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花荠
- 中文学名
- 单花荠
- 拉丁学名
- Pegaeophyton scapiflorum (J. D. Hooker et Thomson) C. Marquand et Airy Shaw
- 拼音
- danhuaji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罂粟目
- 科
- 十字花科
- 属
- 单花荠属
目录
根:根颈细,有少数至多数分枝,稀不分枝而粗壮。
株: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15厘米;植株无毛。
茎:茎极短。
叶:叶多数,旋叠状着生基部,线状披针形或长匙形,长2-10厘米,全缘或具疏齿;叶柄与叶近等长,扁平,基部鞘状。
花:花大,单生,白或淡紫色;花梗扁平带状,长2-10厘米;萼片无毛,长卵形,长3-5毫米,边缘白色膜质;花瓣倒卵形或宽楔形,长5-7毫米,全缘或微凹,基部稍具爪。
果:短角果宽卵形,肉质而扁平,边缘具窄翅。种子每室2行,扁圆形,褐色,长1.5-2毫米;子叶缘倚胚根。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15厘米;植株无毛。根颈细,有少数至多数分枝,稀不分枝而粗壮。茎极短。叶多数,旋叠状着生基部,线状披针形或长匙形,长2-10厘米,全缘或具疏齿;叶柄与叶近等长,扁平,基部鞘状。花大,单生,白或淡紫色;花梗扁平带状,长2-10厘米;萼片无毛,长卵形,长3-5毫米,边缘白色膜质;花瓣倒卵形或宽楔形,长5-7毫米,全缘或微凹,基部稍具爪。短角果宽卵形,肉质而扁平,边缘具窄翅。种子每室2行,扁圆形,褐色,长1.5-2毫米;子叶缘倚胚根。花果期6-9月。
分布:不丹、印度、锡金、尼泊尔及克什米尔
产地:甘肃、青海、新疆、西藏、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
生境:山坡潮湿地、高山冻原、冰川溪床、高山草地、林内沟边或流水滩
海拔:3500-5500米
功用:全草内服退热,治肺咯血及解食物中毒,外用治刀伤
Pegaeophyton scapiflorum (Hook. f. et Thoms.) Marq. et Shaw in Journ. Linn. Soc. Bot. 48: 229. 1929; Hand. -Mazz. Symb. Sin. 7 (2): 364. 1931; Hara, Fl. East. Himal. 110. 1968. ——Cochlearia scapiflorum Hook. f. et Thoms. in Journ. Linn. Soc. Bot. 5: 154. 1861——Braya Sinensis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29: 303. t. 29. 1893. ——Pegaeophyton sinense Hayek et Hand. -Mazz. in Anzeig. Akad. Wiss. Wien. Math. -Nat. 59: 243. 1922. ——P. scapifloum (Hook. f. et Thoms.) O. E. Schulz in Notizbl. Bot. Gard. Berlin 11: 229. 1931. ——P. sinensis (Hemsl.) Hayek et Hand. -Mazz. var. stenophyllum O. E. Schulz in Notizbl. Bot. Gard. Berlin 9: 477. 1926. syn. nov.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