙西有个刘寡妇,守到五十还嫁人。夫妻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莲花落,莲花落。看看朋友不是亲,吃酒吃肉乱纷纷。口里说话甜如蜜,骗了钱去不上门。一朝没有钱和势,反面无情就变心。孙庞斗智刳了足,那有桃园结义人?莲花落,莲花落。沈三员外唱罢多时,那街上的闲人也有叹的,也有笑的。叹的道:“这等一家米烂陈仓、财高北斗的人家,如今乞食为生,无有立锥之地。”那笑的道:“黄表沈三这个光棍,钱眼里翻身,终日钻衙门、拿讹头,倚官害民,纵贼窝盗,今日天不杀他,父子双瞎,使他活受,给人现眼!”大约畅快的多些。
光绪廿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期,西什库教堂受围事件,被后人编写了一个莲花落唱段《房国梁观阵》。”“打起竹板儿(把)莲花落唱,莲花落离不开唐宋元明清。“据此可见,莲花落的题材内容相当广泛。起源能否推溯到唐朝,不得而知。但可断定,莲花落的起源绝对久远,否则内容不会很丰富。而且,健在的老人皆知道莲花落早就有了,也曾经很红火过。
民间流传有一种说法,莲花落起源于求乞讨要饭(昆曲《绣襦记》中的郑元和始创莲花落)。此说也不无道理。又一说,莲花落是乞丐要钱时所唱的歌曲,宋朝时就有了。《五灯会光》:一日,闻丐者唱莲花乐,大悟。莲花乐即莲花落,"乐"与"落"音近,故可通用。
莲花落最兴盛时期是清朝(特别是晚清)。在京城地区演唱莲花落的老前辈是"髽髻赵(赵奎垣)"。他曾进皇宫给西太后唱过。此人的拢蔓儿不是叫"群英共乐"就是叫"群贤共乐"。此外,基本属于同代或稍晚者有"人参核儿"、"奎弟老"、"双月峰"、"白玉山(髽髻赵的徒弟)"等人。西直门内北沟沿地区、小地名儿叫红桥的地方,有位德俊峰先生也擅长此艺。(德先生也是前辈八角鼓名家擅长联珠快书,详见《八角鼓讯》第十四期章学楷撰《快书浅论》) 莲花落组织称"天平会",又有"天平老会"与"天平圣会"之别。
所谓“老会”,当然是资格老,多数进过皇宫。当年,北峰窝地区曾经有个“益寿歌词·天平老会”,即称“老会”。反之,所谓“圣会”,就是资格较浅。徐老先生当年投师学艺的拢蔓儿就是“圣会”,把儿头是徐子彬先生。主要成员有董氏三兄弟(董国璧、董国梁、董国栋)及其他一些人。莲花落界投师学艺,不是拜师,而称师傅为教师。通过边学边演,艺成之后,同门也好,不同门也好;老也好,少也好,彼此之间并不严格计较辈分。这与其他"圈?quot;很计较师徒辈分不太一样。
徐老先生回忆,同期或稍晚的还有缸瓦市地区的“群萃同乐·天平圣会”,把儿头是刘世荣先生。还有白纸坊地区的“子弟同乐·天平圣会”,把儿头是高长庆先生。稍后,还有位常远清(也叫关远清)先生,成立个“八角鼓·莲花落票房”,堂号是长远堂。由这位常先生掌管,家什齐全,出赁拢子。这先生还会弹弦,当年与金小山、荣剑尘先生皆有往来。据说,常先生的"拢子"后来转让给关春山了。
当年,徐俊杰先生投拜的教师是董国梁先生。常与董氏三兄弟一起走局的有:卢长海、刘广泰、尚金茂、王连青、刘世贵("群萃同乐"的老三)等人。
边学边演的那个年代正处于日本侵华时期。撂地卖艺餬口的莲花落艺人有:马骡子、白金荣、孟秀峰(也参加"为道统学"的活动)、张福祥(是白玉山先生的徒弟)。
“为道统学·天平圣会”于1950年解散。
“群萃同乐·天平圣会”“子弟同乐·天平圣会”皆于1960年解散。
1980年,莲花落老票友刘长连先生出面,组织成立了“老年同乐·天平圣会”。每个星期六上午,在宣武艺园聚会,人员最多时有20几位。如今徐老先生家还保留着一面“老年同乐·天平圣会”红底黄字的锦旗(会蔓儿),可以算是莲花落最后一个圣会的纪念物了。徐老先生睹物思人,不仅是“廉颇老矣”,而是“多已去矣”。因为刘长连先生于四五年前辞世,“老年同乐·天平圣会”也随之解散了。其余之人,董国璧先生辞世6年了;刘广泰先生辞世5年了。西铁匠营有位霍文清先生,已经年届90岁高龄。尚金茂先生已经迁居密云,也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原是“子弟同乐”的成员,近况不详。
莲花落的组织为什么称“天平圣会”
早年演唱莲花落常常与"什不闲"合演。文武场中,打单皮者是指挥。这位鼓佬面前有一个架子,形似"天平",即两根立柱,下有横牚儿固定;上有横梁,两头出翘,且有龙头、绣球作为装饰物。这就是有"天平老会"或"天平圣会"之称的缘由。光是打七块竹板演唱叫做莲花落,不打竹板演唱叫"什不闲"。莲花落与什不闲分家,单独演唱,应该说是艺人为了挣钱餬口,不得已而为之,致使逐渐流传。
演唱莲花落共分三种角色:扮演坤角叫“包头”也叫“打里儿”;扮演男角叫“画面儿”;扮演老太太叫"画底儿"。
演出阵容大小有"行话":单底儿、单面儿,至少四个人;双底儿、双面儿,至少八个人。就实质而言,人多人少都可以演。相对而言,人多方便于多演节目。
另外说明一点:"子弟票房里"没有女士玩票,专业艺人班子有女演员。
莲花落的表演方式是边舞边唱,走8字、笸箩圈儿、编黄瓜架……演员化妆是"漫画"风格,因而活泼、风趣。
学唱莲花落的基本功是"三节一板"。开始先由小段儿练起,多由"三节一板"加"垛板"组成。 徐老先生当年学的启蒙小段叫"小酒楼",内容近似背菜谱,唱腔即是"三节一板"加"垛板"。
莲花落的唱腔细分起来也类似单弦,有不同的牌子。常用的有:"太平年"、"喇叭腔"、"五更调"、"路长断"、"哭腔"、"耍孩儿"、"叠断桥"、"靠山调"……其中的"五更调"可以说跟单弦的"湖广调"一样。可以这样推测,单弦吸收了莲花落的唱法。
另外,据说(也是事实)评戏由"蹦蹦"发展而成,而"蹦蹦"又是脱胎于莲花落。就连东北的"二人转"也是因为莲花落传入东北,促成了“二人转”的产生。
莲花落常演的曲目有:《锯大缸》(属于什不闲唱法)、《王小赶脚》、《老妈上京》、《小化缘儿》(杨二舍化缘)、《韩湘子三度林英》(打老道)、《丁香割肉》、《老妈赴善会》、《穷富姑奶奶拜年》、《姑存(谐音字、原字不详)打鸟》等。
徐俊杰先生是"瓦匠名门"的弟子,他的师傅是张永龙老人(赛鲁班张德的高徒)。据徐先生讲"姑存"是什么?一般的瓦匠都不一定知道。实际上"姑存"也叫"闽王"(相当一国之君、皇帝之类)。"姑?quot;在什么地方哪?凡是大庙的大殿顶上、房脊两头有"吞脊兽",从"吞脊兽"往下斜伸,是一条斜脊,从这条斜脊的最前头(房檐角之上)顺序往后,斜着往上排队,除去第一名之外,顺序雕塑十种禽兽。而第一名(站着的)那位就是"姑存",。顺序是:头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七押鱼、八獬豸、九斗牛、行什似猴,为压尾兽,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
城里人唱莲花落,行话称"井子里",城外的人称"井子外"。"井子外"唱腔比较粗犷、野一点。
另外,票友第一句开口,习惯唱:"言的是……"而专业艺人习惯唱:"唱的是……"
2010年,山西省太原市的“莲花落”,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曲艺项目类别,序号1。
山西“莲花落”唯一传承人曹强病逝
中新社太原2月26日电 (王燕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乐)”创始人、唯一指定传承人、表演艺术家曹强25日21时40分因急性肺炎病逝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享年78岁。
曹强先生13岁起登台表演相声,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挖掘整理濒临消亡的“莲花落”段子,“莲花落”曾是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和迎亲嫁娶等场合必不可少的曲艺形式。当时,这门曾经风光的曲种却到了几近灭绝的地步。曹强使这一民间说唱形式起死回生并登上舞台。
60余年来曹强共创作经典“莲花落”作品百余个,在2011年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山西太原唯一一个本土曲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莲花落最早见于南宋,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佛祖的塑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是佛家的花,因此叫莲花落,也叫莲花乐或落子。宋、元、明留下的唱词较多。现为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莲花落传入山西是在清朝道光年间。一位曲艺界业内人士表示,“曹强老师这一走,不仅曲艺届失去了一位卓越的艺术大师,同时‘太原莲花落’的时代也划上句号”。(完)
莲
花落濒于失传,就北京曲坛而言,真正能够演唱者,可称是凤毛麟角了。
算得上玩票多年了。参加了德顺兴餐厅举办的票房活动,有幸结识莲花落老票友徐俊杰先生。据徐老先生讲:京味茶馆在琉璃厂东街立排时,曾经去唱过不少次。很遗憾,因去的次数太少,错过了相识的机缘。
将徐俊杰老先生称之为硕果仅存的莲花落演唱者并不过分。
对莲花落很感兴趣,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在1954年,曾在护国寺庙会上听过几次莲花落。我的印象是莲花落有风趣,唱腔也具有独特的韵味儿。二是因为我既然喜欢曲艺,因而也就很自然地关心曲艺界的事。
徐俊杰先生(现已年过古稀)在当年学艺时期,莲花落很盛行。在幼年(八九岁时),常到白塔寺庙会听莲花落前辈白玉山先生的演唱。越听越上瘾。通过找门路,经“为道统学”的董国璧先生介绍,进入了"为道统学·天平圣会",跟随教师董国梁先生学习,边学边演,经常走局。
莲花落怎么走向衰落了,有一个关键人物,因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论不能说很确切,但关系极大也是事实)。此公就是当年天桥“八大怪”之一“赛活驴”关德俊。这位关先生带领关金凤、关银凤、金凤池表演莲花落。来了个出奇制胜,扮演“活驴”,活灵活现,他们把“活驴”莲花落唱火了。可是“活驴”尥蹶子,把其他莲花落艺人的饭碗踢碎了。光顾其他莲花落艺人场子的观众越来越少。其他艺人们挣不出养家餬口的钱,还能守着一棵树“吊死”,隐退的、改行的,各人想个人的招儿。直至北京解放前后,除去“活驴莲花落”之外,其他莲花落艺人也就随之销声匿迹了。偌大京城,只剩有两三个莲花落票房还在支撑着这个民间说唱艺术的局面。
1954年,突然有位老艺人出山,在庙会上卖艺。后来,又添了一位女士同场表演。据说,可能是贾玉山先生和贾玉娟女士。买卖好也罢,不好也罢,总算是莲花落还有"余音"。
文革动乱,10年浩劫的横扫,莲花落在市面上彻底绝迹。
1980年,刘长连老先生复出,组织成立了老年同乐·天平圣会。莲花落才像出土文物一样,展示了几年。由于没有接班人,老票友虽然居多长寿,但终归也得走西行之路。这个老年同乐可称是莲花落界的最后一个圣会。因老票友的"西行",解散已有六七年之久了。
挖掘某种民族艺术,关键是看有无利用价值。莲花落的表演风格极似东北的二人转。人家东北人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莲花落的衰落不等于没有利用价值了。
莲花落的表演是边歌边舞,动感强,可视性当然强。莲花落的彩唱、化妆表演,趣味性强,具有独到之处。
挖掘莲化落,难度的确很大。首先是学习或说是继承。幸有徐老先生健在,尚属求师有门,但需下苦功无疑。不知有否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甘愿一搏。再有是创新,这一步更难。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不进则退,“进”就是要创新。人家“赛活驴”就属于敢想、敢干、敢创新,所以他能红极一时,独占鳌头。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NBA全明星扣篮大赛 下一篇 我在路上最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