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草
- 中文学名
- 聚花草
- 拉丁学名
- Floscopa scandens Lour.
- 别称
- 小竹叶菜,水竹菜,竹叶草,大祥竹篙草,水草
- 拼音
- juhuacao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鸭跖草目
- 科
- 鸭跖草科
- 属
- 聚花草属
目录
株:植株具极长根状茎,根状茎节上密生须根。
茎:茎高20-70厘米,不分枝。
叶:叶无柄或有带翅短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3厘米,上面有鳞片状突起。
花:花梗极短;苞片鳞片状;萼片长2-3毫米,浅舟状;花瓣蓝或紫色,稀白色,倒卵形,比萼片略长;花丝长而无毛。
果:蒴果卵圆状,长宽2毫米,侧扁。种子半椭圆形,灰蓝色,胚盖生出浅辐射纹;胚盖白色,位于背面。
植株具极长根状茎,根状茎节上密生须根。全株或仅叶鞘及花序各部被多细胞腺毛,有时叶鞘一侧被毛。茎高20-70厘米,不分枝。叶无柄或有带翅短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3厘米,上面有鳞片状突起。圆锥花序多个,顶生兼腋生,组成长达8厘米、宽达4厘米扫帚状复圆锥花序,密被长腺毛,几无总梗,下部总苞片叶状,与叶同型,同大,上部的比叶小。花梗极短;苞片鳞片状;萼片长2-3毫米,浅舟状;花瓣蓝或紫色,稀白色,倒卵形,比萼片略长;花丝长而无毛。蒴果卵圆状,长宽2毫米,侧扁。种子半椭圆形,灰蓝色,胚盖生出浅辐射纹;胚盖白色,位于背面。花果期7-11月。
分布:亚洲热带及大洋洲热带广布
产地:浙江南部、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及西藏
生境:水边、山沟边草地或林中
海拔:1700米
功用:全草药用,苦凉,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之效,可治疮疖肿毒、淋巴结肿大、急性肾炎
Floscopa scandens Lour. , Fl. Cochinch. 193. 1790; C. B. Clarke in DC. Monogr. Phanerog. 3 : 265. 1881; Hong in Act. Phytotax. Sin. 12 (4): 464. 1974;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395. 图7620. 1975; 海南植物志4: 69. 图991. 1977.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