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网络间谍

网络间谍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窃取、篡改敌方或外国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全世界每天发生数以万计的计算机网络入侵事件,但其中大部分还不能说是计算机网络间谍入侵,并不是所有的“黑客”都是计算机网络间谍。严格的说,所有的网络间谍都是黑客,而所有的黑客都是潜在的间谍。

目录

为了获取所需

人们可能会以为网络间谍就是常说的“

对于

网络间谍由于使用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所以与传统间谍相比较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

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为间谍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手段,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反间谍”手段的革命:

网络间谍网络间谍

一是培养高水平的“反网络间谍战士”。就是指那些具备广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网络攻防技巧的专门人才。曾因 1998 年2月侵入美国国防部及4个海军系统和7个空军系统的电脑网络而名声大震的跨国“黑客帮”领袖——以色列青年埃胡德·特南鲍姆已被以色列军队接受入伍,正式成为军人。公开吸收“黑客”入伍在军事史上还是第一次。与以色列军队相比,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军队对于“黑客兵”的研究与使用早就开始了。所不同的是,以色列军队建立“黑客军”注重从民间公开招收既成人才,西方军队更注重在军队内部培养。美国国防大学第一批以研究软件和实施逻辑攻防战为主的信息战专家已于1995 年秋季毕业。此外,美军还组建了世界第一支具有实战意义的网络信息战部队。除美国外,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也都在加强网络战的研究与准备。法、德等相继提出了“未来士兵系统”、“先进战斗士兵系统”等计划,其目的在于将战场互联网联接到单兵计算机,从而大大提高一体化作战效率。

二是完善防范黑客入侵措施。网络系统安全有下列3个中心目标:保密性,保证非授权操作不能获取受保护的信息或计算机资源;完整性,保证非授权操作不能修改数据;有效性,保证非授权操作不能破坏信息或计算机资源。其中,网络安全指基于网络运作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造成的物理线路和联接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服务安全、人员管理安全等几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应该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甚至你不会想到自己也会成为目标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虽然电子技术方面我国不如发达国家,但是我们要以现有的技术对抗发达国家以网络为手段进行的安全威胁和利益剥夺,采取适当措施发展自己的网络技术。一种统计显示,中国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只有3000人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40 万,而且每年以7 万人的速度在增长。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绝对不能置身于全球信息社会进程之外的前提下,中国应当尽快建立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以政治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给国家带来的影响,从战略的角度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在资金投入、国家政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切实的安排,进行体制创新,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争得自己的应有位置,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

三是树立科学的保密意识。从近几年国内外一些网上泄密案件来看,保密与泄密只是一步之遥。尤其是因特网上,“网上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应是一条训诫。对我们广大官兵来说,就是要树立科学的保密意识,提高保密观念,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网络安全知识。在网络“作业”中,要切实遵守保密规定,做到不上网聊天,不在网上交友,不到不正规场所购买电脑及其软件,不随便将市场的软件程序、游戏安装在军事办公用的微机或局域网里,只有这样,才能筑起我们坚不可摧的网络“长城”。

发布禁令

根据互联网广告局的统计数据,形式多样的间谍程序目前所带来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十几亿美元,几乎占到网络广告业的 1/4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求助于反间谍软件来控制间谍软件可能带来的灾难。如此严峻的形势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美国联邦政府早在2000年就通过了一系列的禁令,不允许任何政府部门网站安装Cookie 或者类似Cookie 的软件;

欧盟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反数字盗版法,该法规限制企业使用Cookie 文档和其他能获得访问其网站用户信息的设备,企业要先得到用户允许,才能获取、保留并出售这些信息。不过,摆在立法部门和行政部门面前的下一个难题是,究竟如何界定现存的间谍软件是否非法?毕竟,间谍程序同样也在向着更智能、更隐蔽的方面发展。来自反间谍软件公司阵营的行动或许能产生最直接的效果。

Earthlink 、AOL 、MSN 、雅虎、Google 等等一些互联网服务商都推出了可以阻止弹出式广告的软件,并集成了反间谍软件的工具包;防毒软件商如网络联盟、赛门铁克、趋势科技等也纷纷推出可以查杀间谍软件的产品;CA 在2004 年8 月收购PestPatrol 之后,已经把PestPatrol 的反间谍软件集成到了其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中;甚至就连戴尔都拉着互联网教育基金会(IEF) 一起,发起了反间谍软件行动,如果用户需要,只要支付39 美元便能请戴尔的技术人员帮助清除计算机上的间谍软件。

中国黑客

“中国的互联网间谍在两年内入侵了103个国家的1295台电脑。”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再次在西方点燃了“中国黑客论”。

该报告称,中国有一个庞大的“幽灵网络”,专门盗取各国大使馆、外长、媒体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机密信息。无独有偶,英国多名情报部门官员最近也将矛头对准中国,向政府提出警告说,中国的网络攻击威胁足以令英国瘫痪。对此,一位中国专家向《环球时报》表示,这种说法听起来十分夸张,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更像是天方夜谭。“实际上中国遭到外部攻击的电脑更多,但中国从未因此抨击某个具体国家,西方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大谈‘中国网络间谍’,是很刻薄和随意的。”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下一篇 早期教育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