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腔戏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据记载,它是福建省解放以来发现的最古老剧种,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流行于三明地区的永安、大田、尤溪、沙县等县、市,它属于弋阳腔系统,直接传自江西。因用“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故被称为“大腔戏”。

目录

大腔戏也称大门腔,据记载,它是福建省解放以来发现的最古老剧种,有弋阳腔活化石之称,现仅存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因“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而得名。 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大腔戏,也称大门腔。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着熊姓家族部分成员向周边地区的迁徙,大腔戏传播到了大田、尤溪、沙县等地。

丰田村的大腔戏平时除自娱自乐外,还常在村里的迎神赛会、祭祖和节庆活动中演出。清代咸丰以后,由于小腔戏在闽西北地区流行,大腔戏开始走向衰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不少大腔戏班先后解体,留存下来的戏班活动范围逐渐缩小。丰田村地处高山密林之间,交通闭塞,故大腔戏这一明代形成的古老剧种得以保存至今,五百多年来未曾中断。大腔戏的表演动作、舞台调度、舞美形式等都属于明代戏剧的珍贵遗存,是中国戏曲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的第一手重要材料。

著名曲目

大腔戏的传统剧目有一百多个,常演的有《白兔记》、《金印记》、《中三元》、《葵花记》、《取盔甲》、《黄飞虎》、《破庆阳》、《三代荣》、《合刀记》、《白罗衫》、《月台梦》、《卖水记》等,大腔戏《白兔记》也称《刘知远白兔记》,诞生于元代,是南戏鼎盛时期出现的一个优秀剧本,几乎与《琵琶记》齐名,为刘唐卿所作。《白兔记》共分22场,它讲述的是后唐五代十国后汉建立者刘知远年轻时的一段悲壮爱情故事。公开演出的大腔戏手抄本剧本《白兔记》,是根据丰田村老艺人熊德树传教排练的。发掘于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全国仅发现这一处,是我国唯一的珍本,是研究我国戏曲史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其手抄孤本,现存放在永安市博物馆。

艺术特色

唱腔

唱腔结构为曲牌连套式,起伏大,音高亢。大腔戏的声腔字多腔少,粗犷高亢,朴素平直。演员发声以大嗓为主,大小嗓结合,演出中后台不断帮腔,保留着弋阳腔 一人启齿,众人帮腔 的特点。唱词多为长短句格式,属中洲音韵。锣鼓是大腔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班一般由十五人组成。

表演

大腔戏戏班一般由15人组成,伴奏乐器也只有锣、鼓、钹、唢呐和板几种。舞台陈设十分简单,演出时舞台上仅陈设一桌二椅,演员戏服较为简单,或干脆不穿戏服,只用红、黑、白三色化装,而后挂上别具一格的 须套 ,走到桌前表演,这是大腔戏的象征性服饰。司鼓坐在椅上打鼓,并自始至终不停地干唱,与演员配戏。

角色

大腔戏的脚色行当分 四门九行头 , 四门 为生、旦、净、丑, 九行头 即正生、小生、副生、正旦、小旦、夫旦、大花、二花、三花,此外还有老旦和贴旦。

窘迫现状

如今丰田村大腔戏剧团成员不足20人,演出范围仅限于本村和本乡。近年来,随着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丰田当地群众对大腔戏的兴趣逐年递减,大腔戏的业余演出活动越来越少,艺人的年龄也趋于老化,而山区生活的贫困又使急于改变经济状况的年轻一代无暇去学习继承这一古老剧种。演出市场的萎缩和后继乏人的窘境使得永安大腔戏处于濒危状态,亟待抢救和保护。

重要作用

大腔戏的发掘和整理不仅对我国传统戏剧的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揭开了1180多年前,唐长庆二年(822年)前的荆州楚国古音三音歌的奥秘。“正月立春竖竹杆,竹板家小保平安;初一初三祠堂边,搭台上演大腔戏。”大腔戏是植于永安土壤上的一棵“带泥土的古莲花”,如今还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仍在散发淡淡的幽香。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烈火    下一篇 丝塔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