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黄檗

落叶乔木,高达20(-30)米,胸径1米。老树树皮具厚木栓层,淡灰至灰褐色,深纵裂,内皮鲜黄色,味苦。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叶轴及叶柄均细;小叶5-13,薄纸质至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具细钝齿及缘毛,上面无毛或中脉疏被短毛,下面基部中脉两侧密被长柔毛,后脱落。萼片宽卵形,长约1毫米;花瓣黄绿色,长3-4毫米;雄花较花瓣长。果具5-8(10)浅纵沟。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中文学名
黄檗
拉丁学名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别称
黄柏,关黄柏,元柏,黄伯栗,黄波椤树,黄檗木,檗木,黄菠梨,黄菠栎,黄菠萝
拼音
huangbo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芸香目
芸香科
黄檗属

目录

黄檗黄檗

黄檗树高10-20米,大树高达30米,胸径1米。枝扩展,成年树的树皮有厚木栓层,浅灰或灰褐色,深沟状或不规则网状开裂,内皮薄,鲜黄色,味苦,粘质,小枝暗紫红色,无毛。叶轴及叶柄均纤细,有小叶5-13片,小叶薄纸质或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2厘米,宽2.5-4.5厘米,顶部长渐尖,基部

黄檗黄檗

主要分布区位于

多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或山区河谷沿岸。适应性强,喜阳光,耐严寒,宜于平原或低丘陵坡地、路旁、住宅旁及溪河附近水土较好的地方种植。

产于内蒙古南部、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及广西北部等省区。西藏德庆、达孜等地有栽培。在吉林垂直分布达海拔250米,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达1000-1200米,在河南、陕西等地达1500米,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达3300米。

其木材可用作建筑材料:叶可提取芳香油。

果实:黄菠萝,又名黄柏,是我国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主要生活在山区。

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胆燥湿的功效,经济价值很高。

木材:木材有光泽,年轮明显、均匀,材质软,易干燥、加工,材色、花纹均很美丽,油漆和胶结性能好,不易开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的用材。

解放后黄菠萝为我国禁伐木材,主要用于军用制造枪托。

主要特性

黄檗黄檗

黄柏木是主要生长在

黄檗黄檗

1、 设计之美:绿色、环保、自然、设计现代、简约休闲。

2、 艺术之美:舒适典雅,色泽鲜丽、木纹清晰、表面具有丰富的自然木节,充满艺术气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环保健康:香柏木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

黄檗是良好的蜜源植物,其树皮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药物价值。它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在科研上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目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长期乱砍滥伐,目前数量已很少。其生境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对种群更新具有较大的影响。

历史记载

黄柏出自《本草纲目》、《别录》:黄檗,生汉中山谷及永昌。

现状

渐危种。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植物,是中国的珍贵药材树种。由于过度采伐,资源越来越少,很易陷入濒危状态。由于国家保护部分地区的黄檗的数量开始增加,不过多数是不到十年的小树。

本种为古老的残遗植物,对研究古代植物区系,古地理及

繁殖方法

黄檗黄檗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

1.选地、整地

育苗地则宜选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

黄檗黄檗
中药: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泻火燥湿,退虚热。

蒙药:味苦,性凉、糙、钝、稀。燥“希日乌素”,清热,解毒,明目,止血,止泻。

主治:中药治

黄檗黄檗

1.《别录》:黄檗,生汉中山谷及永昌。

2.陶弘景:(黄檗),今出邵陵者,轻薄色深为胜。出东山者,厚而色浅,其根于道家入木芝品,今人不知取服之。又有一种小树,状如石榴,其皮黄而苦,俗呼为子檗,亦主口疮。又一种小树,多刺,皮亦黄,亦主口疮。

3.《蜀本草》:《图经》云,黄檗,树高数文,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皮黄,其根如松下茯苓。今所在有,本出房、商、合等州山谷。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

4.《本草图经》:檗木,黄檗也,今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佳。五月六月采皮,去皱粗暴干用。其根名檀桓。

5.《纲目》:檗木,名义未详。《神农本草经》言檗木及根,不言檗皮,岂古时木与皮通用乎。

名家论述

1、《医学启源》:黄檗,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

树皮含小檗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蝙蝠葛碱和N-甲基大麦芽碱等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含量最高,药根碱最低。木质部、根皮也含有这些生物碱。树皮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和黄柏酮酸等二萜内酯类成分以及β-谷甾醇、菜油甾醇、η-脱氢豆甾醇等植物甾醇类成分。

黄檗黄檗树皮含小檗碱(berberine)约1.6%,并合少量黄柏碱(phellodend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白栝楼碱(candicine),蝙蝠葛任碱(menisperine),胍(guanidine);另含柠檬苦素(limonin)即黄柏内酯(obaculactone),黄柏酮(obacunone)及γ-β-谷甾醇(γ-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 (stigmasterol),7-去氢豆甾醇(7-dehydrostigmasterol),白鲜交酯 (dictamnolide),黄柏酮酸(obacunonic acid),青萤光酸(lumicaeruleic acid),24-亚甲基环木菠萝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γ-羟基丁烯内酯衍生物(黄柏)Ⅰ、Ⅱ(γ-hydroxybutenolidederivatives Ⅰ、Ⅱ),牛奶树醇-B(hispiol B),小檗红碱 (berberrubine)。根皮中分离出小檗碱约9%,尚有药根碱,白栝楼碱,黄柏碱。果实中含少量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另含挥发油约2.16%,油中主要成分为月桂烯(myrcene)约92%,还有少量甲基王酮,微量甲基庚酮以及可能是牻牛儿醇的物质。此外还含有南美花椒酸胺(herculin),5,5’-二甲基糠醛醚(5,5’-dimethylfurfural ether)。叶含黄酮类化合物达10%,从中分离出黄柏甙(phellamurin,鲜叶中约1%),去氢黄柏甙(amurensin,鲜叶中约0.04%),黄柏环合甙(phellodendroside,干叶中约0.14%),黄柏双糖甙(dihydrophelloside),去氢黄柏双糖甙(phelloside),去甲淫羊霍异黄酮次甙(nor-icariside),异黄柏甙(phellavin),去氢异黄柏甙(phellatin),金丝桃甙(hypero-side)。黄柏的叶还含有生物碱。此外还含有多糖,多糖经水解后阿拉伯糖含量约22%-23%,鼠李糖约30%,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约占47%左右。另外还分得α-(1-4)-链(半乳糖醛酸)半乳糖[α-(1-4)-linked(galactosyluronic acid)galactose]。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

抗菌

黄檗黄檗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

黄檗黄檗

  1、治疗流行性

黄柏为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白带以及热痹、热淋等症。现代研究表明,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作用,对各种皮肤湿毒、疮疡等症状,功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1、水火烫伤:黄柏、甘草各等份,共为细末。在炎热季节酌加5%-10%的冰片(寒冷季节酌加2%-4%)。用时以芝麻油调匀敷患处,有水疱者可先用三棱针刺破,然后敷药。每天1次,一般2~5次可愈。适用于1-2度的烧烫伤,3度以上烫伤者兼服清热解毒中药。

2、甲沟炎:黄柏30克,加水200毫升,煎取药液50毫升。将脚洗净后,用脱脂棉花,浸泡黄柏液,将患趾四周包裹,外用塑料薄膜包扎,胶布固定,使药物不得外溢。首次用药后疼痛即可明显减轻,次晨换药重新包扎,中午可打开晾1小时,继续换药包扎,一般轻者包扎2天即可痊愈。

3、足癣:俗称脚湿气,也叫“香港脚”。可用黄柏研粉,撒于患处。趾间湿烂严重者用黄柏20克、苦参30克、地肤子20克、白鲜皮20克、枯矾15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日数次,每次30分钟。

4、下肢疮疡、神经性皮炎:黄柏研末,先用热温水清洗患处,再将黄柏末用新米泔水调涂;用麻油调涂或干擦亦可。

5、急慢性脓耳:取黄柏30克,加水250毫升,慢火煎30分钟,滤去渣,浓缩至20毫升备用。先用双氧水将患耳脓液洗净,拭干后滴入上药,每日3次。

6、耳部湿疹:用黄柏粉1份、香油1.2份调成糊状,每日涂药1次,一般用药1~2次后,湿烂面开始干燥结痂,5~7日后基本好转或痊愈。

7、尿布皮炎:黄柏10克,滑石30克,冰片1克,研末过筛,取细粉备用。用时以温开水将患处洗净拭干,再以消毒棉签或纱布蘸药末薄薄地扑撒于患处,每日3次。

11.治小儿冻耳成疮 或痒或痛: 黄柏、白蔹各25克.上件药 捣细罗为散 先用汤洗疮后以生油调涂之.(《圣惠方》黄柏散)

12.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檗半两,赤芍药20克。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13.治痢疾: 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14.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 黄檗500克,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100克。 (《千金翼方》)

15.治小儿热泻: 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16.治消渴尿多能食: 黄檗500克,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17.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子十五个(擘),甘草50克(炙),黄柏200克。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18.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19.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50克。捣罗为末,入龙脑5克,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20.治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 黄檗500克(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500克。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 空心酒下。 (《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21.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 黄柏15克,苍术20克,川椒30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22.降阴火、补肾水: 黄檗(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200克,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300克。上为末,猪脊髓、密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23.降心火,益肾水: 黄檗150克,砂仁75克,甘草50克。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25克,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 (《奇效良方》封髓丹)

24.治时行赤目: 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25.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26.治口中及舌上生疮: 捣黄檗含之。 (《千金方》)

27.治小儿重舌: 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28.治口疳臭烂: 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未掺之,去涎,愈。 (《小品方》)

29.治唇疮痛痒: 黄檗末, 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 (《圣济总录》)

30.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31、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 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32.治痈疽肿毒: 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 (《濒湖集简方》)

33.治男子阴疮损烂: 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34.治小儿脐疮不合: 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

35.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黄檗末, 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近年来,由于黄柏药用价值作用越来越大,导致黄柏的乱砍滥伐现象严重,黄柏资源也呈逐步减少趋势。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提升黄柏家具的价格提供的可能。在民间,不少明清黄柏家具已成为藏家追逐的对象。目前,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古玩店里,对于同款式的家具,黄柏家具价格已经超过榆木家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裸芸香    下一篇 针枝芸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