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
- 中文名称
- 基辅
- 外文名称
- Kiev
- 别 名
- “花园城市”
- 行政区类别
- 首都
- 所属地区
- 乌克兰
- 下辖地区
- 全市分为10个行政区
- 地理位置
- 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
- 面 积
- 782平方千米
- 人 口
- 260万
- 方 言
- 乌克兰语
- 气候条件
- 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
- 著名景点
- 卫国战争纪念馆,金门,纪念碑,安德烈斜坡等
- 机 场
- 基辅国际机场
- 著名高校
- 国立基辅大学,国立技术大学等
- 市 长
- 维塔利·克利钦科
目录
基辅(乌克兰语:Київ;俄语:Ки́ев 英语:Kiev)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为乌克兰的首都,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第聂伯河中游两岸,及其最大支流普里皮亚季河与杰斯纳河汇合处附近。面积777平方千米,人口约260万,全市分为10个行政区。城市西部地势高亢,东部低平、宽阔。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 基辅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古老的属于人类文明最高的成就之一的乌克兰文化是在这里形成的。历史悠久。始建于5世纪下半叶,9~13世纪为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都城和中心,有“俄国城市之母”之称。1793年并入俄国。自古为贸易要冲。19世纪末成为俄国西南部重要商业城市和甜菜制糖中心。1934年乌克兰首都由哈尔科夫迁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被德军占领。战后重建,工业基础不断扩展。该市接近顿巴斯和第聂伯河沿岸钢铁基地,周围是富饶的农业区,机械制造业和轻工业发达。化学工业和印刷出版业也很发达。是乌克兰的交通枢纽。东郊设有国际机场,河运直达黑海,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全市分10个行政区。市中心处于高岸上的旧城区。乌克兰共和国首都基辅(Kyiv)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第聂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铁路枢纽。它面积777平方公里,人口262.6万(2002年12月31日)。城市属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一月份平均气温-5.8℃,7月份平均气温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基辅具有悠久而光荣的历史,曾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国城市之母”的称谓。考古表明,基辅始建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公元822年成为封建国家基辅罗斯的国都,通过贸易逐步繁荣起来。988年改宗东正教。10─11世纪十分兴旺,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到12世纪,基辅发展成欧洲的主要城市,拥有400多座教堂,教堂艺术和手工制品闻名遐迩。1240年被蒙古人攻陷,城市多处被毁,大部分居民被杀。1362年被立陶宛公国占领,1569年划归波兰,1686年归属俄国。19世纪城市贸易扩大,出现了现代工业。19世纪60年代与莫斯科和敖德萨通铁路。1918年成为独立的乌克兰国家首都。二战中城市遭受严重破坏。1941年,苏军与德军经过80天激战后,德军占领基辅。1943年,苏军解放基辅。战后,苏联政府授予基辅“英雄城市”称号以及金星勋章和列宁勋章。经过重建,基辅的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20世纪70年代初有工业职工35万,约占职工总数的五分之二。基辅交通发达,是水陆空交通枢纽,有铁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尔科夫、顿巴斯、南乌克兰、敖德萨港、西乌克兰和波兰。第聂伯河的航运能力较高。鲍里斯波尔机场有航线通往独联体大部分大城市、乌克兰许多城镇以及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市内汽车、电车交通方便,日载客量200余万人,还有地下铁道。基辅是东欧重要的工业、科学、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许多高科技产业、高等教育机构和历史建筑的所在地。这座城市拥有广泛的基础设施和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基辅地铁。
公元822年,第一个俄罗斯民族国家基辅罗斯在乌克兰的基辅建立。988年全市改宗东正教,往后两个世纪通过欧亚贸易逐渐繁荣起来,被称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及其蒙古帝国远征军攻占基辅,其后成为钦察汗国的一个重要城市。1362年,西面的立陶宛公国入侵;1569年又被割让予波兰;1686年归于俄国。19世纪初俄国沙皇锐意发展工业,基辅成为乌克兰一带的领导城市;60年代与莫斯科和敖德萨通铁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基辅遂于翌年成为独立的乌克兰国家首都。1941年苏军败退,被纳粹德军占领。1943年苏军重临解放基辅。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政府授予基辅以“英雄城市”的称号和金星勋章、列宁勋章,表扬该市人民在战争中的勇敢和牺牲。1991年,基辅发生骚动,乌克兰脱离苏联独立,该市成为乌克兰的首都。
乌克兰自然资源丰富。它不仅拥有大片肥沃的“黑土带”,而且蕴藏着70余种矿藏资源。。顿巴斯是原苏联最大的煤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为420亿吨。克里沃罗格的铁矿 储量为260亿吨,为原苏联的第2位。 乌克兰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占全国领面积的14%,跨越三个植被带:森林沼泽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乌克兰有自然保护区和天然国家公园23个(面积为77.19万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14个,地球生物层保护区3个,天然国家公园6个。在克里木半岛南部黑海沿岸约10公里的狭长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落叶林与长绿的草地灌木丛并存。由于它优美的环境、温和的气候,使其成为世界著名旅游度假圣地之一。主要树种有:松树、柞树、云杉、冷杉、椴树等。乌克兰约有3万种低级和高级植物,植物资源丰富。其中,藻类植物约4000种;菌类和粘菌类植物15000种以上;苔藓类植物1000多种,导管植物4523种。乌克兰的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包括邻海领海水域在内,大约有44800种动物。根据动物分类,在乌克兰,原生动物有1200种以上;腔肠动物有40种;栉水母网动物1种;扁虫类1299种;纽虫动物门有33种;原始腔肠动物有1457种;钩头虫动物有58种;环节动物门动物有400多种;节肢动物门动物有39146种;软体动物门动物有369种;有触手亚网动物33种;棘皮动物门动物14种;脊索动物门动物有694种。
乌克兰是工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
种类繁多,重工业以生产成套机械装备、精密机床和仪器、金属切削机床、飞机、化工设备、液压起重机、电子仪器、电枢、船舶、摩托车、电影设备为主,轻工业有化工产品、照相机、电子计算机、手表、食品等。化工产品有树脂、化肥、化纤等。出版业发达,有14家印刷厂。
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其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构成了现代化经济的骨架。乌克兰土壤肥沃,农产品以粮食,甜菜,向日葵,葡萄,长纤维亚麻为主。市中心是旧城区,坐落在第聂伯河右岸,尽管旧城区的很多建筑为战后所建,但它仍保留着旧街道格局。市内的大部分历史建筑也都集中在这里。旧城北侧原是贸易和犹太人区,现为河港。南侧的彼切尔斯基区有乌克兰政府的许多主要建筑,如议会政府大厦等,建造于11世纪的佩切斯卡亚隐修院是前苏联历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隐修院。中心区四周是工业住宅区。住宅建筑群形成的单元(称“小区”)之间为公园和绿化带,包括乌克兰科学院的大型植物园和小型大学植物园。城市外围有数处森林公园。二战后,城市不断向第聂伯河左岸发展,两岸之间有公路和铁路桥连接。基辅是前苏联的重要工业中心之一,工厂遍布全市,以市中心区以西和第聂伯河左岸最为集中。
基辅(Kiev)是一个前苏联的相机品牌,现由设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工厂制造。除了常见的35mm相机,它同时也出产中画幅及大画幅的型号。其中最受欢迎的应是基辅88和基辅60两种型号的中画幅相机。
乌克兰的人口多年来一直是负增长,2006年人口为4688.64万。而今年6月1日,乌克兰人口为47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10万人,农村人口1540万人。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5人,基辅市人口为260万。男人平均寿命为61.6岁,女人平均寿命为72.8岁。退休人口占总人口的28-35%。男女比例多年一直保持不变,即46%:54%。
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和天主教。乌克兰语为官方语言,俄语在乌克兰也有广大的使用人群。但当今乌克兰政府比较注重乌克兰语的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媒体和政府公文上,以及就业上,以此来保证乌克兰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融合俄罗斯少数民族。在苏联时期,俄语学校大约占九成,乌克兰学校占一成,如今却倒过来了。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乌克兰语占有明显的优势。乌克兰文化璀璨,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小说《青年近卫军》的故事发生地也正是在乌克兰。乌克兰有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它被誉为“俄罗斯众城之母”,还有950年的历史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建于11世纪,是现存不多、保留完好的雅罗斯拉夫大公时代的建筑之一。金门是古代基辅城的正门,门扇和门楼上的教堂圆顶装饰有镀金的铜箔,金门因此而得名。门高12米,宽6.4米。修建金门在当时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当时基辅最要主要的城门,二是作为防御之用。1983年金门遗址经整修后辟为博物馆,对游人开放。馆内陈列许多古基辅的文物。开放时间为10:00-17:00,周二休息。
为纪念基辅建城1,500周年于1982年建立,位于第聂伯河右岸河边,小广场上一组雕塑与“祖国-母亲”像交相辉映。相传在5世纪初,基、谢克、哈里夫三兄弟和他们的妹妹列别齐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了城市,城市以大哥基的名字命名,故称之为基辅。这座雕像是为了基辅的奠基者建立的。
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1654年)328周年于1982年建立。采用航空材料建成,形似彩虹。站在观景台上,周围的美景尽收眼底。团结环左边是基辅音乐厅,音乐厅对面是乌克兰宫和中央文化公园,公园内有弗拉基米尔大公纪念碑,建于1835年,高20米。
原为沙皇宫殿,建于1750-1755年,当时是亚历山大女皇当权。此建筑曾于1819年遭受火灾,最上一层楼及楼顶被烧毁。1870年玛利亚女皇拨专款重建此宫。现属于国家政府机构所在地。
基辅著名古迹之一,占地28公顷,内有许多教堂及博物馆,其中洞窟教堂历史最为悠久。它建于1051年,由二条洞穴组成,相距400米,分别向第聂伯河延伸,总长500余米。洞穴两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作为修道室,教士死后尸体保存在洞穴内,由于洞穴内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些尸体自然风干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认为是奇迹,是神的力量的体现,修道院因此声名远播。洞窟内保存有125具木乃伊。12世纪,洞窟教堂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这里有圣像画室和缮写室,将经文译成教会斯拉夫语,并翻译外国文学。1240年蒙古入侵期间,洞窟教堂曾作为基辅市民的避难所。18世纪,沙皇在此囚禁政治犯。十月革命以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创作。修道院内的钟楼高96.5米,为欧洲之最。它直径29米,底层宽8米,共4层,金顶,顶部装有灯和十字架。钟楼原有9座钟,现存4座。基辅洞窟修道院院区于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教堂对外开放时间为10:00-16:00,周一休息。
1990年10月19日,基辅与武汉市结为友好城市。
1993年12月13日,基辅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1997年3月9日,乌克兰基辅州与中国湖北省缔结友好关系。
2005年6月13日,基辅与苏州结为友好城市。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