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木草
- 中文学名
- 梓木草
- 拉丁学名
- Lithospermum zollingeri A. DC.
- 拼音
- zimucao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 管花目
- 科
- 紫草科
- 属
- 紫草属
目录
根:根褐色,稍含紫色素。
株:多年生匍匐草本,茎高达25厘米,匍匐茎长达30厘米,被开展糙伏毛。
叶:基生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厘米,两面被短糙伏毛,具短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渐窄,近无柄。
花:具1花至数花,花序长2-5厘米。花具短梗;花萼长约6.5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两面被毛;花冠蓝或蓝紫色,长1.5-1.8厘米,稍被毛,冠筒与冠檐无明显界限,冠檐径约1厘米,裂片宽倒卵形,近等大,长5-6毫米,全缘,无脉,喉部及冠筒具5纵褶;雄蕊生于纵褶之下,花药长1.5-2毫米;花柱长约4毫米。
果:小坚果斜卵球形,长3-3.5毫米,乳白色,有时稍带淡黄褐色,平滑,有光泽,腹面具纵沟。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高达25厘米,匍匐茎长达30厘米,被开展糙伏毛。根褐色,稍含紫色素。基生叶倒披针形或匙形,长3-6厘米,两面被短糙伏毛,具短柄;茎生叶较小,基部渐窄,近无柄。具1花至数花,花序长2-5厘米。花具短梗;花萼长约6.5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两面被毛;花冠蓝或蓝紫色,长1.5-1.8厘米,稍被毛,冠筒与冠檐无明显界限,冠檐径约1厘米,裂片宽倒卵形,近等大,长5-6毫米,全缘,无脉,喉部及冠筒具5纵褶;雄蕊生于纵褶之下,花药长1.5-2毫米;花柱长约4毫米。小坚果斜卵球形,长3-3.5毫米,乳白色,有时稍带淡黄褐色,平滑,有光泽,腹面具纵沟。花果期5-8月。染色体2n=16。
分布:朝鲜及日本
产地:江苏、安徽、浙江、台湾、江西、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及河南
生境:丘陵、低山草坡或灌丛中
功用:果供药用
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 Prodr. 10: 586. 184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 552.图5057.1974;朱格麟, 植物分类学报20: 3. 325. 1982. ——Buglossoides zollingeri (DC. ) Johnst. in Journ. Arn. Arb. 35: 45. 1954.
染色体2n=16。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