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紫披碱草
秆疏丛生。秆直立,较细弱,高40-60厘米,基部呈膝曲状。叶鞘光滑无毛;叶片多少内卷,长3-10(19)厘米,宽仅2毫米,两面均无毛,或基生叶上面有时可生柔毛。穗状花序较紧密,曲折而下垂,长5-8厘米;小穗多少偏于1侧,成熟后变成黑紫色,长8-10毫米,含2-3小花,仅1-2小花发育;颖甚小,几等长,长2-4毫米,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稀可具长约1毫米的小尖头,具1-3脉,主脉粗糙,侧脉不显著;外稃披针形,全部密生微小短毛,具5脉,脉在基部不甚明显,第一外稃长7-8毫米,顶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反曲或展开,长10-17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圆,脊上具纤毛,其毛接近基部渐不显。
- 中文学名
- 黑紫披碱草
- 拉丁学名
- Elymus atratus (Nevski) Hand.-Mazz.
- 拼音
- heizipijiancao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属
- 披碱草属
目录
秆疏丛生。秆直立,较细弱,高40-60厘米,基部呈膝曲状。叶鞘光滑无毛;叶片多少内卷,长3-10(19)厘米,宽仅2毫米,两面均无毛,或基生叶上面有时可生柔毛。穗状花序较紧密,曲折而下垂,长5-8厘米;小穗多少偏于1侧,成熟后变成黑紫色,长8-10毫米,含2-3小花,仅1-2小花发育;颖甚小,几等长,长2-4毫米,狭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稀可具长约1毫米的小尖头,具1-3脉,主脉粗糙,侧脉不显著;外稃披针形,全部密生微小短毛,具5脉,脉在基部不甚明显,第一外稃长7-8毫米,顶端延伸成芒,芒粗糙,反曲或展开,长10-17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圆,脊上具纤毛,其毛接近基部渐不显。
产地:产四川、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省区
生境:多生于草原上
Elymus atratus(Nevski) Hand.-Mazz. Symb. Sin. 7: 1922. 1936;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85. 1976. ——Clinelymus atratus Nevski in Bull. Jard. Bot. Acad. Sci. URSS. 30: 644. 1932; 禾本科图说425. 图357. 1959.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