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函数
目录
消费函数,是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onsumption function 消费函数
总消费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的数值对应关系。总财富和其他变量也常被认为会对消费产生影响。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α+βy, 式中,α为自发消费部分,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整个公式的经济含义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任意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简称:APC(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C/Y
边际消费倾向MPC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定义
指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即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 MPC=△c/△y = dc/dy
特点
①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 ② 0<MPC<1 ; ③ 随收入增加,MPC递减。
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提出。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
MPC=△c/△y=dc/dy
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而且总有APC>MPC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这一假说过于简单粗略,用于预测时误差较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函数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新的假说及相应的函数式。其中函数形式比较简单而内容大体符合实际的消费函数是:
Ct = a + βYt + γCt − 1
式中C t表示t期消费,Y t表示t期收入,C t-1表示上期(t-1期)消费; α,β,γ为参数。这一消费函数的最后一项可以解释为消费的惯性影响,也可以解释为持久收入的影响。因为应用递推关系可将上面的消费函数改写为:
此式表明,消费是过去历年收入的函数。
消费函数主要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之中。西方的宏观经济模型通常把消费作为其核心方程之一。中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消费函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已将消费函数纳入中国宏观经济模型中。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