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永兴岛

永兴岛是一座珊瑚岛,行政上属于中国海南省三沙市管辖。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海南省下辖地级市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有政府大楼、银行、邮局、商店、机场等。 永兴岛东西长1850米,南北宽1160米,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是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也是南海诸岛第三大岛屿。岛上的主要景点有西沙海洋博物馆、西沙将军林、收复西沙纪念碑、西沙军史馆等。
中文名称
永兴岛
外文名称
YongXing isle
别名
猫峙、巴注、林岛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人民政府驻地
所属地区
海南省三沙市
下辖地区
西沙群岛
政府驻地
三沙市北京路
电话区号
0898
邮政区码
573199
地理位置
西沙群岛东部
面积
2.6平方公里
人口
常住人口约1000人(2012年)
方言
汉语-闽南方言-海南话
气候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气候特点
著名景点
收复西沙纪念碑、西沙海洋博物馆
机场
永兴岛机场
火车站
暂无
车牌代码
琼F
经纬度
北纬16.8°,东经112.3°
行政代码
469031

目录

永兴岛永兴岛
中国古代近代

永兴岛是南海渔民活动的区域,中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数据文献对该岛均有记载。

地质地形

永兴岛位于中国西沙群岛东部的宣德群岛中部,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珊瑚岛。。四周为沙堤所包围,中间较低,是泻湖干涸后形成的洼地。洼地掘井取水方便,由于鸟粪的污染,井水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涤。

地势海拔

永兴岛平均海拔高度为5米,最高为8.3米,面积2.13平方公里,永兴岛地势平坦,四周沙堤环绕,岛中部低地是泻湖干涸而成。该岛位于西沙群岛中部,正好处于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的枢纽位置,在南海的战略地位很重要。

气候特征

永兴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9.8毫米,风力大,蒸发快。由于周围被海包围且陆地面积小,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终年高温,高湿,高盐。空气洁净,阳光明媚,紫外线格外强烈。

太阳直射时间多、日照长,年平均气温摄氏26.5度,一月最冷,平均气温摄氏23度,六月最热,平均气温摄氏29度;日气温最高摄氏31度,最低摄氏21度;雨季为每年5至6月份。

生物资源

岛上林木深密,最多的是椰树,仅百年以上树龄的就有1000多棵。另外,楷杷树、羊角树、马王腾、马凤桐、美人蕉、野蓖麻、野棉花随处可见。

交通

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建有机场,可起降波音737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其它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也比较齐全。

人文景观

岛上有二战时日军留下的炮楼、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的“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岛西部有一片被称为“西沙将军林”的椰林,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以及100多位将军先后栽种的,每一棵上刻着栽种者的名字。岛上有“守岛部队军史馆”及“海洋博物馆”两间博物馆。

永兴岛宣德路边的日本炮楼建于1939年,高9米,共三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占西沙群岛的证据。

岛上有两座纪念碑亭,亭中各树立一碑石。其一为“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纪念碑说详述了当时收复岛屿时的情况;另一碑是1991年4月由

民生方面

二十世纪建设情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永兴岛创业之初,老一辈“西沙人”住的是木板房、油毡房,喝的是未经净化的雨水,吃的是咸菜萝卜干,读的是“月报”;没有广播电视,电话也不通;在海南岛与西沙间往来的交通工具仅是小吨位的木船,速度慢,舒适性差,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永兴岛渐渐有了小城镇的模样,原工委、办事处机关办公楼、宿舍楼、文化活动中心和商业站、水产站、食品站、干部职工宿舍楼等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1978年,琼沙1号轮船建成并投入使用;1991年琼沙2号轮光荣服役。后随着船体老化,琼沙1、2号轮陆续退出了历史舞台。2007年2月,当时的工委、办事处筹集资金近4000万元,建造了琼沙3号轮。

1986年元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上岛慰问驻岛干部职工,赠送了二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解决了驻岛干部职工收看电视难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建设情况

2003年,岛上陆续开通了移动电话互联网

2007年,西沙永兴岛调频广播发射台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于2011年4月正式开播。广播信号覆盖永兴岛半径30公里的地区,极大地丰富了驻岛军、警、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及时地为在西沙海域作业的渔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与此同时,民生项目也一步步在西沙永兴岛留下印记——西沙永兴岛污水处理项目等一批省重点民生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012年初,新西沙人民医院项目在原址正式动工,建筑面积1992.53平方米。医院设有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口腔科、护理办等科室,配30张病床。

此外,为解决渔民在深海生产作业产生的“减压病”等疾病,工委、办事处投入20余万元购置了高压氧舱,并于2006年投入使用。截至2011年底,许多在西沙海域作业、患“减压病”的渔民得到救治。

随着北部湾划界完成,广东、香港等沿海省份和地区的渔民纷纷向南海转产。为了给在南海生产作业的渔民提供后勤保障,工委、办事处争取国债资金1.2亿元,在西沙永兴岛建设渔业补给基地。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

军事方面

西沙军用机场于1991年建成,拥有一条2,700米的混凝土跑道,可起降波音737飞机。在2005年,主要接待民航包机,使用60座位的运七型螺旋桨飞机,通航海南省海口市的美兰国际机场。

一条约800米长的水泥堤连接东北部的石岛。

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的码头。

永兴岛上建有可降落中国主力军机的机场;海军基地进行了升级,停泊大吨位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已无技术障碍;陆基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可对周边海路实施封锁。

欧美防务报刊甚至推测,中国在永兴岛有新建地下核潜基地以及超大信号情报监听站的准备。

2008年,永兴岛机场经过大规模翻修和加长,从该机场起飞的战机可覆盖整个南海;另外,机场建有雷达导航站及4个大型油罐,该机场有作为“为战机补充燃料的前沿基地”的打算。

在舰艇部署上,海军基地升级后,可停泊大吨位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岛上设施足以支撑1000多人的日常生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我宣你你造吗    下一篇 战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