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梆子
目录
中文名:贵州梆子
拼 音:gui zhou bang zi
剧 种:戏曲剧种
贵州梆子,也叫本地梆子。它是吸收汉调、秦腔及其它剧种组合而成。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直至光绪 年间盛行一时。光绪末湖南湘戏难“春和班”入黔,紧接着川戏“继新班”入黔,因本地梆子表演不如川剧、湘戏,服饰更差,故被两个剧种挤垮。有几个本地梆子艺人:如武小生唐思成、肖小生(爱喝酒),花脸李文明,老旦(到桂林传教桂林戏班,曾上过银幕)刘万春。学过《拾玉王蜀》,桂剧也唱二黄、西皮。(何成明等于1959年 去桂林了解过,见到了贵州本地梆子艺人在广西的坟墓。 )刘团长又将传教桂林戏班的本地梆子剧本带回贵州,剧目有《辕门斩子》、《血溅鸳鸯楼》等,并还有些十八罗汉等图片。据马飞天同志现藏有的图片资料看,表演周瑜色角的“怒发冲冠”,一拍桌子,戴在头上装饰的纱帕冲上去以后,要落下恰好戴在头上。《血溅鸳鸯楼》角色,演员独脚站立,要演唱完十八个罗汉的形象等。这些例子都说明本地梆子的表演特色。本地梆子艺人王禄寿第一个到云南搭滇剧班,演唱《马方困城》、《打硐送妹》等。肖大炮、何花脸继后到昆明搭滇剧班。当时还有本地梆子艺人丁丁、喜喜旦角,张官保等演唱《假投降・双带箭》、《抱子投岩》、《十字惊疯》,后人丁云诚、何成明都看过他们的戏。魏香庭还看到过本地梆子艺人神音须生王星坦演唱的《二堂审子》。当时还有青岩本地梆子艺人李少伯在云南唱红生,把在云南唱川戏的李荣庭艺人都抵垮,他看了李少伯的表演不敢再演唱了。李少伯还有一个癖性:凡是贵州人到云南去的,他看见了就不演出。王星坦的徒弟郭玉堂搭川班是受排斥的,郭玉堂的徒弟周明先搭川班时同样受排斥。现贵阳市川剧团七十八岁高龄的蔡天鹏老艺人回忆说:民国时曾看过郭玉堂的演出的《花月庭》、《水牢摸印》。郭的师傅是王星坦。祭天鹏民国16年和安顺人李国金等梆子艺人在贵阳学戏。那时李已六十多岁,学的梆了剧有《夜战马超》、《夜过巴州》、花脸戏《荆州堂》、《离平关》。蔡的师兄弟姓胡,艺名叫天红,他学的生角戏有《华山下棋》、《马方困城》、《上关拆书》、《失代州》、《打硐送妹》。蔡老还与打荷叶唱本地梆子的蒋瞎子,在当时贵阳南京街(现云岩电视院)学《王彦章跑滩》。蔡老至今还能唱出川剧与本地梆子的不同点来。1986年还教过黔剧团顾竹龙梆子戏《五台会兄》。
本地班多在庙会中唱戏,从个别前辈艺人传教,如张光复老先生是由其伯父张聘之传教,张聘之是本地梆子“洪泰班”里武场面的鼓师,口传的第一个本地班是乾隆中叶的“万和班”,地点在当时贵阳的大道观(现在的百货大楼后面),演出的剧目有《困曹府》等,道光咸丰年间接续下来的是“太和班”,同治年间有“老泰洪班”,光绪年间有“新泰洪班”,光绪宣统年间有“洪泰班”,光绪年间有“高班”,演出的剧目有《打硐送妹》、《华山下棋》、《困曹府》、《马方困城》、《六郎斩子》、《打虎收孝》、《彦章跑滩》、《桑国会》、《七星庙》、《三打王英》、《王英探山》、《上关拆书》、《下南唐》、《金桥算命》、《鞭责督邮》等。
光绪年间本地梆子衰败以后,贵阳的玩友继唱本地梆子的有喻敬先、杨木青、何湘臣、郑安平等人。安顺李权益全家都唱本地梆子。本地梆子同时也渗入端公行业中,如安顺端公业的罗子先(生角)闲时还到云南 滇班搭唱。那时以唱会馆戏为主,到家中唱堂会戏为辅。民国十二、三年,本地梆子艺人失散流落到民间,求其糊口,生活就更为困难,如夜间手提玻璃灯,上小胡琴来卖唱。同时也有拉胡琴、拉二黄梆子,无整体艺术保留。民国25年连最后艺人周明先都已过世,本地梆子就此中断。
解放后,为繁荣我省文化艺术事业,1953年周总理也关怀地问到贵州怎么无地方戏,事后由贵州文史馆馆长桂百铸和凌公陆老先生搜寻本地梆子艺人的后裔,找到包净六老先生,通过包又找到张光复、朱德玉、何成明三位。聚集失散的艺人后代,开始进行本地梆子的恢复工作。
1954年贵阳市文化局组织的第一次清唱会,在包净六家中坐唱,有张光复、朱德玉、何成明、罗绍梅、傅 重唱、宁功六,演唱的剧目是《古城会》(二黄)、《高平关》(梆子、倒板、二流)、《档亮》 (西皮)。
1955年,贵阳市文化局组织了一个晚会,有李彬如局长、李淑元教授、魏香庭、包净六、桂百铸等出席观看,由何成明主演,演唱的剧目,除上述三折外,另加有《打硐》一出。继而对本地梆子进行挖掘工作。在参加当年的会演出时,何成明演唱《古城会》,安顺的玩友吴绍舟演唱
《华山下棋》。接着参加十二月份的市会演,何成明获得二等奖。
1956年12月底,本地梆子参加了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汇演,剧目是《华山下棋》,由吴绍舟饰赵匡胤,赵焱木耀饰陈抟道人。《困曹府》由何成明饰。《会演简讯》第八期载有何君辅、俞百巍撰写的《枯萎了四十多年的贵州地方戏》一文,提及泰鸿班中的名艺八王星坦。还有外号“幺妹花旦”的胡少琴,她的唱腔婉转清脆,后学者多以学她的戏路为主。他们都是在艺术上有其一定造诣的艺人。光绪末年有位名叫方竹经的艺人,根据当时贵州的实事,新编《双棺材》,系揭露恶婆虐媳致死。因涉及“当道”者,故未得演出。在《会演节目资料汇刊》上刊载了《华山下棋》的文学本,及贵州梆子参演的剧目《华山下棋》,获演出二等奖,并有剧照。会演后,又为义演演出《华山下棋》,何成明扮演陈抟道人,吴绍舟扮演赵匡胤。
1957年由贵阳市文化局组织成立《贵阳市贵州戏曲业余研究社》,(戏指本地梆子、曲指文琴。)派赵少农负责,由桂百铸任社长,何成明、罗少梅任副社长,卢佑铭教戏,有《烤红》、《三击掌》、《高平关》。彭玉清教《打 硐送妹》。从57年至58年2月,演出三十余场,场场满座。当时是以梆子为主,文琴为辅的,受到观众的好评。同年在全国第二届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指出:戏曲剧目工作中应重视全面挖掘老剧种的遗产。在此推动下,贵州省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印出一集《贵州戏资料汇编》,由本地梆子老艺人口述,记录了《打硐》、《洛阳斩单》、《秦琼哭头》、《王英探山》、《三打王英》五个剧目,淹没四十余年的本地戏,也被挖掘出来了。
1958年贵阳市市长伍嘉模召集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开会,讨论本地梆子能否搞起来,何成明答说,只要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就能搞得起来。随即把何成明从药材公司调来搞筹备工作。当时考虑有梆子和文琴两个剧种,取名黔剧。同年6月,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贵州戏曲的初步探讨》一书,刘芥尘老先生提出对本地梆子盛衰的见解,并列举了十一位有造诣的艺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十月份建成市黔剧团,排练了《醉蟹黑蛮》、《拷红》、《高平关》。观摩后,部份人士批评是歌颂士大夫,又正值反右运动的气候,加之调到团里来的川剧老师,都热衷文琴,本地梆子则偃旗息鼓。
1960年省群众艺术馆编写了《关于我省地方剧种的材料》初稿,四个主要剧种,其中之一为贵州梆子戏。系按照历史沿革、剧目、音乐、表演,扼要阐述,虽较简单,但又多了一点参考资料。该年全国各省要选拔地方剧种进京,当时的省委确定以文琴代表黔剧。贵州梆子走入了低谷。
贵州梆子在民国年间就受到同业艺人的歧视和排斥。如民国十四、五年,周西成的副馆肖树清、杨献庭点名要郭玉堂演《马方困城》,当时魏香庭不让他知道,自己去演《太平仓》,观众看后说不是本地梆子,便叫魏回去,接着从烟馆将郭玉堂找来,问他为什么不来唱戏,被打两个耳光。又如业余研究社时期,财经学院打电话邀约本地梆子去演出,刘老先生答说梆子剧组别有任务,只有文琴组去。这种排斥事例不止一次。
但正如贵阳戏剧史料二辑里《贵州梆子史话》中所撰写那样:“艺术的魅力仍然吸引着人们,每周休息日纷纷都要聚会到老师家继续坐唱。民间的业余活动,使这夭折的古老剧种,还不致断线。”同时省文化局、省文联、省群众艺术馆组成艺术研究室,从1961年开始有郭可诹、关太平、肖自平、罗重廉,先后到贵阳、安顺、盘县、贞丰、普定,以访问玩友录音等方式,对本地戏的剧目和声腔做了搜集工作,就其源流等问题组织了座谈。如1962年2月15日组织的贵州梆子唱腔欣赏会,省市文艺界有关人士签名达百人之多。并查考一些文字记载,如府志、县志、私家笔记、诗集等。1962年在盘县的采访中,胡华鑫说:贵州梆子曾在川、滇经常演出,本地梆子受其影响。光绪二十年,盘县曾有洪建超班,它是川剧班子,但同时唱本地梆子,如《马方困城》、《经堂杀妻》、《挡亮》、《高关借头》等戏。滇剧到盘县演出也唱本地梆子,只觉得滇梆弯弯多,不如贵州梆高亢。冯树清则说清末民初,他十四、五岁在贵阳曾看到过王星坦唱《马方困城》、《困曹府》。民国七、八年王星坦与何花脸、李少白同去云南唱滇戏,民国10年去云南,冯在三牌门华来茶社面见王星坦,当时王改名王永清,并在云南群舞台看王演出《马方困城》。同年安顺的访问中,杨少卿说:安顺三十里远的当上堡有会唱老路的本地梆子。张少卿说:普定华六公、张铁匠唱腔比较老。安顺的马王庙戏台即明初所建。民国初期有这样的谚语;“哪点有戏?大道观;哪一铺班子;秦洪班;唱哪样戏?草桥关;哪个的花脸?马树山;哪个的小生?田德山;哪个的小旦?叶三三。”直到1962年7月,9个多月中总共发现了贵州戏爱好者52人,记录了贵州戏剧目92书;录取了6出单折戏,片段唱腔47七段,大体上明确了贵州戏兴衰的轮廓,认识到贵州梆子是一个具有地方特点的戏曲剧种。《关于搜集整理贵州戏的工作报告》是本地梆子一份可贵的基础性研究资料,可惜的是遇到了文化大革命,附件散失,残缺不全,大为憾事。这一年的9月,贵阳市在文化馆李馆长的支持下,在罗绍梅、武建民的努力下,又开办了文艺茶座,每个星期清唱一场,再度轰动了全市。如竹琴艺人黄艺凡平时也是卖满座的,唱梆子清唱这天,他只好不唱;因都来听梆子戏,没有坐位,一些听众要求付茶费站着听,博得群众的欢欣。
1963年尚小云到筑讲学,提出要看真正能有地方代表性的贵州本地戏,于是在贵阳金桥饭店礼堂演出 本地梆了《孝儒草诏》,由何成明主演,《打硐》由武建民、夏萍扮演,省黔剧团演出《三家店》。尚先生观后极为支持,并提议本地梆子应挖掘扶植,搬回舞台。继而有关部门又将何成明等请到省艺校,把黔剧班(即文琴)改学梆子班,排练的剧目有《七星庙》、《打鸾驾》、《秦琼起解》、《打硐》、《拷红》等。当时的三级干部会议中,在花溪招待所演出了三次,周林省长赞道:“学生可造就。”
1964年春节,该班赴罗甸、开阳、长顺、青岩、惠水等地,进行巡回实验演出,获得广大群众欢迎。刚刚复苏的贵州本地梆子,不到一年,却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厄运,又被扣上“复旧复古”、“搞封建迷信”的罪名,再度被扼杀,打入冷宫,但贵州梆子有着群众性的生命力,尽管被摧残,仍有民间活动,即在玩友家中暗地相聚低吟轻唱,自娱自乐。
“四人帮”被打倒后,贵州梆子又正式公开活动。1978年由徐绍琨、徐达双、夏萍等五位同志向有关部门呼吁恢复梆子戏。1980年市艺术馆领导组成“贵州梆子业余剧社”,招收并培训了学员,扩大了影响。同年8月贵州省戏剧家协会组织编写的《贵州地方戏曲简志》,由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有谢振东、柳逢春撰写的《本地梆子》,将其源流、沿革,依据掌握的史料,较为条理地进行阐述外,并把九板十三腔的典谱都刊印出,便于有志者进一步探讨研究。省剧协紧接着参加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写的《中国戏曲曲艺辞典》的贵州部份,于1981年出版发行。其中撰有贵州梆子戏条目,扼要介绍流行地区、音乐、曲牌及典型剧目,在全国剧种行列中作了推荐。
1982年贵州梆子戏剧队,排练出《华山下棋》、《三击掌》、《拷红》等,同年省剧协邀请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刘木铎、肖晴研究员到筑讲学,观看了将被解散的梆子队的演出,剧目是《拷红》和《华山下棋》。看后他们认为是贵州本地梆子无疑。张庚同志也谈及贵州梆子,把录音资料带到北京后,成为研究梆子声腔的资料。这一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潘仲甫研究员也观摩了梆子剧队的演出,并召开了座谈会。他认为贵州就这么一个本地梆子,希望继承下来,因这个剧种很吸引人们,有其特色,可谓在戏曲剧种中独树一帜。他又从全国梆子剧种角度浅谈源流,提出与川梆之不同,各有特色没有甜苦之分。
贵州本地梆子器乐也有其不同,如大筒不是盖板,不用吊锣。滇剧梆子高亢有力,贵州梆子平和适中。加之用的是贵州方言,形成贵州梆子独有的色彩。潘先生由筑赴昆调查梆子后,又给贵州省剧协来函,告知贵州梆子与滇剧的关系:“贵州梆子艺人于清末来滇,滇班中贵州人不少,辛亥革命初有名花脸李文明,贵州艺人来滇后改唱滇剧,并教授徒弟,于40年代亡故,其子李廉森现在滇剧院,又贵州艺人周少陵(须生)亦来滇改唱滇戏。这说明了滇剧与贵州梆子早已有了交流。”
1983年梆子队再次呼吁,省剧协找到贵阳市委宣传部长杨部长给予支持,成立了梆子试验剧队,市青联从抢救挖掘地方剧种出发,领导他们,并借了一千元,剧协拨了400元开展业余实验活动,由工寿彤博雅多能,是道咸同光年间黔中的才人,其“自幼服膺许、郑,邃于经、小学,书法师事何绍基,于四体无不工。中年致力于晋草,运腕之妙尤得道州(何绍基籍贯)真传。兵间旅次索书者麇至,寿彤援笔立应,挥洒如风……”寿彤一生著述甚多,其作有《古易殊文集》1卷、《易源》2卷、《周官源流考》1卷、《十六国年表》1卷、《二十四节气证》2卷、《古音类表》2卷、《湘漓别志》2卷、《孔庭学裔》6卷、《澹勤室诗》6卷、《吴越游记》及《吴越归程记》各1卷、《孝经述》2卷、《汴城筹防备览》及《归德寨堡图表》各1卷、《古文辞》1卷、《真灵集》……可说是洋洋大观,令人叹服不已。时郑珍、莫友芝以汉学崛起于西南,时人认为,能与其相匹敌的贵州学人,唯傅寿彤一人而已。
寿彤毕生崇拜洪北江先生,对其怀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再传弟子,寿彤曾撰《十六国方域考》,用此订正洪氏《十六国疆域志》之误,又就沈约“四声”之义,去解释洪氏的汉魏音。壮岁时,寿彤北上拜访洪氏之子洪 齿奇孙(史志学家) ,之后作《北江先生年谱》,以表对师祖的无限敬仰之情。
光绪十三年(1887),寿彤病故于长沙,享年七十岁。光绪庚子(1900年),其家遭大火,寿彤大多数著述毁之一炬,让其后研究其学术思想的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寿彤有子五人、女五人。子女中唯三女著名:长女梦琼,嫁开州(今开阳)朱庆墉;次女宝琼,嫁贵阳簪缨诗礼巨族黄彭年之子黄国瑾(光绪二年进士);三女幼琼,嫁湖南善化人瞿鸿机(官至军机大臣)。值得一提的是,傅梦琼与朱庆墉之子朱后钤,系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北洋时期,朱后钤一度代理国务总理,后任国会参议院副议长,南北议和北方总代表等职。朱启钤幼年随母寄居外祖傅寿彤家,受其教诲、熏陶,耳濡目染,对旧学、书画、古玩有精到的认识。正如其在《存素堂丝肃录》前言对书画裱帙的渊源有如是说:“童时在外祖家,见法书名画裱帙多为宋锦缂丝,爱其雅丽工致,眩然莫忘……”正是早年在外祖家受到的家学教育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最终使朱启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和古建筑专家。朱启钤于1929年创立了中国营建社,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研究古建筑的学术机构……
涉笔至此,想必读者本文中得出一个清晰的印象:从洪亮吉、傅潢、傅寿彤到朱启钤,这种文化的传承关系,虽历经社会动乱、政权更迭,仍能以顽强的生命力曲折地传承下去……
《清史稿》;《贵州清代名贤像传》凌惕安著;《贵州通志・人物志》;《中国近代史》范文澜著;《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客籍文人与贵州文化》黄万机著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