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紫草

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富含紫色素。茎常1-2,直立,被短糙伏毛,上部分枝。叶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2-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两面被毛,无柄。花序生于茎枝上部,长2-6厘米。花萼裂片线形,长4-9毫米,被短链伏毛;花冠白色,长7-9毫米,稍被毛,冠檐与冠筒近等长,裂片宽卵形,长2-3毫米,开展,全缘或微波状,喉部附属物半球形,无毛;雄蕊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长约0.4毫米,花药长1-1.2毫米;花柱长2.2-2.5毫米。小坚果卵球形,乳白色,或带淡黄褐色,长约3.5毫米,平滑,有光泽,腹面具纵沟。花果期6-9月。染色体2n=28。
中文学名
紫草
别名
藐、茈草、紫丹、紫芺、地血、紫草茸、鸦衔草、紫草根、 山紫草、红石根、野紫草、野麻灯、大紫草、红紫草、紫根、紫草根子、红条紫草
拉丁学名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拼音
zicao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管花目
紫草科
紫草属

目录

①紫草:多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略弯曲,常分歧,外皮暗红紫色。茎直立,单一或上部分歧,全株被粗硬毛。叶互生,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6厘米,宽约1.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糙伏毛。聚伞花序总状,顶生;花两性;苞片叶状,两面具粗毛;花萼短筒状,5深裂,裂片狭渐尖;花冠白色,花冠管短,先端5裂,喉部具有5个鳞片状附肢,基部具有毛状物;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4深裂,花柱线形,柱头球状,浅裂。小坚果直立,卵圆形,淡褐色。种子4枚,卵圆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②新藏假紫草:多年生草本,高2535厘米,全株被白粗硬毛。根直生,略呈圆锥形,支根常数个扭转在一起。茎直立,单一或基部两歧,被长硬毛。根生叶丛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渐狭,全缘,黄绿褐色;茎生叶互生,较短小,无柄。蝎尾状聚伞花序密集于茎顶,花两性;苞片线状披针形,具硬毛;花萼短筒状,裂片5狭窄叶状,与花冠等长或超出;花冠长筒形,紫色或淡紫色,长达1.5厘米,裂片5,椭圆形,外侧略被白毛,喉部与基部光滑;雄蕊5,花丝短或无;子房上位,花柱纤细,柱头球形,2深裂。小坚果阔卵形,淡褐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③滇紫草: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直立,圆柱形,质坚硬,外皮暗红紫色。茎单一,直立,无柄;基生叶狭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20厘米,宽约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表面被糙伏毛,叶背中脉被长硬毛;上部叶渐小,披针形。蝎尾状聚伞花序呈圆锥形;花两性;萼筒几全裂,裂片线形至披针形;花冠筒状,红色,长约1.4厘米,先端5浅裂,裂片呈三角形,反卷;雄蕊5,花药5个相连包围花柱,基部楔形,花丝短,被白色柔毛;子房上位,深4裂,花柱露于花冠之外。小坚果卵形,淡褐色。花期初夏。

产地分布

分布:朝鲜、日本及俄罗斯东部

产地:内蒙古、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及河南

①紫草:生于山野草丛中、山地阳坡及山谷。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广西、贵州、江苏等地。

②新藏假紫草:生长于高山野草丛中或向阳坡地。分布新疆、西藏、甘肃等地。

③滇紫草: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分布云南及西藏、四川、贵州。

中药价值

【性味】:

苦;寒

①《本经》: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药性论》:甘,平。

④《纲目》:甘咸,寒。

【归经】:

入心包络、肝经。

①《纲目》:入心包络、肝经血分。

②《雷公炮炙论》:入心、小肠二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少阴、厥阴。

【入药部分】:

为紫草科植物紫草、新藏假紫草或滇紫草的根。

【附方】:

①发斑疹:钩藤钩子、紫草茸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温酒调下,无时。(《小儿药证直诀》紫草散)

②治疮疹才初出,便急与服之,令毒减轻可:紫草(去粗梗)二两,陈橘皮(去白,焙干)一两。上为末,每服一大钱,水一盏,入葱白二寸,煎至六分,去渣温服,无时。乳儿与乳母兼服之,断乳令自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紫草如圣汤)

③预防麻疹:紫草三钱,甘草一钱。水煎,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④治过敏性紫癜:紫草五钱,蝉蜕二钱,当归四钱,竹叶三钱,西河柳三钱,牛蒡子三钱,黄柏三钱,知母三钱,苦参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草二钱,海螵蛸五钱,茜草二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

⑥治热疮:紫草茸、黄连、黄柏、漏芦各半两,赤小豆、绿豆粉各一合。上药捣细,入麻油为膏,日三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仁斋直指方》紫草膏)

⑦治小儿胎毒,疥癣,两眉生疮,或延及遍身瘙痒,或脓水淋沥,经年不愈:紫草、白芷各二钱,归身五钱,甘草一钱,麻油二两。同熬,白芷色黄为度,滤清,加白蜡、轻粉各二钱,取膏涂之。(《疡医大全》紫草膏)

⑧治火烫,发泡腐烂:紫草一钱,当归五钱,麻油四两。上三味,同熬药枯,滤清去渣,将油再熬,加黄蜡五钱,熔化,倾入碗内,顿冷,涂之。(《幼科金针》紫草润肌膏)

⑨治痈疽便闭:紫草、栝楼等分。新水煎服。(《仁斋直指方》)

⑩治小便卒淋:紫草一两。为散,每食前用井华水服二钱。(《千金翼方》)

⑾治血淋: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服。(《证治准绳》)

⑿治吐血衄血不大凶,亦不尽止,起居如故,软食如常,一岁之间,或发二、三次,或发五、六次,久必成痨:紫草、怀生地各四两,白果肉百个,茯苓、麦门冬各三两。煎膏,炼蜜收,每早、晚各服十余匙,白汤下。(《方脉正宗》)

⒀治五疸热黄:紫草三钱,茵陈草一两。水煎服。(《本草切要》)

⒁治赤游丹毒,红晕如云头:用小锋刀或磁碗锋画去毒血,紫草五钱,鼠粘子一两。研细,水煎服。(《本草汇言》)

⒂治小儿白秃:紫草煎汁涂之。(《圣惠方》)

⒃治豌豆疮,面齄,恶疮,瘑癣:紫草煎油涂之。(《医学入门》)

⒄治恶虫咬:油浸紫草涂之。(《圣惠方》)

功效与作用

凉血;活血;透疹;解毒。主斑疹;麻疹;吐血;衄血;尿血;紫癜;黄疸;痈疽;烫伤。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①《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②《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

③《药性论》:治恶疮、瘑癣。

④《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

⑤《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

⑥《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

⑦《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

⑧《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砂引草    下一篇 台湾紫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