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昆明木蓝

灌木,高20-80厘米。茎褐色。老枝圆柱形,有瘤状皮孔;幼枝有棱,密被棕色间杂白色卷曲长软毛,后脱落变无毛。羽状复叶长达15厘米;叶柄长达2.2厘米,叶轴上面有槽沟,有长软毛;托叶线状披针形,长7-8毫米;小叶5-9(11)对,对生,长圆形,长1.5-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具长1毫米的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薄被白色平贴丁字毛,下面中脉有白色长软毛,中脉上面微隆起,侧脉8-9对,近边缘网结,两面明显,叶片干后呈黑褐色,中脉在上面灰白色;小叶柄长1.5-2毫米,有褐色毛;小托叶钻形,长约3毫米,宿存。花常先叶开放;总状花序长3-6厘米;总花梗长约5毫米,花序轴被短硬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有棕色粗毛,边缘疏生腺状毛,早落;花梗长约2毫米,有毛;花萼斜杯状,长约5毫米,外面有丁字毛,萼筒长2.5毫米,萼齿披针形,最下萼齿与萼筒等长;花冠紫红色,旗瓣倒卵状椭圆形,长13-15 (-18)毫米,宽8-9毫米,外面有白色长软毛,翼瓣长12-13毫米,基部和边缘有毛,龙骨瓣与翼瓣等长,先端疏生柔毛,基部有短瓣柄,距长约1毫米;花药卵形,基部有髯毛;子房无毛,有胚珠11-12粒。荚果圆柱形,长4.5厘米,初具白色细丁字毛,后脱落近无毛,内果皮散生紫色斑点;果梗长3-4毫米,粗壮,直立或平展。花期3-6月,果期8-11月。
中文学名
昆明木蓝
拉丁学名
Indigofera pampaniniana Craib
别称
班班木蓝
拼音
kunmingmulan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蔷薇目
豆科
木蓝属

目录

班班木蓝

形态特征

灌木,高20-80厘米。茎褐色。老枝圆柱形,有瘤状皮孔;幼枝有棱,密被棕色间杂白色卷曲长软毛,后脱落变无毛。羽状复叶长达15厘米;叶柄长达2.2厘米,叶轴上面有槽沟,有长软毛;托叶线状披针形,长7-8毫米;小叶5-9(11)对,对生,长圆形,长1.5-3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具长1毫米的小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薄被白色平贴丁字毛,下面中脉有白色长软毛,中脉上面微隆起,侧脉8-9对,近边缘网结,两面明显,叶片干后呈黑褐色,中脉在上面灰白色;小叶柄长1.5-2毫米,有褐色毛;小托叶钻形,长约3毫米,宿存。花常先叶开放;总状花序长3-6厘米;总花梗长约5毫米,花序轴被短硬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5-3毫米,有棕色粗毛,边缘疏生腺状毛,早落;花梗长约2毫米,有毛;花萼斜杯状,长约5毫米,外面有丁字毛,萼筒长2.5毫米,萼齿披针形,最下萼齿与萼筒等长;花冠紫红色,旗瓣倒卵状椭圆形,长13-15 (-18)毫米,宽8-9毫米,外面有白色长软毛,翼瓣长12-13毫米,基部和边缘有毛,龙骨瓣与翼瓣等长,先端疏生柔毛,基部有短瓣柄,距长约1毫米;花药卵形,基部有髯毛;子房无毛,有胚珠11-12粒。荚果圆柱形,长4.5厘米,初具白色细丁字毛,后脱落近无毛,内果皮散生紫色斑点;果梗长3-4毫米,粗壮,直立或平展。花期3-6月,果期8-11月。

产地分布

产地:产云南

生境:生于干燥山坡灌丛中

海拔:海拔2000-2100米

分类文献

Indigofera pampaniniana Craib in Not. Bot. Gard. Edinb. 8: 58. 1913;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232.图215. 1955; Y. Y. Fang et C. Z. Zheng in Act. Phytotax. Sin. 27: 173. 1989. ——I. mairei Pamp. var. proterantha Pamp. in Nouv. Giorn. Bot. Ital. 17: 16. f. 56. 1910, syn nov.——I. duclouxii Craib, 1. c. 65. ——I. proterantha (Pamp.) Gagnep. in Lecomte, Not. Syst. 3: 119. 1915;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232. 1955.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花木蓝    下一篇 滇木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