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线菊
- 中文学名
- 绣线菊
- 拉丁学名
- Spiraea salicifolia L.
- 别称
- 马尿溲,空心柳,珍珠梅,柳叶绣线菊
- 拼音
- xiuxianju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属
- 绣线菊属
目录
喜光也稍耐荫,抗寒,抗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萌蘖力和萌芽力均强,耐修剪。生长于河流沿岸、湿草原、空旷地和山沟中,海拔200-900米。
绣线菊在
绣线菊贫齿变种(S. salicifolia L. var. oligodonta Yu)
叶片全缘或自中部以上疏生极浅锯齿,边缘微被细短柔毛。产黑龙江。生于山脚下水甸旁,海拔700米。
绣线菊巨齿变种(S. salicifolia L. var. grosseserrata Liou)
叶缘锯齿较深,呈缺刻状重锯齿。产黑龙江、
发生规律:该虫一年发生2-3代,在浅土层结茧化蛹越冬。第二年四、五月间羽化后产卵于绣线菊嫩叶背面。卵往往横卧排列,10-20粒为一堆。卵期约3-7天,初孵幼虫先啮食卵壳和叶脉间叶肉,然后自叶缘蚕食叶片。五、六月间为幼虫为害盛期。幼虫老熟后入浅土层结茧化蛹。第一代蛹期约一周。一般在中午前后成虫交尾产卵活动活跃。
1、在成虫羽化产卵盛期摘除产有卵堆的叶片。
2、幼虫初孵化群集为害时剪除虫叶。
3、当幼虫大量发生时,用敌百虫、敌敌畏等触杀剂1000倍液喷杀之。
为害方式:群集在幼叶、嫩梢及芽上,被害叶片向下弯曲或稍横向卷曲,严重时可盖满嫩梢10厘米内和嫩梢反面,使植物营养恶化,生长停滞或延迟,严重的畸形生长。
生长史及发生规律:根据笔者观察,此虫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寄主植物的枝条缝隙、芽苞附近越冬,第二年3、4月间越冬卵孵化,4、5月间在绣线菊嫩梢上大量发生,后逐渐转移到丁香等其他木本花卉上为害,10月上、中旬出现有翅蚜和无翅蚜两种分化,据查资料为有翅雄蚜和无翅雌蚜,11月上、中旬产卵越冬。
(1)木本花卉上的
绣线菊又叫蚂蝗梢,是典型的两性花,花色于白色为主,花期比较长,所以常用来做园林景观植物栽培种植。关于绣线菊的花语的由来有许多版本,其中一种据说是因为绣线菊非常能抗寒、抗旱,如果对进行修剪,那么绣线菊又会很努力的生长出新的枝叶来,绣线菊就是依靠这种努力、顽强而让自己美丽的花朵永存人间的。
花语和象征意义:祈福、努力。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