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简称北京二中,是北京市示范高中,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始建于1724年。学校处在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东口内务部街,师资雄厚,教学设施先进、全面,在社会上拥有良好声誉。每年,超过95%毕业生考入第一批重点大学,六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二中先后与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
中文名
北京市第二中学
外文名
No.2 Middle School of Beijing
简    称
北京二中
校    训
“敬业乐群”和“扎实、创造、团结、有恒”
创办时间
1724年(清雍正二年)
类    别
公立中学
现任校长
钮小桦
知名校友
舒乙、丛维熙、刘绍棠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5号

目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15号

邮政编码:100010

学校重点级别:北京市示范高中校

北京二中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前身是清朝左翼宗学,始建于公元1724年(清雍正二年)。校庆日为每年的4月1日。从有学校相关历史记载到现在,二中已有290年的历史。学校处在北京市的中心区域,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灯市东口内务部街。

历史沿革

北京二中拥有290年的历史

清朝

北京二中最早前身,就完整的学校而言,据考证可以追溯到清朝左翼宗学。左翼宗学与右翼宗学(现北京三中)一并,始建于清雍正二年闰四月初五(1724年5月27日)。左翼宗学系清镶白旗子弟学校,其确切校址是今东四南大街(东四十字路东侧至灯市东口)马路东侧的街面上。1905年戊戌变法,左翼宗学改建为左翼八旗第五初等小学堂。1910年3月,改为左翼八旗中学堂。

中华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建立后,即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后又改名为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北京市立第二中学。1910年至1936年校址移至史家胡同(“史可法祠堂”旧址)。民国25年11月1日(1936年),北京二中由史家胡同迁入内务部街15号现址。即原军阀段祺瑞政府内务部公署所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9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首批全国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校。2011年,北京市第二中学与美国索斯兰中学(Southlands Schools International)合作举办中美高中双文凭课程项目。

教学设施

学校校舍占地面积20821平方米,建筑面积22624平方米,有6350平方米的高规格全塑胶操场,有理、化、生实验室10个及108平方米的生物走廊,有配备113台586电脑的学生计算机房,容纳240人的学生阅览室,有电子阅览室、舞蹈房、爱立信电信空间分站,校内建有实用高效的计算机校园网,各个教室均配备了投影仪的闭路电视。 北京二中的校训是“敬业乐群”和“扎实、创造、团结、有恒”。在这种校训的熏陶下,毕业生中出现了一批各有专长、成绩卓著的学生 。

学校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2006年9月启用了新建的教学楼、报告厅、体育馆、科技楼,以及现代化的理、化、生实验室,心理咨询、舞蹈、管乐排练厅和各种专用教室。还有大型图书阅览室、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国粹馆、美术馆、古籍查阅收藏室、心理咨询室、电子阅览室、小影院,并开辟了视听墙、棋艺活动区、专业演播室、先进的计算机房,配有数码信息港。

2010年4月,北京二中在上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操场地下,兴建学生餐厅工程。经过近一年的施工建设,2011年3月,学生餐厅正式投入使用。新建的学生餐厅使用面积4871多平米,可容纳1500人用餐,餐厅设计集中体现了现代、环保、节能的理念。学生餐厅早、中、晚均向学生开放,每天可供应主副食几十种,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自选菜品,刷卡就餐。学生餐厅的建成使用,改变了学生过去由配餐公司送盒饭的就餐形式,真正解决了“营养餐不营养”的问题,为学生的就餐提供了更加营养丰富的多样化选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

学生餐厅的建立,是继2006年二中新校园落成后的又一项重大建设工程,在北京二中的建设史中又书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2007年将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二中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基础上优化师资结构,整合课程资源。为新学期课程的开展,又建设了油画写生工作室、中国画创作·美术鉴赏工作室、书法篆刻工作室、电脑绘画与设计工作室、汽车驾驶与保养学习室、家政与生活技术学习室、机器人制作工作室、电子控制技术工作室、建筑及其设计工作室、创新工作室(金工、木工实验室)、服装及其设计工作室、生物技术实践工作室(无土栽培)、生物组培实验室、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室、PASCO数字化实验平台与电子控制技术工作室、技术与设计工作室、视听制作工作室、理化生个性化自主实验室、地理情景多功能学习室、文史哲馆、外文图书阅览室。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免费进入相关实验室学习和研究,学生的各项能力将会得到快速提升。

师资力量

现有40余个教学班,学生一千五百余名,教职工总数215名,其中专任教师134名,

特级教师7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3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0人,其中,区级骨干教师27人、校级骨干教师24人。

教研成果

二中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有两位同学获得金牌;多位同学获得北京市“金帆奖”、“银帆奖”。

2006年,二中学生参加全国及市级学科竞赛,近四百余名学生获奖,12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各类学科竞赛一等奖。

二中金帆舞蹈团赴英国、台湾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后,又在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出活动中获得金奖,并荣获北京市金帆艺术奖。并于2006年12月18日在保利剧院公演首部中学生原创校园剧《晴朗的天空下》,获得陈至立等国家领导人及教育、文化界各位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中是北京市科技、篮球、乒乓球传统校,连年在全国、市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学校开设了60余门自主开发的选修课。

多年来,二中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学生,不仅高考升学率多年稳定在100%,每年均有90%左右的学生升入一批重点大学,其中每年约有十分之一的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学生何璇获得北京市2006年高考文科状元,这已是该校学生第六次获得北京市高考状元。每年还向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高校输送舞蹈、管乐和体育特长生。

2008年,二中高二学生王安妮作为学生代表赴雅典参加奥运会圣火交接仪式。同年,校长钮小桦也在北京参加了奥运火炬接力。

二中先后与瑞士、丹麦、日本、英国、芬兰、新加坡、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广泛开展了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有十几批学生出访瑞士、丹麦、英国、法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9年,高二年级同学荣幸地参与了背景组字表演,并获得了巨大成功,得到好评

北京二中2010届学生高校录取情况为:理科95.2%的学生被一批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录取,文科91.8%的学生被一批重点院校第一志愿录取。

北京二中2011年高考是北京二中国际部启航的一年,也是北京二中深入落实课改,促进学生多样化、多素养、多个性发展逐步收获的一年。继2010年高考取得骄人成绩后,2011年北京二中的高考成绩更是:亮点纷呈,再创辉煌。1、文理总分一批上线率高达99%,绝大多数学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2、文科学生总平均分超过610分以上。3、100多名学生获得了清华、北大、人大、北医、北航、复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大学的自主招生的加分。4、二中的文艺、体育特长生的专业水平被诸多名校高度认可,这些同学的高考也获得较好成绩,这些同学均获得了如:清华、北大、人大、北航、西南财大等名牌大学的文艺、体育的特长生60分——20分的不等加分。竞赛、科技类的学有专长同学,在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比赛中表现突出,分别被北京大学、西南大学等破格录取。5、十几名优秀同学被国外的如:埃默里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利福尼亚圣地亚哥分校等著名大学录取。

全面发展

学校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融入多种学习方式,丰富和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目课程分类别、分层次设置了全部选修模块。校本选修课程设置了文学与艺术、人文与社会、科学与创新、技术与生活、体育与健康五类,三年中开设的校本课程总数达146门。学校拥有科技俱乐部、陶艺社团、话剧社、电视台、DI头脑创新思维社团、红十字会、模拟联合国、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音乐沙龙等二十多个学生社团,并有金帆舞蹈团、金帆管乐团、金鹏科技团、女篮、乒乓球队等专业团队。学校的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戏剧节、读书节已经成为学生活动的亮点与品牌。学校在学生中实行义工制,以增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教学特色

1.以人为本,坚持品格教育和诚信教育,严格管理。形成了良好的校风,远近闻名。

2.教学上创造了适合学生发展,灵活且自主选择班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四个学科: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施行小班分层授课)。分层原则:分层不分班,保底不封顶,学生自选层,层间可流动。

3.各科教学大力夯实基础,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大胆开发符合现代教育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英语使用纯英国进口教材,聘请经验丰富的外教进行口语训练。

4.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学校每年组织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去外省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小学部每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段练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

5.学校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赴国外游学,先后去过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

办学理念

北京二中的办学理念是: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二中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优质,追求卓越。

二中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北京二中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姿态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优秀教师成长的沃土,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实施素质教育的典范。

国际项目

国际交流

二中先后与瑞士、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广泛开展了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每年都有师生间的交流互访。

国际部

北京市第二中学与美国索斯兰中学(Southlands Schools International)合作举办中美高中双文凭课程项目是经北京市教委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的中美合作高中学历教育项目(批准文号:市教〔2011〕函248号)。本项目学业成绩合格的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北京市第二中学和美国索斯兰中学的高中毕业文凭。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景德镇采茶戏    下一篇 赛尔号大电影4:圣魔之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