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天名精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下部近无毛,上部密被柔毛,多分枝。茎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6厘米,上面被柔毛,老时几无毛,下面密被柔毛,有细小腺点,具不规则钝齿,叶柄长0.5-1.5厘米,密被柔毛;茎上部叶较密,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具短柄。头状花序多数,生茎端及沿茎、枝生于叶腋,近无梗,成穗状排列,着生茎端及枝端者具楠圆形或披针形、长0.6-1.5厘米的苞叶2-4,腋生头状花序无苞叶或具1-2小苞叶;总苞钟状球形,径6-8毫米,总苞片3层,向内渐长,外层卵圆形,膜质或先端草质,具缘毛,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形。雌花窄筒状,长1.5毫米,两性花筒状,长2-2.5毫米。瘦果长约3.5毫米。
中文学名
天名精
拉丁学名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别称
地菘,天蔓青,鹤虱
拼音
tianmingjing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桔梗目
菊科
天名精属

目录

地菘,天蔓青,鹤虱

形态特征

株:多年生粗壮草本。

茎:茎下部近无毛,上部密被柔毛,多分枝。茎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6厘米,上面被柔毛,老时几无毛,下面密被柔毛,有细小腺点,具不规则钝齿,叶柄长0.5-1.5厘米,密被柔毛;茎上部叶较密,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具短柄。

花:头状花序多数,生茎端及沿茎、枝生于叶腋,近无梗,成穗状排列,着生茎端及枝端者具楠圆形或披针形、长0.6-1.5厘米的苞叶2-4,腋生头状花序无苞叶或具1-2小苞叶;总苞钟状球形,径6-8毫米,总苞片3层,向内渐长,外层卵圆形,膜质或先端草质,具缘毛,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形。雌花窄筒状,长1.5毫米,两性花筒状,长2-2.5毫米。

果:瘦果长约3.5毫米。

多年生粗壮草本。茎下部近无毛,上部密被柔毛,多分枝。茎下部叶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6厘米,上面被柔毛,老时几无毛,下面密被柔毛,有细小腺点,具不规则钝齿,叶柄长0.5-1.5厘米,密被柔毛;茎上部叶较密,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具短柄。头状花序多数,生茎端及沿茎、枝生于叶腋,近无梗,成穗状排列,着生茎端及枝端者具楠圆形或披针形、长0.6-1.5厘米的苞叶2-4,腋生头状花序无苞叶或具1-2小苞叶;总苞钟状球形,径6-8毫米,总苞片3层,向内渐长,外层卵圆形,膜质或先端草质,具缘毛,背面被柔毛,内层长圆形。雌花窄筒状,长1.5毫米,两性花筒状,长2-2.5毫米。瘦果长约3.5毫米。

产地分布

分布: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缅甸、锡金、伊朗及俄罗斯高加索地区

产地:河北西南部、山西、陕西东部、河南、安徽、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北部、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南部、云南、西藏及新疆

生境:生于村旁、路边荒地、溪边或林缘

海拔:垂直分布可达海拔2000米

功能用途

功用:全草药用,清热解毒、祛痰止血,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疔疮、蛇虫咬伤

分类文献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 Sp. Pl. 860. 1753; DC., Prodr. 6: 282. 1837;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30. 1888; Winkl. in Act. Hort. Petrop. 14: 70. 1895; 林鎔, 北研丛刊2: 484. 1934; 侯宽昭等, 广州植物志539. 1956; 裴鉴等, 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759. 1959;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3: 483. 图6379. 1975.——C. thunbergianum Sieb. et Zucc. in Abh. Akad. Wiss. Munch 4 (3): 187. 1845.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虾须草    下一篇 薄叶天名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