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戏
- 中文名
- 师道戏
- 别称
- 姜女儿戏、傩堂戏、傩愿戏
- 发源地
- 湖南
目录
因为是巫师“还傩愿”的宗教活动发展而成,所以被称为师道戏。在湖南南部,巫师演出时,戴面具,故名“师公脸壳戏”。
音乐上用锣鼓伴奏、人声帮腔,故也有“和合腔”之称。在发展过程中,各地的师道戏也各自吸收了辰河高腔以及各地流行的“花鼓戏”音乐。
《孟姜女》为其主要传统剧目。
清乾隆初年已有演出。在发展过程中,巫师的“内堂”戏和艺人的“外堂”戏常同台演出,因此在艺术上也相互影响、渗透。早期剧目《搬先锋》、《搬开山》、《搬钟馗》等基本上仍以巫师“还傩愿”形式演出。在昏暗西部流行的《打求财》、《童儿采香》等剧则是生活气息较浓的歌舞小戏。
戏曲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剧种。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的师道戏传承自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民俗传统剧种——傩戏,已流传1400多年。原是祭神、祭祖、作斋、打蘸以驱邪祈福的祭祀仪式,由巫祝戴木制雕刻或纸制彩绘面具表演的宗教性舞蹈,后演变为娱乐性的表演形式。
洪雅师道戏,民间称师公戏为打傩傩,道士戏为做道场。分为文坛和武坛。师道戏于民间乡野活跃数千年来,积淀着大量的原始戏剧因素,有着广阔的现实空间与纵深的历史维度。它涉及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并有戏剧扮演的原始基因、音乐舞蹈的悠远血缘,幽邃玄冥的符号体系,古朴神奇的面具艺术。显示的文化事象渗透着人的情感,体现着人的意志,张扬着人的精神。千百年来,师道戏文化内化进入人民生活的的深层维度,成为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长期潜移默化地影响制约着人们生活的思维,形成洪雅地方人民传统民俗。
洪雅师道戏分为文坛和武坛。文坛被称为道士戏,主要为忌神斋醮,送死悼亡、续命祈福。武坛称为师公戏,侧重于驱邪除疫、替死还生。这种戏剧中渗透着人的情感,体现着人的意志,张扬着人的精神,涵盖了人类敬畏自然延伸忠孝的感恩情结。
洪雅师道戏,源于地方“巫社”,宋代以前传承于张陵入洪雅瓦屋山创始的“五斗米道”。宋代以后师承转向了本土神仙真人,师承洪雅“金釜山得禅观妙李真人”。至明清以来,全真道将民间演师道戏者收编为“龙门派”弟子,立了“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至理宗诚信,从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40代道辈排行。今已到“教”字辈了。
目前已挖掘整理出文坛剧本《散花》、武坛剧本《关毛》。据不完全统计,民间传承还保留下的师道戏传统剧目文坛、武坛有50余部,道剧30多种,服装10余种。
2012年,洪雅师道戏被列入第四批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Apple Watch 下一篇 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