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采茶戏
目录
高安采茶戏像一株古老而娇艳的山茶花,盛开在高安市这块底蕴丰厚的文化沃土上。
高安东邻省会南昌,西贯湘鄂川黔交通要道,自古就有“江右上县”之誉。它历史悠久,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这里人文荟萃,元代戏剧家、音韵学家周德清就诞生在这个地方,他的著作《中原音韵》在中国戏剧史和音韵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地方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与念白的两个方面。高安采茶戏的舞台语言以高安方言为依据,那就需要演员不但在念白上是艺术化的方言土语,更重要的是将方言有机地结合到采茶戏的唱腔中去,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戏曲的韵味。在这方面,现在有的青年演员还是做得尚有欠缺。除念白操半生不熟的高安方言以外,唱腔的吐字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唱起来象歌剧,与观众的欣赏期望相去甚远。
据专家研究成果,高安方言声调的特点,是“变音”较多,在戏曲唱腔中“变调”行腔,不仅音域更宽,而且更具有浓厚的高安地方特色,何乐而不为呢?
艺术化的方言土语,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四九看妹》中银心倒茶给四九喝,一声“茶(ca)来咯”,四九故意听成“蛇(sa)来咯”。韵同音近,视听混淆,一阵忙乱“逗哏”包袱一抖,引起观众一阵欢笑声。又如,四九一边喝茶,一边又要回应银心关怀叮嘱,“慢点吃(qia)”,四九耍笑说,“吃茶莫哇事,哇事就会打布布。茶往下,气往上,两下哩会相撞,会梗死干哥哥”。押韵合辙,朗朗上口,就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一样,与观众极易产生共鸣。又比如,四九逗耍银心,说无钱买东西,就割自己身上的肉去卖,给有钱人当下酒菜。银心气极,追打四九,伤心地掩面而泣。四九意识到玩笑开大了,说:“打了干哥还不够,还要榨桶麻油凑。”将流眼泪比喻成榨麻油,这是高安农村开玩笑的常用语。形象生动,比喻贴切。老表们一听就懂。
戏曲的声腔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是“板腔变化”型,二是“曲牌连缀”型。高安采茶戏则属于后一种类型。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种地方戏小剧种;在唱腔旋律上,曲式结构简单,声调朴实无华。一般是上、下两句为一个曲调,反复吟唱;节奏变化较少,行腔也不多。大多演绎乡土气息浓郁,富有草根平民阶层生活情趣的故事或情节。如“王婆婆骂鸡”、“四九看妹”、“补背褡”、“姑嫂观灯”等,表演载歌载舞,语言诙谐活泼,像东北“二人转”,为赣西地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地方戏小剧种,调多腔少。既是其特色,也有一定局限。所以,要表现历史的、现代的重大题材,演绎较为复杂的剧情,刻划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诠释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激烈的大戏;在音乐唱腔上难免力不从心。因此,就需要吸收板腔变化型剧种所具有的吐字行腔讲究韵律,唱和极富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高安采茶戏的基本主曲,称“老本调”。通过戏曲音乐工作者和演员们的共同努力,经过充分吸收京剧及其它剧种的板式变化等有益因素,在保留原曲调基本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唱腔的设计,非常成功。当它们一问世,就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脍炙人口的经典唱腔,久唱不衰,成为赣西老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戏剧音乐的创作,是作曲者根据戏曲故事情节的叙述要求,在音乐主题旋律的筛选,人物性格的刻画,戏剧矛盾冲突的处理,剧种曲牌音乐特色的灵活运用上,来进行通盘构思的。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在演唱方面有一定表现能力的演员去完成。因为,戏曲乐谱,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只停留在纸面上的平铺直叙。要把它唱好,唱出有该剧种的特色、韵味,唱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与观众产生共鸣,给人以美的享受,则完全依靠演员的演唱技巧和功力。人们常说,演员的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二次创作就是这个道理。
老北京人常把看戏说成是听戏;您如果说去看戏,人家就会讲您是外行了。戏迷们对剧目的情节、演员的装扮、表演等都非常了解和熟悉。百听不厌的是演员的唱腔,往往是遇到有大段唱腔的时候,干脆闭目聆听,以掌击拍;当听到绝妙之处,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喝彩叫好。这与现如今讲的“互动”,如出一辙。
有成就的演员唱腔非常有特色,因为同一段唱腔,不同的人来唱,风格、韵味就截然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别。所以在京剧界同是旦角行当,会出现梅、程、尚、荀“四大名旦”。以至不同流派,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由“老本调”衍生的诸多“花旦本调”、“服药调”、“逃调”、“锄棉花草调”、“小 花调”、“本悲腔”等,经戏曲音乐创作者及演员的共同努力,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曲牌连缀体”与“板腔变化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采茶戏唱腔的拖腔、花腔、曲牌的转换中去。着重在声腔、情感、吐字、韵味上下功夫,这种创造性的艺术再加工,极大地丰富了高安采茶戏的艺术表现力。正如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所倡导的“移步不变形”。特色还在,韵味犹存,为演绎大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这样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新瓶老酒,使之更加醇香绵长,回味无穷。
著名高安采茶戏表演艺术家黎花英,幼时师从京剧老艺人,受到过严格的师承传授,唱腔、念白、做工等基本功扎实。五十年代初改演高安采茶戏,一改由男性扮演旦角的陈规,以扮相俏丽多姿,嗓音圆润甜美,表演舒展大方的花旦形象闪亮登台。给高安采茶戏表演添上一抹亮丽的色彩。
高安采茶戏中以“对子戏”(小旦、小丑)的表演最有特色。旦角略施粉黛,头饰簪花,手持一方彩帕,身着长褶裙,足穿脚尖缀一红线球的绣花鞋。以碎步为基本步法,扮相俏丽,做功细腻。歌声悦耳,舞蹈活泼,予人以美的享受。
丑角(俗称小花脸),则头戴礼帽,着灯笼裤,腰间系一短裙,手持一柄折扇,足蹬平底皂靴,鼻梁处涂一豆腐块大小的白粉。以走矮子桩为基本步法。表演亦庄亦谐,插科打诨,趣味横生。由他来演绎整台戏矛盾冲突的起承转合,是整台戏的“魂”,所以,梨园行里常有“无丑不成戏”、“丑是戏中胆”一说。
进入21世纪,非常遗憾地感觉高安采茶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尴尬。许多剧团英才匮乏,后继无人。戏剧院场门可罗雀,冷冷清清,往日的风光不再。这症结到底出在哪?除了如今娱乐媒体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外,传统戏曲的改革等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高安采茶戏应以编排短小精悍,贴近生活的城乡小剧为主。小戏主题突出,人物不多,布景简洁,道具较少。语言、肢体动作可以精雕细刻。音乐锣鼓多些喜庆热闹。声腔道白地方色彩浓些,再浓些。不必拘泥不合时宜的程序化的东西。提倡回归自然,回归原生态。但也要防止低俗、色情、宿命、反动的沉渣泛起。大力培养身怀绝技的艺术领军人物。高歌时代主旋律,为民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东北二人转”,之所以红遍东三省,唱响中国,除了与赵本山等表演艺术家大力推崇以外,其喜庆欢快、幽默风趣、风格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古称“江右上县”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高安采茶戏则是这块古老土地上勤劳 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坛老酒,喷发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农民或在蚕桑耕种之中,或在收获喜庆之际,有感而发,信口引吭,一人呼,众者和,管弦助兴,铙钹取闹,傩面雉首,相聚而乐,于是,一个古老的剧种便在农民们不经意的嬉闹中诞生了。
纵览高安采茶戏形成发展的画卷,最引人注目让人激动的还是建国以来的那部分,经过百年的演绎发展,高安采茶戏形成了语言通俗质朴、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风格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曾被斥为“有乖礼俗”的野乐已登上艺术大雅之堂,成为在中国颇有影响的江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至今,赣中、赣西等地多个县市剧团演出剧种均为高安采茶戏。
高安采茶剧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强盛的生命力创造了一个个辉煌。剧团曾于1959年在庐山党的八届八中全会上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献演《四九看妹》 。当年10月经中共宜春地委决定,一次从高安地方剧团调去15名演员,成立宜春专区地方剧团。进入60年代中期,高安采茶戏再度进京,地采、高采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联袂演出《小保管上任》 ,引起轰动。随即此剧在中国赢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公映。高安采茶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既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又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充分展现了赣中文化的浓郁风情。地采、高采致力于对戏剧内涵的开掘和表现手法的创新,编、导、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进入成熟阶段。1979年地采《孙成打酒》剧组进京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一等奖。尔后, 《郎当索》 、《樟树坳风情》、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断鸡》等剧目在历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均夺得一等奖;《一家人》、 《乡潮》 、《寒儒求监》也获得较好成绩。《寒儒求监》、《断鸡》还获得华东“田汉戏剧奖”二、三等奖。1991年,高安采茶剧团又奉调进京参加首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荣获“稀有剧种演出特别奖”。不久,由高安采茶剧团与江西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孙成打酒》荣获第八届中国戏曲电视剧评比二等奖、中国第十四届“飞天奖”短篇戏曲电视剧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紧接着又将高安采茶剧团的《南瓜记》 、 《断鸡》 、《四九看妹》、 《游湖》搬上荧屏,拍成舞台艺术片与专题片向全中国播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区采茶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高安采茶戏《木乡长》一举夺得第四届江西省玉茗花戏剧节剧目一等奖及编、导、演一等奖,紧接着又荣获“中国戏曲现代戏交流演出”优秀演出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编、导、演单项“文华奖”,剧本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并参加四川成都第五届中国艺术节演出。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