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所中学, 包括初中和高中,简称北大附中,成立于1960年。作为北京大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附中从成立开始就受到北京大学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扶持。建校初期由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任附中校长并从大学各系抽调骨干教师43名直接到附中任教。 现在的北大附中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也是教育部重点扶植的四所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高等学校附属中学之一。北大附中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的重要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

目录

北大附中是由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陆平于1960年在北京市104中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951年,政府为了提高工农分子的知识文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提议在清华大学开办了清华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1957年,工农速中完成了其历史使命被改制为北京市104中学,这就是今天北大附中的前身。

1960年,按照北大校长陆平“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四级火箭”的思路,由北京大学牵头将北京市104中学改为北大附中,作为四级火箭的第二级,北京大学非常重视附中的建设,北大附中的首任校长由当时任北京大学教务长的尹企卓担任,并从北京大学各个院系抽调了43名青年教师补充了附中的教师队伍,后来这些下放的大学教师很多都成为中学名师。

在北京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北大附中很快就跻身北京市优秀中学的行列,当时的北大附中是全北京仅有的两所接受外国友人子女就读的学校之一,其中就包括了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的次子纳拉迪波。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北大附中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又成为政治风暴的中心,受到迷惑和鼓动的青年学生爆发出野蛮的力量,在这里和临近的清华附中成立了全中国最早的数个红卫兵组织,有报道指出,文革中“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口号也是源出于北大附中,(一说该口号起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由北大附中红卫兵领袖彭小蒙在全国叫响)在文革期间的北大附中校园甚至还出现了红卫兵殴人致死的恶劣事件。

北大附中在经历了文革初期的混乱之后逐渐回复平静,一批敬业的教师在文化革命的恶劣环境中坚持教书育人,在逆境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1978年首次恢复高考后,出自北大附中的历届毕业生在全中国很多省份摘得高考状元的桂冠。

文革后教育系统回复正常,1978年北大附中成为北京市重点中学,2002年又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示范高中。北大附中在高考中成绩一直不错,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尤其是数学竞赛中取得过全国闻名的成绩,是北京市乃至全国高中名校之一。

学校简介

四十多年年来,北大附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突出特色、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伴随着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和历届学生的成长,北大附中在教育事业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秀的传统,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热爱,成为“英才辈出的摇篮、名师成长的沃土、教育科研的基地”。北大附中地处中关村高科技开发区核心区,与北大、清华、人大、中国科学院相邻。占地75亩,教学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食堂建筑面积共4万平方米,设有闭路电视系统、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一体化校园网络,是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北京市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基地学校、北京市体育、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总部和理事长学校。

师资力量

北大附中的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培养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现有在岗教师12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77人,特级教师11人,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数学特级教师周沛耕是北京市首届“十大杰出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是北京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数学、语文、物理、计算机、英语等学科共有北京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各学科海淀区“学科带头人”20人。

办学成绩

北大附中现有高中教学班34个,初中教学班21个(北达资源中学为独立学校)。北京大学与附中合办的“大学——中学衔接试验班”,每年招收一个班,经考核凡符合北京大学保送条件的直升北京大学。80年代以来,每年高考均取得好成绩,80%以上统招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其中近一半考入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千余人获北京市一、二、三等奖。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北大附中学生获奖牌14块,其中金牌9块。在一、二、三届北京市“雷达杯”科学英才少年大奖赛中,附中学生连续获得第一名。10人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荣誉奖金帆奖,16人获银帆奖。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使附中的学生形成了富于理想,个性活泼,视野开阔,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特点,在大学和大学后的学习工作中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北大附中教育教学环境宽松,提倡和鼓励创新精神,各学科教育改革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形成了“四重一主”(重基础、重个性、重能力、重发展;充分尊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办学特色。80年代起开设“小论文”写作课程,坚持近20年,成果丰厚,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张思明老师数学建模课程及“导学探索”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成绩显著,获北京市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和全国苏步青教学一等奖。“学校心理教育模式研究”、“‘青年英才’中学阶段培养措施研究”、“大学与中学一体化贯通教育研究”、“高中综合实践课研究”、“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素质教育与高校招生改革”等一批区、市、全国级研究课题促进了学校育人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的革新和发展。

北大附中的校园是青春的校园、民主的校园、开放的校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学术氛围,体现着北京大学“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传统。团委、学生会凝聚了大批有使命感、责任心,勇于奉献,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广播站、电视台、文学社、艺术团、运动队、科学俱乐部等社团,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成为实践、创造、增长才干的园地。文学社是全国中学生文学社联合会理事长单位,金帆交响管乐团获9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管乐第一名,曾出访香港、台湾、美国波士顿和日本访问演出均获很大成功,舞蹈团99年代表大陆中学生赴澳门参加迎回归文化交流活动,棒球队多次参加中学生国际友谊赛,田径队在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为北京市争光,科技中心组织多种综合实践和课题学习活动,多位科学院院士、北大知名教授在附中开设讲座和论坛。每天都有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参加的选修课和课外文、体、科技社团及实践活动,每年假期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学生的视野,增长学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连续两年到该校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创业实践培训,该校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济济黉中学、清风学园,加拿大勒库姆中学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每年举办师生互访等交流活动。

北大附中正在努力实践“现代化创新型示范性高中”建设方案,积极构建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现代教育育人模式,热诚欢迎和期待优秀初中毕业生走进附中美丽的校园,实现自己青春的理想。

北大附中作为北京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北大“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作为自己的校训;坚持“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指导方针;通过年近40年的努力,形成了重人才能力培养、重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基础教学和素质教育及特长生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大附中创办于1960年,作为北京大学培养人才的“四级火箭”的基础,她一开始就具有高层次的起点。40年来,她为自己写下了一段虽然短暂却又充满奋斗的光荣历史。

办学特色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教师队伍的高层次上。北大附中有一批学者型的名师、优师,他们为附中教师队伍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冶学严谨、教学方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致力于教材、教法和课程的改革,教学研究风气浓厚。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北大附中培养了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开阔、理论研究深刻,学科全面、年龄结构合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层次高、教法精、思路活、善创新的教学风格,建立了完整的教学研究系统,编写了具有北大附中特色的教学用书。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出的“名师工程”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培养和引进了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有相当一批教师在区、市乃至全国教育界享有声望,成为本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其中特级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5%;大学正高职教师1人,高级教师77人,占66%;市、区学科带头人20人,市青年骨干教师6人,占22.2%。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还表现在育人环境和校园文化的高品位上。北大附中教学环境开放、民主,为广大教师发展教学个性与特长,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如语文课坚持17年的小论文写作,体育文化节的创设,学生自己设计的生物实验,理科试验班在大中学衔接方面的探索,在理科试验班设文科综合课,史地政教师同上一专业课题,数学应用与建模的实践活动等一批有特色的学科教学设计相继诞生、发展、成熟。北京大学“五四”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熏陶使北大附中在中学界独具魅力。

北大附中的办学特色更表现在培养的学生高素质上。北大附中的学生思想活跃,富于理想,敢于置疑,勇于创新,教师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创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相对较轻的课业负担,使广大学生有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时间,各学科的教学都努力为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才能的展现提供舞台和机会。这种环境使得附中成为“优秀人才的摇篮”,在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和培养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优秀人才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北大附中到目前为止共培养了9位“奥林匹克”金牌获得者和三位“雷达杯”少年科学英才第一名。26名学生获北京市中学生最高奖“金、银帆奖”。上千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使北大附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得到合面培养。全校目前有各学科兴趣小组、俱乐部和社团40多个,参加的学生两千多人次。经常组织专家讲座、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学科实验、课题研究、论文报告、编辑刊物、演讲辩论等活动。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一些在某方面有天赋的学生得到了发挥、发展能力的天地。仅从90年以来,就有上千位同学在区、市、全国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校也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活动先进校。1997年北大附中首批成为北京市科技活动示范校,1999年又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俱乐部活动基地学校。

课程体系

理科常规体系

培养在高中阶段选择自然学科作为学习主要方向、并愿在高等教育阶段选择此方向深入学习的学生。

自主创新体系

培养有志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竞赛、并有一定基础且愿为此深入钻研的学生。

文科发展体系

培养在高中阶段选择人文学科作为学习主要方向,并愿在高等教育阶段选择此方向深入学习的学生。

自主出国体系

培养①准备在高中阶段出国学习或高中毕业后进入外国高校继续学习的学生。

②自愿并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安排高中学习课程的学生。

国际部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是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和美国Hotchkiss高中合作创建的项目。

本项目宗旨是帮助中国学生,为适应美国大学的学习、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生活习惯。为中国的课程改革提供更多的经验和借鉴。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播两国文化,并且增进两国合作及友谊,同时能够自如生存于两国的国际化领袖。

图书馆

北大附中图书馆的前身是清华速成中学图书馆, 50余载风雨兼程,业已与附中共同成长为“名师成长的沃土、英才辈出的摇篮”,为建设书香校园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落成的图书馆现为北大图书馆分馆,以中学教育藏书为鲜明特色,由学术报告厅、综合阅览室、外文原版图书阅览室、教师阅览备课区及“康幔屋”休闲体验区等部分组成,总面积3000平方米,预计可藏书30余万册,可同时供400余名读者阅览和自习。新馆可提供书刊借阅、教学参考资料检索、电子资源浏览和下载、信息咨询、用户培训、学术交流、阅读休闲、多媒体点播等多类型多层次服务,是北大附中最重要的教学科研公共服务体系之一,也是师生共同营筑并诗意栖居的理想精神家园。

书院制

北大附中于2010年首先实行书院制与导师制。

书院制既是将高一高二分为六个不同的书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原一,二,三,四单元)书院为平行,并不有文理之分

元培书院(原五单元)为自主创新方向

博雅书院(原六单元)为自主出国方向

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书院色,书院长

格物——橙 书院长:张景山老师(数学)

致知——黄 书院长:金文力老师(物理)

诚意——绿 书院长:周磊老师(化学)

正心——青 书院长:单超老师(地理)

元培——蓝 书院长:胡可隶老师(化学)

博雅——紫 书院长:纪科老师

道尔顿——灰 书院长:孙玉磊老师

涉外交流

北大附中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济济黉高中、清风学园,美国康科德中学、希德威尔中学、吉墨斯河谷中学,法国德比西中学,澳大利亚凯礼中学,加拿大勒库姆中学,新加坡南阳女子中学等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定期举办师生互访等交流活动。

北大附中杂志

北大附中现行杂志有:

《太阳风》

《偷听北大附中》

《Fascinating Science》

《之行》

《ARC弧杂志》

历任校长

第一任:尹企卓(1960-1966)

第二任:刘美德(1966-1968)*

第三任:贾世起(1968-1971)*

第四任:孟广平(1971-1980)*

第五任:夏学之(1980-1984)(代)

第六任:陈剑刚(1984-1985)

第七任:夏学之(1985-1992)

第八任:毛美华(1992-1997)

第九任:赵钰琳(1997-2001)

第十任:康健(2001-2009)

第十一任:王铮(2009-今)

*:特殊时期,列举人为执行校长职务之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世界杯最昂贵阵容    下一篇 茂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