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葡萄牙语: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是位于北大西洋沿岸的西非国家。几内亚比绍北邻塞内加尔,东方、南方邻几内亚,西邻大西洋。首都是比绍,面积达36,125平方千米。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通常炎热潮湿。6月到11月是季风型雨季,吹西南风。12月到5月是旱季,吹东北哈马丹风(harmattan)。几内亚比绍曾是葡萄牙殖民地,1446年至1974年9月10日这段期间的名称是葡属几内亚。几内亚比绍是二十个全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其中一个,人均收入很低,传染性疾病泛滥,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外债高达9亿多美元。在1998年,该国经济和基建被内战严重破坏。201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4%,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劳动力的85%。可耕地约90万公顷,已耕地45.4万公顷。截至2014年几内亚比绍是全球第六大腰果生产国。大米是该国的主要作物和食粮。几内亚比绍亦出口海产和少量花生、棕榈的果仁和木材。
中文名称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Guinea-Bissau
简    称
几内亚比绍
所属洲
非洲
首    都
比绍
主要城市
巴法塔、比翁博、比索
国庆日
1973年9月24日
国    歌
《这是我们最爱的国家》
国家代码
GNB
官方语言
葡萄牙语
货    币
西非法郎
时    区
UTC+0
政治体制
半总统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巴卡伊·萨尼亚、总理卡洛斯·戈梅斯
人口数量
182万(2016年)
人口密度
64.6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
富拉尼族、巴兰特族、曼丁哥族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国土面积
36125平方公里
水域率
0.8%
GDP总计
11.26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620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245
国际域名缩写
.gw
道路通行
靠右驾驶
国家格言
团结,奋斗,进步
通货膨胀率
2.8%(2016年)
人类发展指数
0.353-低(2011年)
气    候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主要河流
科鲁巴尔河
葡萄牙名称
República da Guiné-Bissau
通用语言
克里奥尔语

目录

最早来到几内亚比绍沿海地区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1446年发现几内亚比绍,称该地为葡属几内亚。在1600年前,葡萄牙人建立了少量贸易站。葡萄牙人从几内亚比绍地区贩运奴隶至佛得角。当时,葡萄牙人声称对整个几内亚比绍拥有主权,但他们实际控制范围很有限。

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比绍

19世纪,奴隶贸易的衰微令葡萄牙人向内陆找新利益。葡萄牙人对内陆的佂服十分缓慢,且遭遇激烈反抗。另外,葡萄牙损失了很多土地给法属西非,包括繁荣的Casamance河流域。葡萄牙亦曾为Bolama而和英国争论,经美国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于1870年的介入,最后Bolama归入葡属几内亚。1879年,葡属几内亚从葡属佛得角分开,在此之前,葡属几内亚归葡属佛得角管理。

1915年,葡萄牙的殖民运动才完成。但零星抵抗到1936年才停止。

1941年,行政首都从Bolama迁往比绍。

1952年,经修正宪法后,葡属几内亚殖民地改名为“葡萄牙海外领地”。

1956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African Party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Guinea and Cape Verde)成立。

1961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开始组织武装游击队对抗葡萄牙,虽然葡萄牙增加驻军至超过3万5千人,该党仍不断扩张势力。

1968年,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已控制几内亚比绍大部分地区。

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宣告独立。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以93比7的投票结果,承认几内亚比绍独立。

1974年9月10日,葡萄牙正式承认几内亚比绍独立。

1980年,当时的总理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发动政变推翻政府。

1981年11月至1984年5月,权力落入由维埃拉所领导的革命委员会。

1984年,单党制的国会通过新宪法,选出维埃拉继任下一任总统。在该制度下,总统同时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亦是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的领导和军方首领。1983年、1985年和1993年曾传出有政变计划推翻维埃拉控制的政府。

1994年,举行第一次多党总统和国会选举。

1998年,一场军事暴动引发内战。

1999年,维埃拉总统被驱逐。

2000年,举行选举,昆巴·雅拉(Kumba Ialá)当选总统。

2003年,威利西摩·科雷亚·赛亚布拉(Veríssimo Correia Seabra)将军发动政变,拘捕昆巴·雅拉,理由为“Kumba Ialá不能解决困难”,国会大选并被多次延期,最后于2004年3月举行。

2004年10月,赛亚布拉将军和其他人在一场军事叛变死去,引起广泛的动乱。

2005年6月,举行首次自昆巴·雅拉被捕后的总统大选,昆巴·雅拉亦参选这次选举,但最后由前总统维埃拉胜出。

2007年4月9日,总统维埃拉任命马尔提诺·达法·卡比为政府总理。

2009年9月8日,几内亚比绍当选总统马兰·巴卡伊·萨尼亚宣誓就职。

2012年1月,总统马兰·巴卡伊·萨尼亚在巴黎逝病逝,国会议长雷蒙多·佩雷拉成为临时总统。3月,进行首轮总统大选。4月12日,政变士兵指控政府意图缩减军队规模,推翻政府,并逮捕和关押包括临时总统雷蒙多·佩雷拉,前总理、总统选举第二轮候选人卡洛斯·戈梅斯在内的一批政府高官。4月18日,政变军方同该国多个反对派政党签署协议,宣布解散全部政府机构,国家进入最长为两年的过渡期,并将在过渡期满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行政区划

截止至2014年,全国划分为8个区和1个自治区(比绍),下辖36个县。

省和区
COK
E2004
C1991.12.1
面积(km2)
首府
比绍Bissau
1
354,983
197,600
78
北部省
2
比翁博区Biombo
21
63,835
60,400
840
比绍 Bissau
卡谢乌区Cacheu
22
164,676
147,000
5,175
卡谢乌 Cacheu
奥约区Oio
23
179,048
156,100
5,403
法林 Farim
东部省
3
巴法塔区Bafáta
31
182,959
143,400
5,981
巴法塔 Bafatá
加布区Gabú
32
178,318
135,000
9,150
加布 Gabú
南部省
4
博拉马区Bolama
41
27,959
26,700
2,624
博拉马 Bolama
基纳拉区Quínara
42
52,134
44,800
3,138
福拉孔达 Fulacunda
通巴利区Tombalí
43
91,930
72,400
3,736
卡蒂奥 Catió
几内亚比绍Guinea-Bissau
1,295,841
979,202
36,125
比绍Bissau

地理

位置境域

几内亚比绍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热戈斯群岛(Bijagos Archipelago)等岛屿,西邻大西洋,北邻塞内加尔,东方、南方邻几内亚,面积达36,125平方千米。

地形

境内东部为热带稀树草原(savanna),地势较高,最高点约300米,大部分地区则为海岸平原。除东南隅多丘陵外,其他地区均为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

水文

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海岸线长约300公里。主要河流科鲁巴尔河由东北向西南注入大西洋,水量较大,富航运。

气候

几内亚比绍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通常炎热潮湿。6月到11月是季风型雨季,吹西南风。12月到5月是旱季,吹东北哈马丹风(harmattan)。

资源

截止至2013年,矿产资源尚未开发。主要矿藏有铝矾土(蕴藏量2亿吨),磷酸盐(储量约1亿吨)。森林覆盖率约为38%。渔业资源丰富。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藏量为4830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10万吨木材。渔业资源丰富。

人口

截至2014年,几内亚比绍人口总量160万。有27个民族,其中巴兰特族占总人口的27%、富拉族占23%、曼丁哥族占12%。出生率为37.2‰,死亡率为16.5‰,婴儿死亡率为105.2‰。人均寿命为46.87岁,其中女性为49岁,男性为45岁。平均人口密度34人/km2。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1/4。

国家象征

国旗

几内亚比绍国旗启用于1973年。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靠旗杆一侧为红色竖长方形,中央有一颗黑色五角星;旗面右侧为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上黄下绿。红色象征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战士的鲜血;黄色象征国家的财富、丰收和人民的希望;绿色象征农业;黑色五角星象征国家的执政党——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还象征非洲黑人的尊严、自由与和平。

国徽国徽

国徽

几内亚比绍国徽是由红、黄、绿、黑四色组成的圆形,国徽制定于1973年。国徽上端的黑色五角星是独立运动的标志,恰似又一个新兴国家从非洲大地冉冉升起;下端的金黄色贝壳暗示几内亚比绍濒临大西洋,由众多岛屿组成,同时也表明海洋渔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贝壳两侧的绿色油棕叶苍翠而阔大,是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上端穿过油棕叶的红色饰带上写着葡萄牙文的“团结、战斗、进步”字样。几内亚比绍人把自己看作是国家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并坚信大树的灵魂是不朽的。

国歌

《这是我们最爱的国家》(Esta a Nossa Pátria Bem Amada)是几内亚比绍的国歌。由几内亚比绍的开国领导人阿米卡尔·卡布拉尔(Amílcar Cabral)作词,中国作曲家晓河(何同鉴)作曲,在1974年独立以后被采用。在1996年之前,佛得角也曾采用该曲作为国歌,之后采用了自由之歌作为新国歌。

政治

2012年1月9日,萨尼亚总统在巴黎病逝,国民议会议长佩雷拉代行总统职务。2012年3月18日,几比举行总统选举,几佛独立党候选人、总理戈梅斯与反对党社革党候选人、前总统亚拉分别以48.97%和23.36%的选票进入第二轮。4月12日,几比军队发动政变,扣押了佩雷拉和戈梅斯,宣布解散国家机构。在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压力下,政变军方释放佩雷拉和戈梅斯,并与西共体达成一致,由代议长尼亚马若担任过渡总统,承诺一年内举行总统选举,并同意西共体派兵维护宪政。5月16日,几比主要政党签署《政治过渡协议》,启动过渡进程,但几佛独立党未签署该协议。22日,过渡政府组成,军方宣布还政于民。几佛独立党和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简称葡共体)国家反对上述安排。5月底,由600余人组成的西共体常备部队派抵几比。11月,几佛独立党与社革党达成谅解,议会恢复正常运转。2013年1月,几佛独立党签署《政治过渡协议》,宣告正式参与过渡进程。5月29日,几比议会通过新的《政治过渡条约》,接受2月西共体第42届首脑峰会的决议,正式将过渡期延长至12月31日。6月7日,几比组成更具包容性的过渡政府,几佛独立党得以入阁。12日,组成全国选举委员会新一届领导班子。28日,过渡总统尼亚马若签署总统令,决定于11月24日举行大选。由于资金未能及时到位等原因,最终定于2014年4月13日同时举行总统和立法选举。2014年3月18日,几比最高法院通过总统选举候选人及立法选举名单,分别有13名总统候选人和15个党派通过审核。

宪法

1999年7月通过并颁布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几比实行半总统制。总统是国家元首,总理、政府成员经议会多数党提名后由总统任命。总统每届任期5年,可连任1次。

议会

国民议会行使立法权,每年召开4次例会,就国内外重大问题制定法律,并负责监督国家法律的执行。常设机关为常务委员会,在议会闭会和被解散期间,行使议会职权。议员任期为4年。本届议会于2008年12月22日组成,共有议员100名。其中,几佛独立党67名,社会革新党28名,独立和发展共和党3名,新民主党和选举联盟各1名。2012年军事政变后,代议长尼亚马若出任过渡期总统,第二副议长索里·贾洛(Sori Djaló)出任代议长。11月,议会通过决议,按照政变后各方签署的《政治过渡条约》规定,本届议会任期延长至新一届议会产生,贾洛当选议长。

几内亚比绍

政府

2013年6月新组成的过渡政府主要成员名单如下:总理鲁伊·杜阿尔特·德巴罗斯(Rui Duarte de Barros),部长会议与议会事务部长费尔南多·瓦斯(Fernando Vaz),公共职能、国家改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阿里斯蒂德斯·奥坎特·达席尔瓦(Aristides Ocante da Silva),交通与通讯部长奥兰多·门德斯·维埃加斯(Orlando Mendes Viegas),外交、国际合作与侨务部长费尔南多·德尔芬·达席尔瓦(Fernando Delfim da Silva),国防和祖国解放战士部长塞莱斯蒂诺·德卡瓦略(Celestino de Carvalho),内政部长安东尼奥·苏卡·恩查马(António Suka Ntchama),国家教育、青年、文化和体育部长阿尔弗雷多·戈梅斯(Alfredo Gomes),公共卫生部长阿戈什蒂纽·卡(Agostinho Cá), 司法部长马马杜·萨伊多·巴尔代(Mamadú Saido Baldé),自然资源部长赛尔托里奥·比奥特(Certorio Biote),能源与工业部长丹尼尔·戈梅斯(Daniel Gomes),财政部长吉诺·门德斯(Gino Mendes),经济和地区一体化部长苏亚雷斯·桑布(Soares Sambu)、基础设施部长鲁伊·阿劳若·戈梅斯(Rui Araújo Gomes)等。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8个省和1个自治区(比绍),下辖36个县。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总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关。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保罗·萨尼亚,2012年12月就职。总检察长阿卜杜·马内,2012年8月就职。

政党

现有32个政党,主要有:

(1)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Partido Africano da Independência da Guiné e Cabo Verde-PAIGC):简称几佛独立党。1956年9月19日创立。党员约30万人。1973年几比独立后长期执政,1999年沦为在野党。2008年在议会选举中赢得绝对多数席位,重新成为执政党。党的宗旨是实现民族团结,捍卫和巩固独立,为创建在人民团结一致、社会公正和法治国家基础上的民主社会而战斗。2008年6月,召开第7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4月军事政变后,被排除在过渡政权之外。2013年6月加入过渡政府。2014年2月,召开第8次全国代表大会。党主席为多明戈斯•西蒙斯•佩雷拉(Domingos Simões Pereira)。

(2)社会革新党(Partido da Renovação Social-PRS):简称社革党。1992年1月24日创立,2000年至2003年间执政。在工人、农民中影响较大。宗旨是一切为了人民。主张优先进行国家建设、建立民主法制、实施良政,倡导民族团结与和解。2012年12月,该党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阿尔贝托·南贝亚(Alberto Nambeia)当选党主席,新任总书记为弗洛伦蒂诺·特谢拉(Florentino Teixeira)。

(3)独立和发展共和党(Partido Republicano para Independência e Desenvolvimento):2008年3月7日成立。宗旨是巩固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党主席为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Aristides Gomes)。

其他政党包括:团结社会民主党(Partido Unido Social Democrata-PUSD)、民主阵线(Frente Democrática)、几内亚比绍抵抗运动(Resistência da Guiné-Bissau)、民主社会阵线(Frente Democrática Social)、民主汇合党(Partido da Convergência Democrático)、国家独立斗争阵线(Frente de Luta pela Independência Nacional)、团结民主运动(Movimento para Unidade e Democracia)、变革联盟党(Partido União para a Mudança)、几内亚比绍生态保护联盟(Liga Guineense de Protecção Ecológica)、几内亚比绍社会民主—公民论坛(Fórum Cívico Guineense Social Democracia)、社会民主党(Partido Social Democrata)、民主与进步全国联盟(União Nacional para a Democracia e Progresso)、革新与进步党(Partido de Renovação e Progresso)、几内亚比绍民主社会党(Partido Democrático Socialista Guineense)、社会联盟(Aliança Socialista)、几内亚比绍人民党(Partido Popular Guineense)、几内亚比绍社会党(Partido Socialista da Guiné-Bissau)、几内亚比绍民主社会解决党(Partido Democrata Socialista Solução Guineense)、民族团结党(Partido da Unidade Nacional)、团结劳工党(Partido de Solidariedade e do Trabalho)、人民宣言党(Manifesto do Povo)、几内亚比绍民主运动(Movimento Democrático Guineense)、几内亚比绍民主党(Partido Democrático Guineense)、进步党(Partido para o Progresso)、几内亚比绍爱国者联盟(União dos Patriotas Guineense)、全国和解党(Partido de Reconciliação Nacional)、新民主党(Partido da Nova Democracia)、人民民主党(Partido Popular Democrático)、民主、发展与公民党(Partido para a Democracia Desenvolvimento e Cidadania)。

重要人物

曼努埃尔·塞里福·尼亚马若(Manuel Serifo Nhamajo),过渡总统。1958年3月25日出生。曾留学葡萄牙,会计学专业毕业。1975年加入几佛独立党,1999年任该党政治局委员。1994年起连续四届当选国民议会议员,2008年任议会第一副议长,2012年1月12日任代议长,5月10日被指定为过渡总统。

鲁伊·杜阿尔特·德巴罗斯(Rui Duarte de Barros),过渡政府总理。1960年生。曾任财政部国库国务秘书,2001年任公共职能、劳动和社会团结部长,2002年任经济和财政部长,2008年赴布基纳法索任西非经货联盟委员。2012年5月16日被任命为过渡政府总理。2013年6月留任。

经济与产业发展

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不能自给。渔业资源丰富,发放捕鱼许可证和渔产品出口是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2005年以来,几比政府制定并实施减贫战略,积极发展农业,推行以水稻、腰果为主的多样化种植战略。2009年,几比政府改革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公共行政管理,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在2010年12月几比达到"重债穷国倡议"完成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先后宣布免除其90%以上的债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几比粮油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几比政府实施第二个减贫战略,腰果出口和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经济形势好于预期。2012年4月12日军事政变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当地供应短缺、物价上涨,腰果收成和贸易受到影响。

2013年主要经济数据预计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GDP):8.9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4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9%。

货币名称: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简称非洲法郎(FCFA)。

非洲法郎非洲法郎

汇率:1美元=494.74非洲法郎。

通货膨胀率:0.9%。

资源

矿产资源尚未开发。主要矿藏有铝矾土(储量约2亿吨),磷酸盐(储量约8000万吨)。沿海正在进行石油勘探(储量约11亿桶)。

工业

2011年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4%,工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1%。基础薄弱,以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

农业

2011年,农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2%,农业人口约占全国劳动力的85%。可耕地约90万公顷,已耕地45.4万公顷。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木薯、豆类、马铃薯、甘薯等。2011年腰果产量20万吨,为非洲第二大腰果出口国。

畜牧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拥有300万公顷天然牧场,20%的农业人口从事牧业。林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2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近60%。木材藏量为4830万立方米,每年可生产10万吨木材。

渔业资源丰富。沿海地区以捕鱼为业的人口约有4000~5000人,每年实际捕捞量约为3万吨。每年发放捕鱼许可证收入约为920万美元。

几内亚比绍

交通运输

无铁路,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内河和近海航运占有重要地位。

公路:总长4400多公里,其中二级、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约550公里。

水运:内河和近海航运通航里程达1800多公里;主要港口比绍港,全国最大的驳运港和渔港,对外贸易中心,年吞吐量约50万吨。

空运:首都附近有奥斯瓦尔多·维埃拉国际机场,可供中小型飞机起降;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葡萄牙、塞内加尔和佛得角。

财政金融

财政困难,连年赤字。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不含黄金)1.85亿美元(资料来源:2014年第一季度经济季评)。2011年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盟、非盟等免去几比90%债务,外债总额减少至1.9亿美元。

对外贸易

主要出口产品为腰果、花生、冻虾、冻鱼、棉花、原木等,其中腰果出口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主要进口商品是粮食、燃料、润滑油、运输设备和建材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印度、尼日利亚、葡萄牙、塞内加尔等国。

2012年,向印度出口额占几比出口总额的56.9%,其次为尼日利亚(28%)、多哥(6.1%)、中国(3.1%)、西班牙(2.7%)。主要从下列国家进口:葡萄牙(28.5%)、塞内加尔(17.2%)、美国(7.2%)、中国(5%)、古巴(3.9%)。

外国援助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几比2010年共接受外援1.39亿美元,2011年共接受外援1.19亿美元。2010至2011年几比主要援助方有国际开发协会(1.3亿美元)、非洲发展基金(8500万美元)、欧盟(1900万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800万美元)、葡萄牙(1500万美元)、日本(1300万美元)、全球基金(1200万美元)等。2012年发生政变后,世界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一度暂时中止对几比援助。2013年新一届过渡政府成立后,世行、非发行陆续恢复对几比现有合作项目提供援款。

人民生活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几内亚比绍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76位。人均预期寿命48.6岁。全国有劳动人口45万人,其中领国家固定工资的职工有2.5万人,占5.5%。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2部、移动电话29部。全国仅有10%的居民享受水、电供应,87%的居民用木炭做饭。全国有中心医院2所,省、县级医院16所,卫生所130个,病床1187张,医生150名(含国际合作者)。40%的人能享受医疗服务。疟疾、霍乱、腹泻及脑膜炎等传染病较为流行。艾滋病感染率为3.3%。

军事

军队称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创建于1964年11月16日。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设国防部,下辖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由总统根据政府建议任免。实行义务兵役制,士兵服役期为2~3年,军官为10年以上。现任军队总参谋长安东尼奥·因贾伊(Antonio Indjai)。目前登记在册军人总数约4500人,警察等安全部门人员总数约3000人。

文化

音乐

几内亚比绍的音乐多与多节奏的gunbe有关。Gunbe是几内亚比绍音乐的标志,但多年的社会动荡令Gunbe和主流听众脱节。

葫芦是该国主要的乐器,用于演奏极快和富节奏感的复杂舞曲。几内亚比索人常用Kriolu语(一种深受葡萄牙语影响的语言)创作歌词,内容幽默,亦和时事息息相关,特别是艾滋病。

宗教

4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宗教。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坚持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奉行反帝、反殖、不结盟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来威胁,不许外国在其领土上设立军事基地,维护非洲团结统一,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同葡语国家的关系,积极参加地区性经济合作,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几内亚比绍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法语国家组织、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同近60个国家建交。2012年军事政变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对几比实施制裁,非盟中止几比成员国资格。
国际立场
关于国际形势:认为“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际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加。一个由少数西方大国主宰、发展不平衡的世界难以维持长久的和平与安定。
关于非洲形势:认为虽然某些国家的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非洲国家联合自强趋势得到加强,但非洲远没有实现稳定与发展,部分地区冲突仍在持续,贫困化加剧。呼吁国际社会帮助非洲走出困境。
关于非洲联盟:认为非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联合自强的努力进入了新阶段。非盟将推动非洲国家更好地依靠自身力量处理本地区事务,维护自身利益。
关于经济全球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是一把“双刃剑”。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不仅无法真正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反而在全球化冲击下被边缘化,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呼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发展。
对外关系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坚持平等互利、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几比是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法语国家组织、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等组织成员国。同近60个国家建交。2012年军事政变后,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对几比实施制裁,非盟中止几比成员国资格。

同中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于1974年3月15日建交。1990年5月26日,几比与台湾建立所谓“外交关系”,5月31日,中国宣布中止同几比外交关系。1998年4月23日,中、几比恢复外交关系。

中、几比保持外交关系期间,中国为几比援建了体育场、医院、稻谷技术推广站等项目。

2012年,双边贸易额2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中方出口1600万美元,同比增长7%,进口700万美元,同比增长61.8%。2013年,双边贸易额2859万美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中方出口1777万美元,同比下降26%,进口1682万美元,同比增长153.6%。中方主要向几比出口机电产品、高新技术品、纺织品等,进口腰果、锆矿砂、木材等。

同葡萄牙的关系

同葡保持传统特殊关系。两国签有友好总协定,设有双边混委会。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各领域合作密切。葡是几比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之一。2006年10月,几比总理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访葡。2007年1月,葡外长阿马多访问几比。9月,几比总理卡比访葡。2009年2月,葡议长加马访问几比。3月,几比总统维埃拉遇刺身亡后,葡外交合作国务秘书率葡共体代表团赴几比斡旋。2010年2月至3月,萨尼亚总统和戈梅斯总理先后访葡。5月,葡外长阿玛多访几比。6月,佩雷拉议长访葡。2012年4月几比发生政变后,葡予以强烈谴责,并坚持要求恢复原合法政府。2013年6月几比组成更具包容性的过渡政府后,葡表示欢迎。

同法国的关系

两国于1975年建交。1998年几比发生兵变后,法国支持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出兵几比平叛。1999年5月,维埃拉总统下台后,几比军人焚烧法驻几比使馆,两国关系一度紧张。亚拉总统执政后,法恢复与几比合作。2003年几比军事政变后,法向几比过渡政府数次提供援助。2006年5月,维埃拉总统访法。6月和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总理两次访法。2007年2月,维埃拉总统赴法出席第24届法非首脑会议。2010年5月,萨尼亚总统赴法出席第25届法非首脑会议。2011年7月,法资助19.1万欧元用于改善几比医疗卫生、扫盲、加强渔业和手工业。11月法免除几比856万欧元债务。

同美国的关系

两国于1976年建交。美国国际开发署在比绍设有代表处,在农业、水利、医疗卫生、教育和沿海安全等方面提供援助,美向几比派有和平队。1998年几比内战后,美国际开发署驻比绍代表处撤离,迄未恢复。2003年9月几比军事政变后,美政府拒绝承认几比过渡政府。2006年10月,阿里斯蒂德斯·戈梅斯总理访美。2009年1月,佩雷拉议长赴纽约出席世界和平大会。2011年几比总理和外长出席在纽约召开的第66届联大,会见了美主管非洲事务副国务卿。12月,国防部长贾日亚访美。2013年4月,美特工以涉嫌贩毒为由抓捕几比前海军参谋长布博·纳·楚托并将其押解至纽约候审,几比过渡政府对此表示不满。

同安哥拉的关系

两国因同属非洲葡语国家而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迅速。2007年2月和2008年6月,维埃拉总统两次访问安哥拉。在担任葡共体轮值主席国期间,安对几比国防和安全领域改革给予大力的支持,通过向几比派遣军事团、提供人员培训等帮助几比实施改革。2009年1月和2010年9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安哥拉。2011年6月安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访问几比,12月戈梅斯总理访安。2012年1月安国防部长访几比,4月,几比政变军方要求安军事团撤离。政变后,安军事团于6月正式撤离。其立场与葡共体一致,呼吁几比尽早举行大选,结束过渡期。

同佛得角的关系

几比和佛得角人民曾在几佛独立党的统一领导下携手进行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两国独立后,继续保持两国一党的局面。1980年,两国关系恶化,佛得角另立新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982年两国关系正常化。2003年几比军事政变后,佛外长参加西共体代表团赴几比斡旋。2004年4月,佛总统皮雷斯访问几比。5月,佛总理内韦斯出席几比新政府就职仪式。6月,佛外长博尔热斯访问几比。2005年3月,佛总统皮雷斯再访几比。7月,戈梅斯总理访佛。2006年3月,维埃拉总统出席佛总统皮雷斯连任就职仪式。2008年12月,佛总统皮雷斯访问几比。2009年4月,两国政府共同在佛首都普拉亚举办几比国防和安全部门改革问题圆桌会议。8月,几比侨务国务秘书迪亚斯访问佛得角。2011年9月,萨尼亚总统赴佛出席佛前总统佩雷拉葬礼。同月,戈梅斯总理赴佛得角出席佛新任总统丰塞卡就职仪式。几比在佛设立使馆。同年11月,佛得角总理内维斯访问几比。2012年几比发生政变后,佛得角立场与葡共体一致,呼吁几比尽早举行大选,结束过渡期。

同其他葡语国家的关系

重视发展同莫桑比克、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和巴西的关系。是非洲葡语五国首脑会议成员、葡语国家共同体创始国之一。2006年7月,几比举办第六届葡共体首脑会议,并担任葡共体轮值主席国至2008年7月。2010年8月,葡共体代表团访几比。12月,萨尼亚总统出席巴西新总统罗塞夫的就职典礼。2011年7月巴西外长访问几比,双方签署农业科技协议。2012年几比发生政变后,葡共体成员国保持一致立场,呼吁几比尽早举行大选,结束过渡期。

同几内亚的关系

两国关系密切。1998年6月几比兵变后,几内亚出兵协助维埃拉政府。2003年11月,几比过渡总统罗萨访问几内亚。2004年1月,罗萨总统赴几出席几总统兰萨纳·孔戴连任就职仪式。2005年8月,几比总统维埃拉对几内亚进行私人访问。2007年2月,维埃拉总统访问几内亚。2008年3月和10月,维埃拉总统两次访问几内亚。12月,几内亚总理苏瓦雷访问几比。同月,维埃拉总统赴几内亚出席孔戴总统葬礼。2009年8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几内亚。2011年9月,戈梅斯总理在出席第66届联大期间在纽约会见了几内亚总统阿尔法·孔戴。2012年几比发生政变后,孔戴总统出任西共体几比问题调解人,积极参与斡旋。

同塞内加尔的关系

两国签有友好条约。两国对海域划分有争议,曾就此诉诸日内瓦国际仲裁法庭和海牙国际法院。几比同塞南部要求独立的卡萨芒斯地区接壤,曾促成塞政府与卡地区反政府武装卡萨芒斯民主力量运动达成停火协议。近年来,双方成立了边境定期接触机制。2005年8月,几比总统维埃拉对塞进行私人访问。2006年4月,维埃拉总统赴塞出席塞内加尔独立日庆典暨瓦德总统就职典礼。2008年3月,维埃拉总统出席了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第11届首脑会议。2009年4月,戈梅斯总理访问塞内加尔。2009年10月,几比与塞边境地区再次出现纠纷,两国经过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发表联合公告,决定重启双方中断16年的合作混委会,共同打击边界地区非法活动。2010年5月,萨尼亚总统访塞。2012年几比发生政变后,塞作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积极参与危机的调解,促成有关过渡期安排,并在西共体框架下参与向几比派遣安全部队。

社会

教育

独立以来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约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7%。由于执行结构调整计划及内战等原因,经济极为困难,教师罢工此起彼伏,使得教育部门受到严重打击,小学生失学率达47%,中学生失学率达75%。2002年,成人文盲率为59%。全国主要有小学、中学和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卡布拉尔大学为几比第一所公立大学,2004年1月正式开学。每年向国外派出一定数量的留学生。

直至2003年,总人口的识字率估计为42.4%,男性为58.1%,女性则为27.4%,远低于男性。

新闻出版

截止至2014年,全国发行5种报纸。主要有《前进报》(政府机关报,发行量5000份)、《比绍日报》、《消息报》等。

几内亚比绍国家通讯社:官方通讯社,创建于1972年3月。无驻外分社或记者。

几内亚比绍国家广播电台:成立于1974年9月。用葡萄牙语、克里奥尔语及其它地方语言播音。每天播出14小时。

几内亚比绍国家电视台:1989年11月14日正式开播,每天均播出电视节目。

几内亚比绍几内亚比绍

体育

几内亚比绍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参赛,随后他们参加了2000年悉尼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角逐,但是未能获得奖牌。

人民生活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2年人类发展报告》,几内亚比绍的人类发展指数在187个国家中排名第176位。人均寿命48.6岁。全国有劳动人口45万人,其中领国家固定工资的职工有2.5万人,占5.5%。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32部、移动电话29部。全国仅有10%的居民享受水、电供应,87%的居民用木炭做饭。全国有中心医院2所,省、县级医院16所,卫生所130个,病床1187张,医生150名(含国际合作者)。40%的人能享受医疗服务。疟疾、霍乱、腹泻及脑膜炎等传染病较为流行。艾滋病感染率为3.3%。

交通运输

截止至2014年,几内亚比绍无铁路,以公路和水运为主,内河和近海航运占有重要地位。

公路:总长4400多公里,其中二级、三级公路(沥青路面)约550公里。

水运:内河和近海航运通航里程达1800多公里;主要港口比绍港,全国最大的驳运港和渔港,对外贸易中心,年吞吐量约50万吨。

空运:首都附近有奥斯瓦尔多·维埃拉国际机场,可供中小型飞机起降;每周有定期航班往返葡萄牙、塞内加尔和佛得角。

旅游

比绍

比绍是非洲国家几内亚比绍的首都和港口,濒大西洋。1446年起沦为葡萄牙殖民据点和奴隶贸易市场。比绍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年平均气温约27℃。

从热巴河入海口的比基吉迪港开始,有宽广的大街直通总统府。主要大街两旁,天主教堂、外国公司、银行、邮电局等建筑物林立。散布在市区的葡萄牙统治时期修建的城堡和一座座炮台成为控诉殖民者罪行的铁证。市郊多民族风格的圆顶茅草屋和低矮的清真寺,别有一番景色。离城8公里有大型国际机场,其中最主要的机场是奥斯华・比艾罗机场。

香橙群岛国家公园

香橙群岛国家公园建立于2000年12月1日,位于布巴克的中心地带,是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香橙群岛国家公园占地面积27000公顷,包括几内亚比绍南部大部分的群岛。香橙群岛国家公园的边界包括10公里的近海区,在这10公里的近海区有森林、沿海热带的稀树大草原、红树林、隧道和浅海海滩,红树林占据了17400公顷的土地。

若昂拉德梅洛群岛国家海洋公园

若昂拉德梅洛群岛国家海洋公园是几内亚比绍仅有的两个国家公园之一,建立于2000年8月1日,因具有异国情调的动物群和植物群而闻名,为几内亚比绍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若昂拉德梅洛群岛国家海洋公园包括东北部地区的四个小岛,占地面积495平方公里,这个自然保护区包括海洋和陆地两部分,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还拥有珍贵的海龟物种。

若昂拉德梅洛群岛国家海洋公园有三种世界罕见的海龟品种,具体有绿蠵龟、玳瑁和榄蠵龟。这些海龟在海滩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它们在美丽的沙滩上产蛋。此外,这里还是900000只鸟儿的乐园,到了冬季,这些鸟儿聚聚于此来躲避严寒。

Saltinho瀑布

小“瀑布”是当地中国人对这个景点的称呼,当地叫“SaltinhoWaterfall”。距离比绍约两百公里,需要开车约三个小时。这个瀑布实际上是几内亚比绍最大河流科鲁巴尔RioCorubal河口的上游,需要向东一直绕过临近比绍附近巨大的河段,再向南,位于几内亚比绍南部临近几内亚的边境附近。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公钥基础设施    下一篇 国际法语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