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
- 中文学名
- 豆薯
- 拉丁学名
- Pachyrhizus erosus (L.) Urb.
- 别称
- 番薯,凉薯,地瓜,沙葛
- 拼音
- doushu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豆科
- 属
- 豆薯属
目录
根:根块状,纺锤形或扁球形,肉质。
株:粗壮,缠绕,草质藤本,稍被毛,有时基部稍木质。
叶: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菱形或卵形,长4-18厘米,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侧生小叶的两侧极不等,仅下面微被毛。
花: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每节有花3-5朵。萼长0.9-1.1厘米,被紧贴的长硬毛;花冠浅紫或淡红色,旗瓣近圆形,长1.5-2厘米,中央近基部处有一黄色斑块及2枚胼胝状附属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圆形、直立的耳,翼瓣镰刀形,基部具线形、向下的长耳,龙骨瓣近镰刀形,长1.5-2厘米;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离生;子房被浅黄色长硬毛,花柱弯曲,柱头位于顶端以下的腹面。
果:荚果带形,长7.5-13厘米,宽1.2-1.5厘米,扁平,被细长糙伏毛。种子每荚8-10颗,近方形,长和宽0.5-1厘米,扁平。
粗壮,缠绕,草质藤本,稍被毛,有时基部稍木质。根块状,纺锤形或扁球形,肉质。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菱形或卵形,长4-18厘米,中部以上不规则浅裂,侧生小叶的两侧极不等,仅下面微被毛。总状花序长15-30厘米,每节有花3-5朵。萼长0.9-1.1厘米,被紧贴的长硬毛;花冠浅紫或淡红色,旗瓣近圆形,长1.5-2厘米,中央近基部处有一黄色斑块及2枚胼胝状附属物,瓣柄以上有2枚半圆形、直立的耳,翼瓣镰刀形,基部具线形、向下的长耳,龙骨瓣近镰刀形,长1.5-2厘米;雄蕊二体,对旗瓣的1枚离生;子房被浅黄色长硬毛,花柱弯曲,柱头位于顶端以下的腹面。荚果带形,长7.5-13厘米,宽1.2-1.5厘米,扁平,被细长糙伏毛。种子每荚8-10颗,近方形,长和宽0.5-1厘米,扁平。花期8月,果期11月。
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热带地区均有种植
产地: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及湖北等地有栽培
功用:块根可生食或熟食;种子含鱼藤酮可作杀虫剂,防治蚜虫有效
Pachyrhizus erosus (Linn.) Urb. Symb. Antill. 4: 311. 1905;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722. 图701. 1955;海南植物志2: 326. 1965; Purseglove, Trop. Crops Dicot. 281.1968.——Dolichos erosus Linn. Sp. Pl. 726. 1753.——Pachyrhizus angulatus Rich. in DC. Prodr. 2:402. 1825.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