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精英移民潮

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移民输出国。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二十一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全球化的新阶段。

目录

2010年5月,在美国媒体推出的“失败国家”指标中,“人才流失”被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单独列出。

2010年6月,中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人才发展要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而另一方面,却是以新富阶层为代表的精英群体正在集中出走。

尽管眼下看来,所谓人才流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国巨额资金逃离的担忧,还只是“少数派报告”。但当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走出国门,成为另一片国土上创造价值的中坚时,却传递给了中国不能忽视的信号——这也是进入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应有的警醒。

数据

据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的统计数据称: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同时,近十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

美国国务院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0年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还将大幅增长,而中国申请人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将可能提高至70%左右。

而对于另一热门国度加拿大而言,尽管2009年曾有媒体称中国移民加拿大出现低潮,但该国移民局提供的关于投资移民的数据,却给出另外一个结论:2009年,加拿大吸收全球投资移民目标数为2055名,中国占了1000人,而仅魁北克移民局审理的投资移民,中国申请人就占据了七成。

澳大利亚同样“高烧不退”,根据2010年1月澳洲统计局(ABS)公布的最新数字,中国大陆出生人口的移民比例,从2009年8月至10月间的连续三个月,一直问鼎澳洲抵境“报到”移民人数榜首,超过传统的英国和新西兰,甚至后来居上的印度。自2009年7月至今年1月,中国大陆移民澳洲的人数约为7800名。

此外,除去传统的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三大主流移民目的国之外,不少南美、欧洲、东南亚等较小的国家也成为中国大陆移民的“新宠”目的地。

群体类型

投资移民

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而全部新增的投资移民当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投资移民成功率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槛相当于人民币分别约为235万、454万、962万。

技术移民

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不仅仅是加拿大,过去十年,随着各移民接收国政策的放开,中国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与财富精英大量入籍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

明星移民

一份关于《建国大业》相关演员国籍的名单在网络上疯传,名单称参演该片的80余名知名演员中四分之一拥有他国国籍。由于中国目前并不承认双重国籍,因此拿到外国护照的明星都已经不是中国公民。名单在网民中引起极大反响,有网友质疑:“口口声声说爱国,但到底爱哪个国?”

隐秘富豪移民

1、移民主体不再是知识分子或技术工人,而是富人;

2、他(她)们带走了在中国国内赚取的大笔财富;

3、转换国籍后,子女留在国外,富人回头继续把中国作为挣钱发财的主战场。

成因

很多技术移民在国外过着平淡、平稳但不如国内光鲜的生活。相比起清洁空气、安全食品、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安全感,他们更多着眼于国外合理的房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发达的医疗水平、下一代的教育和未来。

而投资移民则更多着眼于资产转移和安全感,但又认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大量机会和发展空间的中国又是做生意赚钱的天堂,他们同时认为移民身份在国际交往中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和增加谈判的砝码。

相比起中国护照的13个免签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的护照则意味着更大的自由和高度的国际化。知识精英和财富精英的大量移民海外也意味着对中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中坚分子正在流失,现象的背后有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影响

二十世纪十年,中国经济高歌猛进,成就了迅速壮大的富人阶层,但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和弊病,也令更多的人无力承受房价之压和矛盾夹缝中的窒息。此时的他国,似乎成为逃离的最好方向。越来越多的人,以奋斗的名义,以未来的名义,将目光在世界的版图上逡巡——这俨然已不再是一代知识分子的严谨姿态和逻辑,却也是一个无比理性的选择过程。

但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者曾省存的观点,所谓“人财两失”的结论为时过早。在全球化的今天,移民潮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事实上,在中国大陆之前,中国台湾和新加坡、韩国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精英外流的移民潮,但是,后来通过“人才流转”反而又大为获益。但是,至少目前(2010年)看来,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印度,未曾因移民潮而遭受不可挽回的创伤——除了人才流动本身所具有的循环性外,更重要的在于,当时三地均采取了正确的吸收人才和引导回流措施。

不管是从中国的人才结构还是资金的角度来看,移民潮都会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另一方面,因为移民潮引发的对人才流失的忧思会使民众广泛关注到这一问题,我们会检讨这一问题,以此推动改革有关制度层面上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所以移民问题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对策

专家提出两大方面的对策,一是改善国内环境,努力留住人才,二是积极吸引海外人才回流。具体而言:

留住人才

1、完善国内相关立法,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2、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起惠及绝大多数民众的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

3、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

4、调整收入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吸引人才

1、加快产业结构提升,为海外华人华裔专才回流提供了多元的就业机会;

2、学习印度,强化故土与海外侨社的联系,因为海外网络就是社会资本;

3、学习新加坡和香港,全面打造国际都市以吸引跨国财团,透过企业入驻带来整个海外精英团队。

总之,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让现有居民不愿离开,令海外精英趋之若鹜;如果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限制人口流动,那就是背离世界大趋势的因噎废食之举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陈志钊    下一篇 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