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
- 中文名
- 吕剧
- 外文名
- Shandong Opera
- 发源地区
- 黄河三角洲
- 代表剧目
- 李二嫂改嫁、借年、姊妹易嫁等
- 代表人物
- 林建华、郎咸芬、李岱江等
- 别名
- 鲁剧、侣戏、驴戏、闾剧
- 文化地位
- 中国八大地方剧种之一
- 起源
- 1900年起源于山东琴书
目录
吕剧是山东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名“化装扬琴”、“琴戏”。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发展演变而来的。起源于山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即东营市,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最初的吕剧班子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戏曲改革中由山东省戏改组定名吕剧。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吕剧成为遍及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2007年10月中旬,首届吕剧文化艺术节在吕剧的故乡——山东省东营市成功举办。
2012年戏曲元宵节晚会在山东举办、吕剧是晚会的第一大剧种。共演六场戏,并特邀吕剧大师郎咸芬现场表演。
吕剧名称的由来,流传着很多的说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1915年前后,原属广饶县牛庄的时家村(今已划为东营区)老艺人时殿元,也曾以纸糊毛驴,化装演唱《王小赶脚》,受到了群众的欢迎,人们便把它称为驴戏,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
二、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三、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
四、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五、吕戏原来称为捋戏。此说有二:一是由于演唱时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按奏坠琴的手指是上下捋动,故名为捋戏;又因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六吕”,因而将“捋戏”改称为“吕戏”。另一种传说是,当年为这种戏起名时,有的老艺人说,这种戏演唱时顺藤摸瓜,捋着蔓子捋到底,就叫捋戏吧。捋与吕同音,于是定名为吕戏(吕剧)。
吕剧发源于原乐安县时家村(今东营区牛庄镇)一带。吕剧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纵观吕剧艺术的整个历史演变过程,大体上是循“山东琴书(说唱扬琴)——化装琴书(又称化装扬琴)——定名为吕剧”之脉沿革和发展的。山东琴书始称“小曲子”,后因其伴奏乐器主要是扬琴(早期称“洋琴”),故又被群众称为“唱扬琴的”。
山东琴书曲调优美,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最早流行于鲁西南一带地区,其产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说唱琴书的民间艺人进入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称为“文明琴书”、“山东琴书”等。山东琴书演唱时两人搭挡对口,对唱和说为主,以表演为辅,唱说和表演紧密结合;演唱时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演唱者同时也是伴奏者,典型地体现了曲艺形式的艺术特点。这种唱、说和表演浑然一体的民间曲艺演唱形式,是山东琴书由说唱艺术形式发展成为戏曲艺术的基础条件。
根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广饶(当时为乐安县)北部和利津东部并无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节,黄河常常泛滥成灾,这一带的穷苦农民不得不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谋生。于是,以演唱当时民间流行“小曲”形式进行乞讨的难民逐渐增多。以“唱曲”讨饭遂成为有些人养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动区域也不断扩大。此间,牛庄、油郭一带以演唱民间曲艺为职业的艺人越来越多。
在众多的民间节人中,时家村艺人时殿元(外号时丫兰)、油郭乡东寨村艺人张兰田、张志田兄弟和油郭乡西商村的四平调艺人商秀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群众所说的“大角”。1880年,山东琴书流传至乐安北部地区后,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带,学唱山东琴书者不计其数。每逢农闲节日,或三五搭挡,或结帮成伙,就地拉摊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真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吕剧、2008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国25个分团。
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既是“戏曲”又是“曲艺”。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种。吕剧的伴奏乐器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其次为二胡、三弦、琵琶、笛子、唢呐等,可视剧情酌情增减。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伴奏多采用“学舌”(对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场伴奏乐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锣、小锣、大铙钹、堂鼓、打鼓等。锣鼓经均自京剧等剧种吸收。
吕剧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声为主,个别高音之处则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处理,听起来自然流畅。吕剧的唱腔讲究以字设腔,以情带声,吐字清晰、口语自然。润腔时常用写滑音、颤音、装饰音,与主要伴奏乐器坠琴的柔音、颤音、打音、泛音相结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带出的过渡音、装饰音浑然一体,使整个唱腔优美顺畅。
吕剧使用的语言属北方语系的济南官话。其重字规律和读音咬字方法都与普通话多有近似之处。吕剧传统剧目的舞台道白,是以济南官话为标准的基础上偏重于上韵;而现代戏的道白则直接使用济南官话,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吕剧善于运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群众语言作为剧词,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吕剧在化装扬琴时期表演形式比较简单。多是几个人搭档,演唱一些故事简单、角色又少的剧目。如《王小赶脚》、《光棍哭妻》、《三打四劝》等。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演唱者根据其演唱技能和自然条件来划分角色。此时虽已有生、旦、丑等角色的分工,但并无严格的行当区分。
艺人们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有脚色,没行当”。吕剧传统的舞台表演中生活动作较多,少有成套的的表演程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由于受五音戏、莱芜梆子等地方剧种和京剧的影响,使吕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丰富和提高,角色行当体制也日趋完善,但仍保持以“三小戏”为主体的演出特点和生活化的演出风格。
吕剧的角色行当体制是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划分的。
吕剧的板式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四平类,它是由四平腔为基本腔形成的板腔体结构,有四平大慢板,慢四平,四平,快四平,四平慢二六,四平快二六,四平流水板,四平跺子板,四平宽板,顶板四平,四平尖板,两眼板四平,四平摇板,四平滚板,四平紧板,四平回龙,四平散板,四平清板,四平吟板,四平行板,反调四平(同样,正调四平有什么板式,反调同样也有),上反调四平(高调四平)等。
第二类是二板类,它属于上下对仗体结构,有慢二板,二板,快二板,二板紧板,二板散板,二板摇板,二板流水,二板垛子,反二板等。
曲牌多数来自“山东琴书”明清以来的民间小曲,娃娃腔、莲花落、罗江怨、叠断桥、呀二哟、靠山调、普地锦、想思、打茶文、乱弹、楼上楼、呀儿僧、上合调、迎春调、小上坟、慢凤阳歌、凤阳垛、打枣竿、阴阳句、(又名楼上楼)、后娘打孩子、大汉口、汉口垛、(又名上合调)、下合调、画扇面、丝罗扣等。迎宾、送客、祝寿、摆宴、拜堂等曲牌。
吕剧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自本世纪初开始登台亮相,到本世纪中叶达到鼎盛。不仅山东省有吕剧团三十八个,与山东毗邻的江苏省部分地区也有吕剧团,另外,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凡是有山东人的地方,都有吕剧的旋律在飞扬。
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名角荟萃,新戏迭出,与安徽的黄梅戏同台进京演出。随着新《婚姻法》的宣传,吕剧《李二嫂改嫁》唱红大江南北。好戏造就名角,名角为剧种争辉,《天仙配》唱火了严凤英,《李二嫂改嫁》唱红了郎咸芬。一时间,李二嫂成了多少青年人心中的偶像。那时的山东,几乎县县有专业的吕剧团,村村有业余吕剧团,每到地净场光的农闲时节,就是吕剧戏迷们大过戏瘾的好时光。县里的专业剧团下乡演出,一个场地不演上个十天半月,休想撤台走人,周围十里八村,全村男女老少,开演前人已坐满,散戏后久久不肯离去,不管是大雪飘飘还是寒风刺骨,都阻挡不住人们看戏的热情。
吕剧的旋律随着雪花飞扬,融落在人心里,尤其是《王汉喜借年》中那让人耳熟能详的优美唱段:“大雪飘飘,年除夕,奉母命,到俺岳父家里借年去……”引起多少人的情感共鸣。就连借着灯光忙针线的村妇口中,也常会吟出那:“借灯光,我赶忙,飞针走线,做一双,新鞋儿,好给他穿……”那个时代的山东人,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吕剧唱段,那程度不亚于今天的流行歌曲。
不只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人对吕剧情有独钟,就连伟人对吕剧也是偏爱有加。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抓整顿,“四人帮”横加干扰,他们让邓小平观看他们摄制的反复辟电影———《欢腾的小凉河》,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不看《欢腾的小凉河》,点名要看吕剧《姊妹易嫁》。此事后来成为“四人帮”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举出的一个“罪证”,今天则成为吕剧史上的一段佳话。
大约是在1900年冬,山东广饶琴书艺人时殿元借鉴京剧艺术形式,第一次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改为化装演出,引起轰动,这便是吕剧最初的表演形式。关于吕剧的剧名,曾有若干说法。
一种说法是:吕剧的开山剧目《王小赶脚》,剧中的主要道具是纸扎的毛驴,所以刚开始吕剧也称“驴剧”。由于这个称号欠雅,经一些文人的推敲音译成了“吕戏”。1923年,这种驴戏进了济南府,演出的主要剧目是《吕洞宾打药》,当地群众不明白这个剧种的来源,只听说叫“驴戏”,又由于主要剧目是“吕”字打头,观众就把它称为吕戏。
另一种说法是:吕剧的“吕”字,原是二十五户为一闾的“闾”字。意思是街坊邻里戏、家乡戏。以后在辗转、流传中,把“闾”简化为“吕”。也有的说,吕剧擅长表现男女爱情、家庭伦理,多与两口子有关,也称“侣戏”。过去说琴书,大多是两口子或一家人搭档,演唱的内容又多系反映男女爱情的。两口为“吕”,因而就叫吕戏。
再一种说法是:古代二十五户为一闾,而这种戏尤以表现邻里生活见长,所以也称“闾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继承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吕剧艺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剧名。五十年代初,在考虑为吕剧定名时,有人提议叫“鲁剧”,那时任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的我国着名作家王统照先生认为欠妥,建议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六吕”的“吕”字,同时,又谐“驴”、“侣”、“闾”之音,称吕剧。这个提议得到认同。
1、时殿元
时殿元,(1863—1948),是今东营区(原广饶县)牛庄镇时家村人,自幼以唱民间小曲讨饭为生,后以唱山东琴书成名。他嗓音甜美,表演风格自然洒脱、幽默夸张,被时人誉为“大角” 。约在1887年前后,时殿元远走河南边学艺边卖艺达半年之久。从河南回来不久,便开始传艺授徒,并经常搭伙到各地演唱。在艺术实践中他独辟新路而将山东琴书改进发展成为“化装扬琴”,成为首创吕剧艺术的主要创始人。
2、谭明伦
谭明伦(1880—1960),东营区潭家村人。幼年习唱民间小曲,13岁入同乐班,是吕剧创始人之一。谭明伦出身寒微,受其父谭立盈影响,自幼爱唱小曲,曾随父长年漂泊异乡沿街卖唱。1803年,他加入时吕剧殿元(后与谭明沧成为儿女亲家)的同乐班,经常活动在广饶、博兴、及胶东地区,最远曾到过哈尔滨等地演唱。当时他年龄虽小,但聪明伶俐,具有艺术天赋,噪音清脆甜润,形象清秀俊雅,招人喜爱。同乐班每到一地,就先让小明伦唱几个段子,惹得观众齐声叫好。经几年的跟班学艺,他的演唱技艺大有提高,会唱的书目逐渐增多,成为同乐班的主要演员。1806年春,张兰田、张志田兄弟从安徽带回凤阳歌后。当地艺人都想学唱,但张氏兄弟以此为“绝活”而不轻易传人。明伦时年16岁,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因与张氏兄弟有点亲戚关系,便前往拜师学唱,得凤阳歌演唱技巧,为其后发展吕剧唱腔奠定了基础。
3、孙中新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扽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擅长司鼓操琴,常与当地民间艺人搭档,在集市和庙会上演出,深得群众赞赏。孙中新在自己多年的戏曲演唱过程中,创造性地将扽腔、梆子、京戏、琴书的曲调、曲牌、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运用到自己的戏中,改编了《看瓜园》、《后娘打孩子》、《崔金定上坟》、《三贤》(即后来的《小姑贤》)等剧目。
4、崔心悦
崔心悦(1864—1946),东营区谭家村人。自幼习唱民间小曲,后唱琴书。与时殿元是姑表兄弟,曾随时殿元到鲁西南一带学唱扬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冬.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饰演二姑娘,成为吕剧创始人之一。是同乐班、共和班的主要演员,功青衣、花旦。
5、崔心庆
崔心庆(1866—1944),东营区谭家村人,系崔心悦之胞弟。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打扬琴参加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崔心庆青少年时以演唱民间小曲和琴书为主,精通四胡、扬琴、坠琴等乐器,尤以演奏扬琴为最精.曾在同乐班、共和班等早期吕戏班社中任琴师,对吕剧唱腔的革新和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
6、武春田
武春田(1869—1946),东营区牛庄镇小武村人。初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精通坠琴、扬琴等乐器。在首演化妆扬琴时操琴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曾在同乐班、共和班担任琴师。共和班解体后,创建车李班、范杆班等化妆扬琴班社。武春田曾对谭明伦等改革和创设吕剧唱腔,给予了很大帮助。
7、宋立修
宋立修(1883一1960),广饶县陈官乡燕儿口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功老生、小生。宋立修在唱琴书时,唱功精湛,曾和著名琴书艺人王聚奎、盖太江齐名,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在共和班中他主演老生,唱腔浑厚挺拔,表演质朴大方,生活气息浓郁。1913年古历正月十五,在无棣县城灯节演出时,他在《潘金莲拾麦子》一剧中扮演武大郎,其“矮子功”堪称一绝,博得观众齐声喝彩,使该戏连演三天而不衰,在群众中负有盛名。
8、崔宝善
崔宝善(1884一1960),广饶县斗柯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主攻老生,是共
吕剧和班的主要演员。共和班解体后创建前秦班。他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嗓音洪亮,唱功非凡.能连演数十场戏嗓音响亮如初,故有“铁嗓子”之称。在广饶、博兴、淄博、潍县、惠民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9、薛金田
薛金田(1901--1973),乳名旺相,东营区北薛村人。少年时入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跟班学艺,师承谭明伦,攻花且、青衣。因薛金田天赋条件优越,聪悟勤奋,甚得谭明伦赏识,故倾全部心血对其进行培育教授。薛金田尽得其传,师满后首次登台,艺惊四坐,被称为“小谭明伦”,遂少年成名。薛金田以其冠绝当时的演唱技艺,吸引了广大观众,受到广泛喜爱,对吕剧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0、郭福山
郭福山(1900-1960),东营区史口镇于林村人。幼时学唱京剧,少年师承商秀岭学唱琴书,后又以谭明伦为吕剧师学唱化妆扬琴。郭福山聪敏过人,在商秀岭的徒弟中数较有成就和影响者,在艺术上有很多“绝活”,享有“大将郭福山”之美誉。他演唱的琴书中,除一般艺人都会唱的段子外,还有许多根据《三国演义》和《水浒》改编的书目,如《古城会》、《华容道》、《草船借箭》、《十字坡》、《狮子楼》等。
11、时克远
时克远(1902—1979),艺名“脆甜瓜”,东营区时家村人。14岁拜族叔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后又师谭明伦,初攻花旦,后改学穷生、丑行。出师后不久,就在当地享有较高声誉。
12、侯振南
侯振南(1911—1981),山东垦利县侯家村人。他自幼学唱山东琴书等民间艺术,18岁时拜师学唱化妆扬琴。后与侯茂贵等人在本村组建化妆扬琴戏班,经常活动在淄博、济南、胶东一带。侯振南嗓音纯厚,表演生动细腻,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40年代末,他在济南加入义和班,1953年济南市吕剧团成立后,他曾任该团副团长。“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回原籍,1981年病逝于家乡,享年70岁。
13、田寿山
田寿山(生卒年月不详),东营区六户镇田庄村人。师承谭明伦,攻老生。1925年加入黄家班,在当地有一定声誉。和郭福山、李同山被誉为艺术上的“三座山”。后随黄家班进济南演出,受到观众的赞誉。
14、李同山
李同山(1901-),东营区牛庄镇人。师承黄维范学化妆扬琴,攻小生。1925年加入黄家班。他嗓音明亮、高昂。与郭富山、田寿山齐名称“三座山”,在当地曾名噪一时。1940年间,他随黄家班进济南新市场演出。受到观众好评。
15、张荣重
张荣重(1902—1986),东营区牛庄镇东张村人。幼习京剧,后师谭明伦学唱化妆扬琴,主攻青衣、小生。他功底深厚扎实,唱做俱佳,嗓音俏拨响亮,调门高、音域宽,索有“小谭明伦”之称。张荣重的戏路子很宽,青农、花旦、小生、老生皆通。他一生演戏甚多,代表剧目主要有《小姑贤》、《坐楼》、《水漫金山寺》、《秦雪梅吊孝》等。在本地及博兴、临淄、张店、博山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1、郎咸芬
郎咸芬,山东潍坊市人,生于1935年,山东省吕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一至五届、七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表,山东省六至八届人大常委,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
郎咸芬同志于1951年考入潍坊特别市文工团,1952年调入山东省吕剧团。初期曾学小生,后改青衣、花旦等行当。她忠诚事业,勤奋好学,表演朴实诚挚、热情洋溢,嗓音清亮淳厚,唱腔委婉舒展、含蓄深沉、韵浓情重。数十年来她在吕剧舞台上先后塑造了众多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份等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吕剧现代戏中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如《李二嫂改嫁》中的李二嫂、《朝阳沟》中的拴保娘、《丰收之后》中的赵五婶、《母与子》中的桂珍、《山高水长》中的于大娘等,均以个性鲜明,形象生动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至今犹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她在《李二嫂改嫁》一剧中的表演,真切感人,生活气息浓郁,曾令成千上万的人们为之痴迷。此剧一出现,便唱遍了齐鲁大地,风糜了大江南北,其中的许多优美唱段被传唱至今而不衰。1957年,此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艺术片,使吕剧这一地方小戏成为在全国有很大影响的剧种之一。她曾在山东及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1990年获中央广播电视部首届“金唱片奖”。1986年她以中国戏剧、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团出访澳大利亚、新西兰。
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不懈的探索追求,使郎咸芬在吕剧界独标新帜,以其朴实自然,真挚感人等艺术表演风格而自成一家,在吕剧发展史上留下了熠熠闪光的一页,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
2、刘梅村
刘梅村,(1914一1977),山东济阳县人。他早年求学于山东省立戏剧学院,先后完成了音乐和戏剧两个专业的学习。1944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渤海军区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教员、副队长、队长,并在此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调渤海区党委任宣传干事,1950年调渤海区党委文工团任戏曲队队长,同年7月调山东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先后任副主任、主任。1952至1953年,任山东省歌剧团第一副团长,省吕剧团副团长、团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55年前往北京参加了由前苏联戏剧大师列斯里举办的导演讲习班。1960年兼任山东省鲁剧研究院副院长。1971年调入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任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1977年因心脏病医治无效病逝于济南,享年62岁。
刘梅村同志知识渊博,在文学、戏剧、音乐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吕剧的改革创新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振兴和发展吕剧艺术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特别是在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后,刘梅村同志不仅主持剧团的党政领导工作,而且对剧团的艺术建设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带领全团同志深入生活,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山东省吕剧团朴实、严谨的团风和表演自然、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风格。为丰富吕剧的音乐唱腔,增强吕剧的艺术表现力,他不断搜集、整理各地的民歌、曲艺及地方剧种的曲调和剧目,虚心学习其它剧种的优秀表演程式,为吕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是一个优秀的剧团管理者,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编导者。他在繁忙的领导工作中亲自参与了《李二嫂改嫁》、《蔡文姬》、《穆桂英挂帅》、《劳动人民的战士》等剧本的改编和导演工作。省吕剧团排演的《三关摆宴》、《姊妹易嫁》、《借年》、《打金枝》、《王定保借当》、《借亲》、《小姑贤》、《拾玉镯》、《两垅地》、《搜书院》、《龙凤面》、《喝面叶》、《井台会》、《鸿雁传书》、《沂河两岸》等数十出优秀剧目,无不凝聚着刘梅村的大量心血。在他的领导下,省吕剧团的思想建设和艺术建设取得了丰硕的业绩。十几年中,剧团参加了赴朝慰问志愿军等重大演出活动,在华东和山东省戏曲会演中获得多项奖励,曾多次晋京演出,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陶铸、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两垅地》先后被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香港华人影业公司拍成电影艺术片,使吕剧成为全国有影晌的剧种。
刘梅村同志非常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他曾采取多种有益的举措,使许多艺术家脱颖而出,涌现出了如郎咸芬、林建华、张斌、李岱江、王俊英、李渔、杨瑞卿、靳惠新、苏智、吴韬、沈涛、李公绰、刘艳芳、郭丽华、钱玉玲、常兰、贺伟、曲志刚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人才。
刘梅村同志忠于党的文艺事业,为省吕剧团的思想建设、艺术建设和日常工作呕心沥血,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为吕剧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张斌
张斌(1929-1968),原名张传芳,山东宁津县苏庄人,著名吕剧作曲家,曾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张斌自幼家境贫寒,四岁丧母,跟随会唱河北梆子的祖父及四叔生活。六岁时便随祖父外出搭班卖艺,风餐露宿,四处飘泊,受尽艰辛。生活道路的坎坷,培养了他刚直不阿、自强不息的性格,同时也接受着民间艺术的熏陶。1947年,他积极报名参加了解放战争的支前工作,跟随部队转战南北。由于工作出色,在前线荣立二等功,并在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参加渤海一军分区文工队从事音乐工作,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张斌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那种忠于事业,积极探索,勇于改革,致力创新的精神却是永存的。他一生默默耕耘,执着攀登,锐意进取,为吕剧艺术的继承、改革、发展建立了丰硕的业绩。
4、尚之四
尚之四,山东平度城关镇尚家疃人,生于1921年,著名戏曲导演,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山东剧协(第三届)副主席、顾问,山东导演协会顾问,山东省文化厅艺委会委员。
尚之四同志知识丰厚,多才多艺,兼导演、编剧,集曲、舞美设计和演员于一身,尤以导演艺术最为精湛。40余年来,他曾导演了包括吕剧、歌剧、京剧、柳子戏、山东梆子、五音戏、柳腔、二夹弦等剧种的五十余个剧目。1952至1956年他在省吕剧团期间,先后导演的《李二嫂改嫁》、《光明大道》、《借年》、《刘海砍樵》、《龙凤面》、《打金枝》、《挑女婿》、《翠香记》、《双生赶船》、《蓉花记》等十几个优秀剧目,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观众的喜爱,成为久演不衰的吕剧保留剧目。在省戏研室期间,他导演的柳子戏《孙安动本》、《玩会跳船》、《张飞闯辕门》,山东梆子《墙头记》、《玉虎坠》、《万家香》,京剧《奇袭白虎团》多次晋京演出。其中《孙安动本》、《奇袭白虎团》、《墙头记》还被拍成电影艺术片。另外,他还辅导了五音戏《王:姐思夫》、《王小赶脚》、《乡里妈妈》、《拐磨子》,柳腔《观灯》,二奏弦《拴娃娃》等市、县剧团的晋京剧目。1981年他重返省吕剧团后.指导排演
吕剧了《亲事》等优秀剧目。直至离休后,他仍心系吕剧事业,在许多剧目中担任艺术指导,为吕剧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5、刘奇英
刘奇英 ,山东莒南县人,生于1922年,国家一级编剧。
刘其英同志于1949年参加新海连特区文工队。此后曾在临沂地区文工队、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从事文艺创作。1952年后,开始从事吕剧创作。几十年来,他先后创作、改编、整理(包括与别人合作)吕剧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共二十余部。其中,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曾获文化部剧本奖,《光明大道》获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剧本奖,《沂河两岸》、《丰收之后》、《凤凰山》、《亲事》获山东省剧本奖。许多传统剧目如《双生赶船》、《彩楼记》、《王二姐思夫》、《王小赶脚》、《婴翠》等演出后,也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
6、李岱江
李岱江,山东莘县人,生于i933年,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李岱江同志于1949年秋考入平原省阳谷县安乐镇师范,作为学校的文艺骨干,曾先后演出过《兄妹开荒》、《喜叶河》、《王秀鸾》等歌剧,为其后在艺术表演方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1年,他考入平原省聊城专区文艺工作队。在这个综合性的文艺团体里,他较系统地学习了文艺方面的专业知识,使他的艺术表演天赋得以发挥。此间,他先后在歌剧《宝山参军》、《结婚》、《王秀鸾》,评剧《小女婿》等剧目中饰演重要角色,以其生动细腻的表演,甜美明亮的唱腔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1953年3月,李岱江调入山东省吕剧团,从此与吕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团后,他刻苦练功,深入钻研,虚心向前辈艺人和老同志学习,在基本功、表演和唱腔等方面得到田菊林、李海亭、尚之四、刘梅村、张斌等人的精心指教,较好地掌握了吕剧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演唱特色。在此后的艺术实践中,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他在吕剧艺术表演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数十年来,他先后主演了《借年》、《井台会》、《小姑贤》、《蔡文姬》、《借亲》、《迎春曲》、《穆桂英挂帅》、《桃花扇》、《沂河两岸》、《朝阳沟》、《两垅地》、《钗头凤》、《母与子》等近百出吕剧传统戏和现代剧目,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舞台艺术形象。他曾在山东、华东戏曲会演中获奖,主演的《借年》、《两垅地》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主演的《借年》、《借亲》、《沂河两岸》、《井台会》、《龙凤面》、《逼婚记》等剧目,曾先后晋京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1992年又荣幸地为江泽民总书记演唱了《借亲》选段。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李岱江广采博取,积极探索,以其纯净的嗓音,清晰的吐字,流畅的行腔,确立了吕剧小生声腔的行当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演唱艺术风格。他的演唱方法已广为吕剧生行仿效,故有“十生九学李”之说。通过研究名家论著,结合艺术实践,他积累了一套宝贵的演唱经验,总结出了通板式、明调式、知节奏、辨四声、知字韵、晓方言、善调息、巧运喉、贵自然,以及慢板不慢(慢而不拖,慢板要紧),快板不快(快而不燥,快板要稳),散板不散(散而不乱,散板要准)等演唱理论和方法。 李岱江同志以卓越的艺术表演才能和突出成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和广大群众的喜爱,曾被中央广播电台誉为“吕剧三杰”之一。1989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嘉奖令,对他在吕剧艺术工作中做出的突出贡献予以表彰,1993年由国务院颁发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