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梅林戏

流行于福建三明地区和泰宁、将乐、建宁、明溪及建阳地区的邵武、光泽等县。梅林戏的唱腔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另外还有南词北调、弦索、徽州调、浙江调、四平调、浦江调、青板、小调等。

目录

梅林戏,由于产生在闽北泰宁县梅林乡而得名。当地百姓长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户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梅林腔。”这说明了梅林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观众喜爱。泰宁梅林戏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徽调传入泰宁县梅林村并发展演变而成的,故名梅林戏。因表演者多于农忙务农、农闲时演戏,故有人称其“四季班”。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梅林十八坊“四季班”改用当地的土官话,演唱中揉进了民歌小调,颇受观众欢迎,称之为“土戏”。“土戏”先后传播到将乐县的安仁和明溪的常坪等地。1992年,泰宁县梅林戏剧团在泉州市参加由文化部举办的中国南方“天下第一团”调演,《贬官记》获优秀剧目奖、演出奖、演员奖。

发展历程

梅林戏是从宋朝开始兴起,据说泰宁状元邹应龙在任礼部尚书时,为丰富泰宁的民间文化,专门挑选了家乡的一班乡民到京都学习宫廷舞蹈和宫廷娱乐文化。返乡后,把所学知识与当地的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汇,创编泰宁土戏。土戏在清朝乾隆年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徽调的传入使土戏得到升华。当时泰宁朱口梅林一富寡妇周氏,在其寿辰时请了徽戏,感觉徽戏发展的较为系统、全面,就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艺人传艺,使徽调与泰宁土戏交相辉映,内容日趋丰富,因传艺地在梅林,便起名为梅林戏,从此土戏便为梅林戏所取代,并在那时得到迅猛发展。当时,还流传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当鼓,唱起摩郎腔(道士腔),茅担抬臼窟,扛到段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可见当时福建泰宁人对戏剧的热爱及梅林戏蓬勃发展的情景。

明末清初,梅林村流行一种道士腔的演唱活动。有民谣道:“梅林十八坊,十个子弟九担箱。敲起叮冬鼓,唱起摩郎腔(当地人叫道士为摩郎)。茅担抬石臼,抬到塅中央。搭起土台子,唱到大天光。”这种土腔,不被弦索,只有锣鼓伴奏。

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年),徽调传入梅林村,相传其时村里有周姓寡妇,家业富裕,喜好看戏。她在50寿庆时,聘请徽班祝寿,影响很大,引起村民极大兴趣。周氏便决定自办戏班,招收本村子弟入班,每逢节日,在梅林地区演出。徽调从此扎下根,并吸收当地摩郎腔等民间艺术,故又被称为“土戏”。

早期梅林戏属半农半艺性质,又称“四季班”。全班有14人,角色分“三生、四旦、三花脸”,合称“十个子弟”。戏班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常在附近乡镇巡回。后来将乐县的安仁、明溪县的长坪等村也相继成立“四季班”。

清末民国初是梅林戏兴盛时期。梅林村的业余“四季班”,首先改用当地“土官话”演唱,唱腔也进一步结合当地民歌小调,显得更有地方特色。此时,由艾其言与吴胜筹资建立第一个专业戏班,取名“福庆班”,角色行当从原先的“十个子弟”发展到“五门十七行头”。民国初年,艾火贤办职业戏班,自任班主,名“火贤班”,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飞龙带》、《蓝腰带》、《乾坤带》、《鸳鸯带》、《门栓记》、《雌雄鞭》、《青石岭》等。同时,戏班还到建宁、宁化、将乐、明溪、邵武、光泽等县甚至到江西省的黎川、广昌、石城等地演出;在与江西赣剧及京剧等剧种的互相交流中,吸收它们的传统剧目及表演艺术。据60年代统计,传统剧目共有300多个。

1960年,泰宁县成立梅林戏剧团,参加省青年演员会演。“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被解散,剧本、服装、道具等遭焚毁。1979年恢复建制,加强剧目建设,新编历史剧《贬官记》在省第18届戏剧会演中获奖。1992年6月,参加在泉州举行的全国“天下第一团”(南方片)的演出,荣获大戏优秀剧目奖。1995年,该剧又获省首届百花文艺奖。据统计,1995年上演的《贬官记》、《难咽的苦果》、《顾青云》等14个剧目共202场。1996年,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泰宁县梅林戏剧团演出的《关公怒》获剧目、导演等奖项。同年2月29日,在泰宁县宣传文化“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梅林戏《金湖之恋》受到表彰。

梅林戏剧团被誉为全国“天下第一团”,梅林戏俗称“泰宁大戏”,流行闽赣边陲,相传清乾隆年间,由徽班经江西、浙江传至闽而形成的一种乡土戏。 当时,泰宁县朱口的梅林有一寡妇周氏,家境豪富。有一年她过生日,聘请浙江的徽班来家,连演数日戏为其祝寿。后来,周氏为了能常看到戏,筹钱聘徽

班艺人为家乡子弟传艺。从此,梅林乡人以学戏为一大乐事,每逢谁家子弟学戏出师登台演出,亲友便送礼恭贺。在梅林及附近乡村,人人都会唱几段“土戏”。当时流传一首民谣:“梅林十八坊,十个弟子九担箱,敲起叮铛鼓,唱起摩郎腔,茅担抬石臼,抬到坪中央,搭起戏台来,唱到大天光”。这种表演方式形成了梅林戏朴实、粗犷的艺术风格,唱念打做都有一定的程式动作,唱腔以皮簧、拨子、吹腔为主,尚有南词北调,弦索、四平调、青板,小调等;乐器分文乐(弦乐、管乐)、武乐(锣、鼓、板);音乐曲调以弦乐伴奏和吹奏乐为主。行当有“七紧、八宽、九逍遥”之称,角色也分生、旦、净、末、丑,行当全、分工细,生、旦唱词大嗓开小嗓落,每句都有“噫”的拖音,山歌风味浓。花脸唱腔节奏强烈,老生唱腔变化多,声调高昂,丑行唱念结合,全剧粗犷与婉转相兼,别有情趣。服饰精致古野考究,化装时常在眉与唇间饰以红点更觉可爱,加上语言由过去讲当地的“土官话”改为现在的普通话上演,效果更佳,因而深受观众喜爱。传统剧目有《飞龙带》、《兰腰带》、《乾坤带》、《鸳鸯带》、《双贵》、《单贵图》等。

梅林戏历尽风雨坎坷,经受艰苦磨砺,又沐浴改革春风更是飘香万里。梅林戏作为旅游新兴城市的一大文化瑰宝,她不仅仅是在舞台上演戏,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在经济生活中充当了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泰宁的文化友好使者。1992年,该团创作的《贬官记》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中,曾荣获国家文化部优秀剧目,编剧、演员三项大奖。该剧录像带被送到台湾展播,倍受青睐。现仍坚持创作,演出,戏足遍及全国五省20多个市、县,以其独具的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文艺百花园中争奇斗艳,焕发出更加绚丽多姿的光辉。

著名剧目

梅林戏剧目丰富,已收集记录的有130多个;移植古装有44个;泰宁本县创作古装戏5个;移植演出现代戏有40个,本县创作现代戏28个。经整理上演的较好传统剧目包括《飞龙带》、《蓝腰带》、《鸳鸯带》、《雌雄鞭》等三十多个。《红色交通员》、《葵花向阳开》、《金鸡高唱》、《阳光大道》、《红枫崖》、《一家亲》、《翠竹满山》、《护苗》、《红花满园》、《贬官记》、《关公怒》、《水欢鱼跃》、《山高雾重》等剧目,参加福建省市调(汇)演都获得不同的奖项。

艺术特色

行当

梅林戏的行当分得很细,先行有老生、正生、副生、小生、孩子生等;旦行有正旦、花旦、青衣、老旦、武旦、金榜旦、茶盘旦等;花脸又分大花、二花、三花、四花等,以便区别剧中人物的身份、地位、忠奸。

音乐伴奏

老林戏的音乐曲牌的二簧、西皮为主,某此曲行旋律与赣剧相似,但尾声常带有山歌风味的拖腔,这是梅林戏唱腔的一个独特风格。梅林戏的后台伴奏乐器分管弦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管弦乐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大鼓、平锣、铜钹等。在演员服装上,则显得比较原始、古朴;角色脸谱化妆上,有自己的特点,与其他剧种所少见。

发展现状

梅林戏随着现代形势的变化,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它紧跟当前文化的需要,大演当代新人物、歌颂祖国的繁荣昌盛、树立正气,反对邪气,为人民生活服务。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7年6月8日,福建省泰宁县梅林戏剧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物流    下一篇 人人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