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小橘
- 中文学名
- 海南山小橘
- 拉丁学名
- Glycosmis montana Pierre
- 拼音
- hainanshanxiaoju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芸香目
- 科
- 芸香科
- 属
- 山小橘属
目录
株: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3米。
枝:幼枝被红锈色微柔毛。
叶:单小叶,叶柄长(0.6-)1.5-3厘米;小叶硬纸质或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有时兼有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先端骤渐钝尖或长尾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上面中脉稍凸起,侧脉8-10对,小叶柄长0.2-1厘米。
花:花序长1-3厘米,花序轴被红锈色微柔毛。花近无梗;花萼裂片宽卵形,长不及1毫米,被毛;花瓣白色,长约3毫米,早落;雄蕊10,近等长,花丝向下渐宽;子房具柄。
果:果球形,径约8毫米,粉红色,具半透明油腺点。
小乔木或灌木状,高达3米。幼枝被红锈色微柔毛。单小叶,叶柄长(0.6-)1.5-3厘米;小叶硬纸质或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有时兼有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先端骤渐钝尖或长尾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上面中脉稍凸起,侧脉8-10对,小叶柄长0.2-1厘米。花序长1-3厘米,花序轴被红锈色微柔毛。花近无梗;花萼裂片宽卵形,长不及1毫米,被毛;花瓣白色,长约3毫米,早落;雄蕊10,近等长,花丝向下渐宽;子房具柄。果球形,径约8毫米,粉红色,具半透明油腺点。花期10月至翌年3月,果期7-9月。
分布:越南东北部
产地:海南及云南东南部
生境:丘陵坡地或溪边林中
海拔:200-500米
Glycosmis montana Pierre, Fl. For. Cochinch. Pl. 285b. 1893; Guill. in Fl. Gen. Indo-Chine 1: 653. 1911 et in Suppl. 1: 628. 1946; Huang in Guihaia 7: 116. 1987.——Glycosmis tonkinensis Tanaka ex Guill. in Fl. Gen. Indo-Chine Suppl. 1: 629. 1946.——G. hainanensis Hu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8: 78. 1959;海南植物志3: 40, f. 552. 1974.——Tetracronia cymosa Pierre, Fl. For. Cochinch. Pl. 285b. 1893, non G. cymosa (Kurz) Narayan. (1941).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