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
目录
在因特网创建初期,没有意识到QoS应用的需要。因此,整个因特网运作如一个“竭尽全力”的系统。每段信息都有4个“服务类别”位和3个“优先级”位,但是他们完全没有派上用场。依发送和接收者看来,数据包从起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事情,并产生如下有问题的结果:
丢失数据包-当数据包到达一个缓冲器已满的路由器时,则代表此次的发送失败,路由器会依网络的状况决定要丢弃一部份、不丢弃或者是丢弃所有的数据包,而且这不可能在预先就知道,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在这时必须请求重新发送,而这同时可能造成总体传输严重的延迟。
延迟-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数据包传送到终点,因为它会被漫长的队列迟滞,或需要运用间接路由以避免阻塞;也许能找到快速、直接的路由。总之,延迟非常难以预料。
传输顺序出错-当一群相关的数据包被路由经过因特网时,不同的数据包可能选择不同的路由器,这会导致每个数据包有不同的延迟时间。最后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顺序会和数据包从发送端发提交去的顺序不一致,这个问题必须要有特殊额外的协议负责刷新失序的数据包。
流量约定(SLA,ServiceLevel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给数据流设定优先级,以此在网络/协议层面上,根据相互商定的尺度,设定有保障的性能、通过量、延迟等界限。一些特定形式的网络数据流需要定义服务质量,例如:
多媒体流要求有保障的通过量
IP电话需要严格的抖动和延迟限制
安全关键系统的应用系统,例如远程外科手术要求有可靠保证的可用性(也称作“硬性QoS”)。
这些类型的服务被称为非弹性,意思是它们需要固定的带宽才能运作–如果得到多余的带宽,它们也无法使用;如果得到较少的带宽,则根本无法工作。相形之下,弹性应用可以从多余的带宽中受益。
实质上有两种方式提供QoS保证。第一种,就是简单地提供大量的资源,用丰富、安全的余量设备应付预期中的“高峰”需求。这样既好又简单,然而有人认为这种方式代价昂贵,而且不能应对高峰需求超越预期的情形,部署额外的资源也很耗费时间。
第二种是要求用户预约带宽,并且仅在能够提供可靠服务的前提下接受预约。自然,可以为预约服务向用户收费。常用的实现方法有两类。
以下的特性也许只会被用在endports,但不会在服务器,中枢或是其它的端口上,这就缓和了许多并发流的冲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