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博物馆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中文名
博物馆
英文名
The museum

目录

博物馆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活动已经渗透到教育、科学、文化、旅游、环境保护等各项事业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博物馆被视为学校的第二课堂、成人的终生学校、文化的窗口、旅游的热点,是人们扩大知识领域、满足审美享受、培养生活情趣、陶冶身心的重要场所。博物馆还是保存和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机构。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发展博物馆,至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的总数已经达到 3.5万多座。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博物馆还将迅速增加。

定义

博物馆在适应社会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形成多职能的文化复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仍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方法、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地出现。因此,国际公认的博物馆定义也在不断修改之中。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了给博物馆下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定义,进行了很多工作,花了很长时间,曾经作过多次讨论和修改。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时的章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为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1951年、1962年、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多次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讨论修改,直到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通过的章程,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很多人认为,这是目前较为适当的一个定义,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国际间的一般性定义,各国仍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去对待博物馆。美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现代的博物馆是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保存最能有效地说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活的资料,并使之用于增进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关。《苏联大百科全书》提出:博物馆是征集、保藏、研究和普及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科学研究机构、科学教育机构。日本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是收集、保存、展出有关历史、艺术、民俗、工业、自然科学等资料,供一般民众使用,同时进行为教育、调查研究、启蒙教育等所必要的工作,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作为目的的机关。

中国对于博物馆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对其定义也有过多次修改。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一种文化机构,不是专为保管宝物的仓库,是以实物的论证而作教育工作的组织及探讨学问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了两次大的讨论和修改,直到1979年,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通过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中才明确规定: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通过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中国博物馆界对这一定义基本上是肯定的。

历史

博物馆的起源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起源于对珍品的收藏。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可以远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后,生产力提高,社会财富增长,使一部分人摆脱了体力劳动的重担,有时间进行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享受,从而产生了许多文化珍品。同时由于私有制的出现,个人占有财富的社会现象不断扩大,以致从物质财富的私人占有发展精神财富的私人占有,于是搜集或掠夺文化珍品予以私藏的现象也就出现了。公元前 3世纪,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的宫殿里建立缪斯庙存放亚里士多德学园里选存的珍品,并不断扩大收藏。这个收藏珍品的场所──缪斯庙就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最原始的博物馆。博物馆的英文museum就是源于希腊语缪斯庙mouseion一词。到罗马共和时代,这种原始博物馆的文化现象开始成批出现,皇室、贵族中私人收藏各种珍品和稀有古物的风气日益兴盛,有的甚至开辟陈列室供客人观赏。中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之下,但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并没有消失,许多国家的中世纪大教堂都专门开辟了珍品室保管和陈列珍奇物品、法器、圣像、写本、教主遗物。传教士也从所到之处带回了种种珍奇物品,使人们眼界大开。世俗文物的收藏也有发展,多集中在宫廷、贵族、宅邸、庄园、城堡之中。14~16世纪,欧洲处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之中,在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进一步发展起来,大批希腊著作的手抄本和从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塑等艺术珍品,在欧洲人面前重现了古代文明的光彩,引发了在新的达官富贾、新生地主中收藏和欣赏古董的热潮,收藏珍品的文化现象从皇室、教会普及到了新兴市民阶级。那时德、意、法、荷兰四国收藏家多达千余家。这些私人藏品以后多为博物馆收买,奠定了欧洲各大博物馆的藏品基础。

现代博物馆的诞生与发展  17~18世纪欧洲各国先后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带来了资本主义文明。新兴资产阶级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与现代博物馆的诞生密切相关。在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运动中,在社会开放、知识普及的浪潮中,博物馆的殿门被革命敲开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收藏在皇宫中的大量欧洲艺术珍品转为国家所有。政府下令在卢浮宫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继卢浮宫开放之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私人博物馆也相继开放,从而开始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进程。随着科学革命的发展,博物馆界出现了一种新现象:科学博物馆的诞生和博物馆科研职能的发展,各种动植物标本、矿物岩石标本、古生物、古人类遗骸以及天体望远镜、显微镜、温度计等仪器进入博物馆,不仅扩大了藏品的内涵而且产生了博物馆的第二职能:即科学研究职能。这时博物馆往往就是科学家工作的场所,藏品就是科研的对象和资料,博物馆往往成为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所的基础。在工业革命的深入和初等教育普及运动开展的形势下,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也迅速发展起来,于是形成了收藏、科研、教育三职能兼备的现代博物馆。这种现代形态的博物馆至19世纪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相当普遍地发展起来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时期,世界博物馆又出现一次发展高峰。1926年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这是第一个博物馆的世界性组织,是30年代世界博物馆运动的纽带。苏联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博物馆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博物馆,在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继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发展了这种性质的博物馆。二次大战后,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环境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进一步开放,这都为博物馆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的总数已接近二次大战前的 4倍。根据国际博协1571年哥本哈根会议的规定,保存活标本的机构,如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自然保护区、科学中心和天文馆都进入博物馆行列。博物馆的新类型还在不断产生。现在博物馆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和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旅游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场所(见外国博物馆史)。

中国博物馆的发展道路  中国古代私人藏钟鼎古器物起源很早。远在公元前的商周时代就有了收藏珍品的场所,此后,收藏之风历代不衰。两宋以来对藏品研究有很大发展,目录学、金石学有重大成就。19世纪下半叶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中,有识之士不断提倡引进西方类型的现代博物馆,作为“开民智”的重要措施。由于办博物馆被视为“新政”之一端,遭到清政府的反对,直至1905年,中国博物馆建设的先驱者张謇自费创建中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南通博物苑,才开始了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的新纪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他的政府中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和在社会教育司工作的鲁迅都是十分重视博物馆建设的。可惜这个政府不久就为军阀政府所取代,博物馆事业未能发展起来。到了30年代中国才真正出现了博物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个高峰的到来,一方面受30年代世界博物馆运动的影响,一方面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关。1928年全国博物馆只有10个,到1936年就发展到77个。大型博物馆如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自然博物院相继筹建,各省也纷纷建馆。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虽然起步很晚,但一开始就具有比较鲜明的收藏、科研和教育作用。当时博物馆业务相当活跃,甚至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展览活动。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诞生,发行了会报,刊印了丛书,并于1936年举行年会讨论学术、规划事业。正当中国博物馆事业进入兴盛时,战争却中断了这一富有希望的进程,使中国博物馆遭到严重破坏。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发展文物、博物馆事业十分重视。中央政府刚一建立就发布了一系列法令保护珍贵文物和文化遗址,还专门发了《征集革命文物令》,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拨款发展博物馆事业。1949年,中国大陆只剩下21个博物馆, 3年后的1952年全国省市以上的博物馆就发展到40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博物馆仿照苏联地志博物馆筹办全面反映地方自然、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面貌的地志博物馆。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到72个,除青海、西藏外,省级博物馆大体都已建立,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博物馆集中在少数城市的不平衡局面。50年代后期在北京还建立了规模较大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自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是在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快了博物馆建设的步伐。10年间博物馆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相当大的发展。1988年底统计全国文化系统共有博物馆 903个,10年间增长了 2.6倍。如果把非文化系统自办的博物馆也计算在内,至1987年底中国博物馆总数已达千余个。全国博物馆工作者正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博物馆而努力 (见中国博物馆史)。

博物馆学

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和演变,博物馆学也在发展之中。初期的博物馆学同其他学科一样是从对个别研究对象的记述开始的。早在 16~18 世纪西欧国家就出现了一些这样的著作,其后有些著作陆续涉及到博物馆藏品分类、

陈列、教育和历史,如1904年美国人D.默里编写的《博物馆的历史和功用》、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以后出版的《博物馆的目的与方法》等。20世纪30年代开始,博物馆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研究视野逐渐扩大,成果也日见增多。1934年国际联盟学术合作委员会举行万国博物馆专家会议,同年出版了两卷本《博物馆学》,并很快被译成多种文本,推动了各国博物馆学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博物馆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博物馆理论的发展。1950年出版的棚桥源太郎著《博物馆学纲要》建立了日本博物馆学的体系;1955年出版的《苏联博物馆学基础》一书系统地阐明了苏联博物馆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注入到了博物馆概念之中,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博物馆的本质和现象,指导博物馆的实践。它的出版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博物馆产生了广泛影响。70年代以来,博物馆学开始了学科建设的新时期。博物馆学长期偏重应用和技术方面的研究,要把传统博物馆学上升到现代科学的水平上来,有待于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和各国学者特别致力于博物馆学的定义、概念和范畴的再研究,力图对博物馆多性质、多职能的复杂现象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进程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博物馆学的各种分支学科的建设正在方兴未艾。博物馆管理学、藏品保管学、博物馆教育学、陈列学等都在进一步发展中。为了适应学科的新发展,博物馆学方法论的研究也在展开。在建立国际统一的博物馆学的同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国也在发展着自己的博物馆学研究。

1981年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对博物馆的基础理论和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正在创立之中。

业务活动

博物馆藏品  藏品一词内容非常广泛,博物馆藏品系博物馆收藏物的总称,它具有特殊的含义,不是任何实物都能成为博物馆藏品的,而只有那种能够反映人类和人类环境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才能成为博物馆物品。博物馆物品是博物馆赖以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把物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不论其性质如何都不是博物馆,这就是博物馆与科研、教学等机构不同之处。以物组成博物馆特有的语言,这是任何别的机构无法取代的。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物的概念在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当代博物馆各种类型层出不穷,博物馆物的概念远远超出“历史化石”的内涵。我们对博物馆物的概念也必须从发展中去把握。例如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中有文化价值的遗址、遗迹,有文化价值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区的整体等都被视为放大了的博物馆的物。

博物馆的物已经包罗万象,博物馆已经成为人类和国家的文化财产的宝库。因此博物馆的收藏和保管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保管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使用,而使用的前提在于永久保存。为了今天、明天以至子孙万代的使用,博物馆收集和管理藏品的工作具有第一位的、基础性的地位,各国博物馆都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藏品收集工作。一个博物馆馆藏珍品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这个博物馆的社会声望和实际业务的开展。中国博物馆藏品的搜集工作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接受馈赠、征集(采集)以及馆际交换等方式进行积累的。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有很高的专业要求和严格的保护措施。保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和科学保护水平仍在不断提高。藏品信息的传播手段也日益多样化。

陈列展览

博物馆的信息有许多传播形式,其中陈列展览是最基本的形式。博物馆既设置长久性的基本陈列,又举办临时性的展览,两者相辅相成担负着博物馆信息的展示任务。基本陈列是博物馆展示信息的主体,是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一个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不仅反映着这个博物馆的性质与类型,而且体现着它的藏品质量与科学研究水平。一个博物馆的学术声誉和业务声誉往往来自这个博物馆的高水平的陈列。临时展览则可以从多方面开拓陈列主题,扩大博物馆信息的传播量,使博物馆陈列呈现多样化的生动活泼局面。经常举办临时展览是博物馆业务活跃的表现。中国国家级博物馆和一些地方博物馆在基本陈列之外,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提高了博物馆的参观率,有些十分成功的临时展览进一增进了举办博物馆的知名度。一些藏品较少的小型博物馆,引进或组织临时联展也有不少成功经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博物馆展示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利用电视、电影展示博物馆陈列已相当普遍。陈列在博物馆各项业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各项业务的中心环节。各国博物馆都十分重视提高陈列质量,而陈列质量首先在于陈列品的质量,拥有相当数量的有吸引力的高质量陈列品是搞好陈列的物质前提。最具有博物馆价值的陈列品是实物原件,这些实物原件是博物馆信息最原始的载体,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我们把它通称为文物。一个陈列(不包括科技陈列)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文物是很难真正吸引观众的。“让文物说话”是博物馆陈列语言的特征,但是有了好的文物并不等于有了好的陈列。好的内容必须靠好的形式来表现。根据美学原则,组合文物并予以艺术处理是提高陈列质量的关键性步骤。许多成功的文物组合和精彩的艺术处理往往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在陈列技术和陈列手段上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具有更现代化的水平。苏联博物馆创立的主题结构陈列方法为社会主义各国博物馆普遍采用(见博物馆陈列)。

教育职能

博物馆教育现象大约出现在19世纪。过去观众在库房中参观藏品,博物馆方面并没有一定的教育目的。到了19世纪中叶,有的博物馆另辟陈列室有目的有组织地陈列藏品,有计划地对观众施以影响,于是开始出现了博物馆教育现象。1852年建立的德国纽伦堡日耳曼博物馆就是按史前时代、罗马时代、德国时代 3个系统 6个展室组织陈列的。它帮助观众了解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显然这是一种教育行为。1851年在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也是含有宣传教育目的的。当时举办这种轰动社会的大型博览会显示了实物的宣传教育价值,扩大了以实物教育为特征的博物馆的影响,博物馆教育的价值逐步为有识之士所认识。1873年英国皇家艺术学会提出“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皆具有教育及科学的目标”。20世纪上半叶的50年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宣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代思想教育的主题。博物馆正是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的好场所,博物馆教育遂为各国普遍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科学的普及又是科学昌盛的基础,因此当代各国都十分重视科普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科技博物馆已达4000座左右,其中60%以上成立于50年代以后。许多科技博物馆实际上已经成为本领域科普的中心。60年代以来,终生教育的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许多国家采取鼓励甚至通过立法手段促其实现。回归教育、成人教育、职工教育不断兴起,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场所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世界性教育改革的潮流中,普遍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一趋势引起了学校教育对博物馆的重视。博物馆教育以其巨大的实物教育资源为依托,有条件发展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统。一些国家的博物馆设置了教育部门并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博物馆教师,力争更大地发挥博物馆教育作用。儿童教育、学龄前教育的注意力也转向了博物馆,不少国家建立了儿童博物馆。在大学中建立博物馆配合教学与科研也已相当普遍,博物馆巨大的教育资源和特殊的教育方式是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博物馆教育的社会价值正与日俱增。

科研活动

由于博物馆类型的多样化和业务的多样化,博物馆内的研究领域是广泛而多样的。博物馆的科研活动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没有任何机构象博物馆这样在一个机构内包含着自然的和社会的、理论的和应用技术的多种研究活动。博物馆实际上是一个拥有多学科研究有机复合体。博物馆的各项主要业务活动都应置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博物馆科研活动的成果及其质量关系到博物馆的学术声誉和业务水平,因此博物馆的科研活动在博物馆中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各国博物馆一般都是由有学术声望的馆长直接领导全馆的科研活动。博物馆有多层次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学术性的。学术成果有的直接体现于陈列之中,有的则以学术报告、论文、专著的形式向社会发表。博物馆的学术性贡献更多地来自藏品

博物馆的藏品优势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各国著名的博物馆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学者、专家,们的论著为学术界所重视。藏品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受普遍重视,许多国家的文物保护科技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就设在博物馆内。博物馆还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活动属于业务性研究。把社会上和馆内的学术成果转化到业务中去,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也带有科学研究性质,如藏品保管中的鉴定、鉴选、分类、编目、科学保养等工作。陈列工作中建立陈列体系、构思陈列主题思想、规划陈列布局、设计陈列艺术形式、组合陈列品等也都是在科学基础上的创造性业务活动。这些都比一般业务工作带有更多的研究性质。至于各种讲解词的创作,对观众的研究也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性质。此外,博物馆还开展了科研服务性工作,如博物馆的藏品保管部门、图书资料部门编辑出版的库藏目录、图录、图谱以及其他出版物,复制、复印的书画、拓片手稿、照片等都有助于馆内外研究者的科研工作。博物馆蕴藏的大量研究资料完全靠博物馆自己的研究力量去开发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有些国家的大型博物馆拥有数十名至数百名专家、学者,但仍须要借助外力。中国博物馆的研究力量比较薄弱,科研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

社会意义

当代博物馆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条件下,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二次大战后,世界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之中,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国际社会进一步开放,和平进步事业不断前进。所有这一切都为各国文化的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中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种种新趋势:科学技术普及化、文化消费高档化、文化民族化、文化回归自然等。这些趋势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普及化的趋势下,科技博物馆的发展异常迅猛,60%以上的科技馆建立于50年代以后,其发展趋势有增无减。文化消费高档化的趋势不断强化着博物馆的职能。旅游的普及进一步推动着博物馆的发展。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亦为各国所重视,博物馆在传播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方面作出了贡献,其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回归自然的文化趋势,影响着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把自然景观、自然环境纳入博物馆正是对这种趋势的适应,古老的露天博物馆又受到人们的青睐,新兴的生态博物馆方兴未艾,走向自然已经成为当代博物馆追求的重要目标。当代博物馆出现的上述种种趋势,使博物馆的种类日益多样化,构成一种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事业。

当代博物馆更加开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博物馆教育加强了社会横向联系,博物馆成为第二课堂、终身教育场所。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其他社会教育一起形成国家的大教育系统。博物馆也与

环境保护事业加强了横向联系。环境保护是一项新兴的世界性事业,它与属于博物馆范畴的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类博物馆密切相关。博物馆与科学研究机构、教学机构、各类企事业以及各项文化事业的联合,使博物馆冲出了院墙,更深入地走向了社会。

相关信息

国博物馆总数已达3866座,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议由教育部牵头,与财政、文物部门合作,深化现有工作成果,从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资金保障、增强辐射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一、使利用博物馆作为教学资源成为制度性设计,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教学实践的长效机制。

二、研究在免费开放专项补助资金下增设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专项补助,用于博物馆开设内容与思想道德、历史等学科教学相对接,形式手段为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区域,改善相关的设施条件,建设相应资源信息库、教材教案库等,并把此项内容作为公共博物馆考核评级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建立广覆盖、普惠性的远程博物馆教育系统。目前我国青少年大部分在农村,而有博物馆的县只占约三分之一。建议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与博物馆进校园相结合,开发网络博物馆课程,通过3D扫描、触摸屏展示,可以比在博物馆里看得更真切生动,让博物馆资源辐射到广大中小城镇、乡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雅诗兰黛    下一篇 智取威虎山(成龙主演电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