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三个跨省校区之一。威海校区同属于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卓越计划”重点建设大学,是C9联盟和卓越大学联盟重要成员之一。威海校区坐落于胶东半岛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连年被评为大学生创业示范院校。威海校区全日制学生毕业后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颁发统一的毕业证、学位证。
中文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英文名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简称
哈工大(威海)
创办时间
1985年
类别
全国重点大学 校区
学校类型
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
985工程,211工程,珠峰计划,卓越大学联盟
所属地区
中国威海
主管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硕士点
与本部共享 148个
博士点
与本部共享 82个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校歌
哈工大之歌
主要院系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
主要奖项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校区校长
冯吉才
发展目标
世界一流大学
通讯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
邮政编码
264209
特色学科
船舶工程、海洋科学、车辆工程等

目录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有着近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我国首批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拥有以38位院士为带头人的雄厚师资,有9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0个学科名列全国前五名,其中,名列前茅的工科类重点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工程学在全球排名第六。

1985 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2014 年,国家海洋局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标志着哈工大威海校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校坐落在美丽的世界宜居城市——山东威海市,校园占地面积1860余亩,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娴雅的气息,欧式的建筑风格与简洁的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中西文化的合璧、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寓意着哈工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1000 多人。设有11个院(系)和2个教学部,有37个本科专业,与校本部共享18个博士点和30个硕士点,其中单独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车辆工程三个学科硕士点。拥有8个山东省重点学科,6个山东省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哈工大“985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工程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领域进入 ESI 全球前 1%行列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汇聚了一支结构多元、知识宽厚、教研并重的师资队伍,拥有 1 名国家级、6 名省级教学名师和 14 位哈工大教学带头人。近年来,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师德模范”王克老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名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泰山产业人才领军计划。同时,还聘请了包括外籍院长、海外特聘教授在内的93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客座和兼职教授。此外,还有10位院士定期来校区工作,并建有实验室和科研团队。

学校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教授上讲台,青年教师过“师德关、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在教师中大力倡导 “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2017年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坚持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在学生中大力营造“重学、思学、善学、乐学”的浓厚氛围,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优秀人才。本科生录取分数线连年大幅度增长,2017年有10个省(市、自治区)录取线超过重点线100分。毕业生获得由哈工大统一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防重点单位,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作为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工大威海校区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个蓝色(蓝色海洋)、二个智慧(智慧制造和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车辆)、三新优势(新材料、新信息、新能源)”的学科专业特色发展战略,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分室、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在建)、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17项,年科研经费连续过亿元;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170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24项。近五年,学校与山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563项,金额达2.71亿元,荣获“2015年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学校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与发展成效驱动”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和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并逐步形成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创新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涌现出了以“HRT车队”、“3D打印机”、“红领巾”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生任慈荣获“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HRT车队”获2016年中国大学生越野车和电动车“双冠王”并获评2017年度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历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与威海市政府签订了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协议书

1987年 经原中国航天工业部批准,四月开始破土兴建

1988年 开始正式招生

1996年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一汽集团共建的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迁址威海

1997年 哈工大汽车工程学院正式迁址威海,在威海分校改扩建

2001年 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哈工大签定共建哈工大威海协议

2002年 正式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0年 工业信息化部、山东省、威海市签订三方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

2014年10月 国家海洋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签订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止2014年3威海校区共有800余名教职工,含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威海校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同时,威海校区有一支双基地教授和兼职教授队伍,其由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海外学者组成的,定期来学校讲学等学术交流。

截止2012年11月,威海校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和哈工大教学名师4人、哈工大教学带头人11人、“双基地”教授38人,其中院士13人;有6名教师获山东省和威海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3人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8人被评为哈工大优秀青年教师,3个科研团队被评为哈工大优秀科研团队。

两院院士

王国栋(专职院士):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是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

刘永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新体制雷达、制导和信号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中国著名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威海雷达站创始人。

谢礼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威海)土木工程灾害与防御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李圭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市政工程专家、全国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蔡鹤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机器人及声反射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国著名机械电子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

沈世钊: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国著名结构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名誉所长。

杜善义: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致力于复合材料力学、固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国著名力学和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家,哈工大(威海)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名誉所长。

张乃通: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通信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

秦裕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燃烧学、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方面研究,中国著名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专家,哈工大(威海)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方滨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致力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中国著名信息网络与安全领域专家,在哈工大(威海)建有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院系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以本科办学为主,已形成了研究生与本科生,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形成了船舶、海洋、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管理等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与校本部学科的交叉互补设置。

学校现设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涵盖37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威海校区与本部共享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同时威海校区单独设置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20个,其中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为“985”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

威海校区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覆盖7个二级学科),单独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19个。(截止2012年11月)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车辆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等5个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信息安全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办学规模和科研实力均走在前列,有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5个博士授权点(与本部共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按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招生),6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科学研究

科研机构

建立近百个现代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工程实践中心;建有国际微电子中心、汽车工程研究所、信息工程研究所、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所、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管理与营销咨询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等近30余个科研机构。

1个山东省“十二五”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海洋资源环境检测实验室”

科研成果

目前,威海校区依托科学技术研究院构建了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7个省级工程中心、5个由院士领军的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分支机构;先后与中广核集团、威高集团、三角集团、新北洋集团和云山碳业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建立了14个联合研发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从无到有,2011年有25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科研经费从2007年的3015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6585万元;被SCI、EI、ISTP检索的论文从2007年的113篇增长到2010年的274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其中,钟诗胜教授科研团队的“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与维修决策支持系统”获中国民用航空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乔晓林教授科研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两次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任秀莲教授与企业合作完成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校区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的突破。

文化传统

哈工大精神

一、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二、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三、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四、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校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20世纪50年代由时任校长的李昌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规格严格”与“功夫到家”,二者是辩证的统一。只有“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规格严格”的实现才有可靠的保证。受惠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传统,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随着时代的发展,“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将不断补充其崭新的内涵。

校徽

展开的书:形如鸟的双翼,寓意哈工大人永远飞翔在知识的世界,不懈地探求真理;

英文字母HIT:哈工大英文全称“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缩写,寓意哈工大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数字1920:哈工大的建校时间,彰显哈工大积淀深厚的悠久历史;

美丽的建筑:造型独特、气势恢宏、中心对称、细部收敛的俄式风格的学校主楼图案,寓意哈工大严谨、求实的作风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环绕的齿轮:环形而放射形状,象征知识和科技的力量,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寓意哈工大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

校徽似东升旭日,表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

校歌

《哈工大之歌》由哈工大知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作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刘锡津作曲。

校庆日

9月17日(航天部批复建校日期);本部校庆: 6月7日。

学校领导

建校功臣

原航天工业部部长张钧;

原哈工大校长杨士勤;

原哈工大校长李昌;

中国两院院士、政协副主席宋健;

哈工大威海校区书记金光。

校区历任校长

强文义、王尔德、乔晓林、李绍滨、冯吉才

现任领导

徐晓飞: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 

姜  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书记

王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钟诗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

曲世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

赵国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张文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校长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NBA最佳阵容    下一篇 莴笋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