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崖豆藤
- 中文学名
- 海南崖豆藤
- 拉丁学名
- Millettia pachyloba Drake
- 别称
- 毛瓣鸡血藤
- 拼音
- hainanyadouteng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属
- 崖豆藤属
目录
株:大型藤本,长达20米。
茎:茎中空,皮黄色,粗糙,小枝初时密被棕色绢毛,后毛渐脱落。
叶:羽状复叶长25-35厘米;托叶三角形,宿存;小叶9,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厚纸质,长7-17厘米,先端钝尖,有时浅凹头,基部圆钝,上面无毛光亮,下面密被黄色绢毛,后毛渐稀疏;侧脉13-17对,平行直达叶缘,小托叶针刺状,长约3毫米。
花:总状花序聚集枝梢,长20-30厘米;花序梗及序轴密被棕色绢毛。花梗长2-3毫米;花萼宽钟形,长约3毫米,萼齿尖三角形,短于萼筒;花冠淡紫色,花瓣近等长,旗瓣扁圆形,长1-1.2厘米,背面密被褐色绢毛,基部无胼胝体,翼瓣与龙骨瓣外露部分均被绢毛;子房密被毛,胚珠4-6。
果:荚果菱状长圆形,肿胀,木质,长5-8厘米,宽3-4厘米,厚2厘米,密被黄色茸毛,老时毛渐脱落,具1-4种子。种子暗褐色,具光泽。
大型藤本,长达20米。茎中空,皮黄色,粗糙,小枝初时密被棕色绢毛,后毛渐脱落。羽状复叶长25-35厘米;托叶三角形,宿存;小叶9,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厚纸质,长7-17厘米,先端钝尖,有时浅凹头,基部圆钝,上面无毛光亮,下面密被黄色绢毛,后毛渐稀疏;侧脉13-17对,平行直达叶缘,小托叶针刺状,长约3毫米。总状花序聚集枝梢,长20-30厘米;花序梗及序轴密被棕色绢毛。花梗长2-3毫米;花萼宽钟形,长约3毫米,萼齿尖三角形,短于萼筒;花冠淡紫色,花瓣近等长,旗瓣扁圆形,长1-1.2厘米,背面密被褐色绢毛,基部无胼胝体,翼瓣与龙骨瓣外露部分均被绢毛;子房密被毛,胚珠4-6。荚果菱状长圆形,肿胀,木质,长5-8厘米,宽3-4厘米,厚2厘米,密被黄色茸毛,老时毛渐脱落,具1-4种子。种子暗褐色,具光泽。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分布:越南北部
产地:湖南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
生境:沟谷常绿阔叶林中
海拔:1500米
功用:茎作外用药,有消炎止痛之效
Millettia pachyloba Drake in Morot, Journ. Bot. 5: 187. 1891; Dunn in Journ. Linn. Soc. Bot. 41: 185. 1912; Gagnep.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2: 370. 1920;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274. 1955; 海南植物志2: 262. 1965.——M. obovata Gagnep. in Lecomte, Not. Syst. 2: 361. 1913.——Derris lasiopetala Hayata, Icon. Pl. Formos. 3: 78. 1913.——M. lasiopetala (Hayata) Merr. in Lingnaam Agr. Rev. 2: 16. 1924;海南植物志2: 261. 1965.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