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宁河戏

起源于江西修水,系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目录

宁河戏又称"宁州大戏"或"宁河班"。是江西地方大型古老剧种之一,它发源于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宁河戏文武兼备,唱、唸、做、打完整成套。传统剧目可查者约4000余种,多系整本,声腔以二凡和西皮为主,兼收徽调、昆曲和民歌小调。系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宁河戏"。修水县以其境内最大河流修水而得名,源出幕阜山,由山口、东津、渣津、杨津、溪口等水汇聚而成修水,流经武宁、永修等县,与赣江汇合,流入鄱阳湖。元至正二十三年(1286)置宁州,清嘉庆六年(1801)改名义宁州,公元1912年改义宁县,1914年始改修水县。故修水亦称宁河,宁河戏由此得名。修水县乃戏剧之乡,据明嘉靖年间天一阁抄本《宁州志》载,早在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即盛行歌舞百戏,"娱事之乐,诸如杂摹百技、傩、傀、倡优、灯彩戏剧等,城乡土庶犹然成风。"其中的"傩"与"傀",即是宁州大戏形成的源头。此地与湘、鄂接壤,偏于一偶,四周环山,交通不便,故民风古拙纯朴,尤敬傩神,其傩风长盛不衰,傩班林立。据《义宁州志》载:每于农历八月,便要举行大型的赛会演戏,"乡里演戏,谓之行傩。"其傩班称之为案堂班,遍布全县各地,从乡间戏台残存题壁看,明万历年间就有春林、凤舞、同庆、舞云、鸿云等案堂班。轶名者更不知其数。最著名的为修水县小溪村三帝案《神咒语》所载明代"隆庆元年(1567)菊月兴"的三元班,清瞿炳火育《箴俗臆说》云:"各城镇村落,每建一神龛,必襄金立会,置买田租,少者不下数十石,多者或至数百石,岁岁皆为演剧消耗,甚至强宗之祖祠,亦复如是。"三元班不仅如此,而且在乾隆三年(1738)建造了自己的演出场所,名"三帝殿"故三元班又称"三帝班"。所唱腔调,始为本地民歌和土腔小调,俗称"傩歌",演出内容也多为歌颂神明或叙述菩萨来历等。弋阳腔传入后,受其影响,傩歌土腔向傩歌高腔转化,开始演出弋阳腔连台本戏《目连传》、《征东传》、《征西传》等。在诸多案堂班中,还有专职演出傀儡戏的,亦极盛行,据《高安县志》载:"阳戏,傀儡戏也。"至建国初期,当地的阳戏,仍保留了弋阳腔的曲调和剧目。案堂班八月祀神之后,凭借傩案的香火范围,可到邻近地区作营业性质的演出,谓之"打案",亦称"唱卖戏",如三元班即活动于小溪、溪口境内,并常往返于武宁和湖北崇阳等地。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安徽石牌腔、抚州宜黄腔相继传入,为案堂班所吸收,形成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宜黄腔等多种声腔的戏曲剧种,宁河戏开始进入成熟期。至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而三元班为其首。嘉庆年间,宁州大班开始进入省会南昌演出,受到很高的赞誉,并深入饶河班根据地鄱阳、乐平一带,甚至南达赣州。道光二十七年(1847),湖北崇阳的汉剧三胜班,进入义宁州的溪口、漫江等地演出,三元班吸收了汉剧西皮这一腔调,继而各地案堂班亦纷纷吸收,从而促使宁河戏最终以皮簧乱弹腔为主腔,弋、昆两腔衰微,宁河戏进入鼎盛期,此时有职业班社5个,案堂班31个,其中阳戏案堂班7个。同时,常与湖北崇阳、通城等县汉剧班及湖南平江等县巴陵戏班艺人,互相搭班,同台演出,扩大了宁河戏的影响,促进了剧种本身的发展。其剧目除《目连传》等三个弋阳腔连台本戏外,来自宜黄戏专唱二凡的有《一捧血》、《三官堂》、《贩马记》、《满门贤》、《上天台》等;来自汉剧专唱西皮的有《清河桥》、《荥阳关》、《八义图》等;来自徽班专唱吹腔的有《四国齐》、《铜桥渡》等,总计约有400余种,多为整本大戏。脚色行当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的"九脚头"制;后改"一未、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即所谓"十顶网子",有延续弋阳腔、青阳腔脚色行当体制的明显痕迹。音调高拔宏亮,须生喜用"边音"和"嘎音",花脸则多虎音及炸音,深厚遒劲。表演程式规范,在长期实践中吸收各剧种长处,形成自己独有的套路,须生的"口功",旦角的"水袖功"以及"棍法功"、"拳法功"等等,均有章法可循。又能从民间轻松活泼的灯采中吸取营养,如《采桑逼封》,由丑扮齐王,为了表现各种跑马姿态,用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这种表现形式与宜黄戏《四国齐·点马》中身扎马形作种种跑马舞姿,又具有另一不同风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不少宁河戏艺人参加苏维埃化妆讲演团,积极参军参战,并编演《打曹家》、《活捉张辉瓒》等革命新戏,始终活跃在湘、鄂、赣红色边区根据地。1953年,民间宁河戏艺人以共和制形式组成修水县宁河戏剧团,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文革"中解散,1978年恢复。1980年参加全省古老剧种调演,演出《采桑逼封》、《海舟过关》、《二进宫》等传统剧目,获"积极抢救发掘艺术遗产先进奖"。

传统剧目

宁河戏剧目众多,现有目可查者,已达四百多种,多系整本,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三国戏,从《虎牢关》到《禅台报》整套有46种;杨家将戏从《紫金带》(杨衮教枪)到《洪洋洞》(六郎归天)有11种。剧目来源较广,吸收弋阳腔的有《征东传》、《西游记》、《目莲传》等;昆曲的有《天官赐福》、《六国封相》、《东坡游湖》等;徽班唱石牌、曲牌吹腔的有《四国齐》、《采石矶》、《神州擂》、《铜桥度》,宜黄戏唱二凡的有《贩马记》、《上天台》、《一捧雪》、《三官堂》、《满门贤》;汉班唱西皮的有《莲台山》、《清河桥》、《八义图》、《荥阳关》、《长板坡》等,唱二凡慢三眼的有《杏花落园》、《描容上京》等,唱四平三眼的有《贵妃醉酒》、《文公走雪》等。剧目内容极为广泛,除演帝王将相,朝代兴衰故事外,有的戏演忠臣良将,反抗外族侵略,歌颂民族气节;有的戏演忠肝义胆,保国安民,揭露诛灭乱臣贼子;有的戏暴露昏君奸臣,荒淫残暴,祸国殃民;有的戏表现清官廉吏,公正刚直,平反冤狱;有歌颂农民英雄勇敢机智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戏;也有批判封建礼教,表现追求婚姻自主的戏;有的戏抨击忘恩负义,有的戏表彰济困扶危……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从艺术手法上看,整本大戏,都具有故事完整,关目清楚,人物鲜明,通俗生动,雅俗共赏,虚实结合,张驰相间等特点。

现代剧目

解放后,挖掘记录了传统剧目二百六十多种,鉴定出好的和比较好的二百四十多种,演出了一百一十多种。整理了《秦琼表功》、《林冲夜奔》、《采桑逼封》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秦琼表功》于1961年拍摄成电影。新编了用吹腔演唱的传奇剧《碧春缘》。从其它剧种移植改编了《打差抗粮》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编了历史剧《牛皋》,古装神话剧《雪鱼公主》,改编了传统折子戏《海舟过关》,整本戏《十五贯》、《宝莲灯》、《秦香莲》、《白蛇传》、《乌金记》等。

宁河戏在反映现代生活,配合革命斗争方面,亦早有贡献。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化妆讲演团曾编演《打曹家》、《活捉张辉瓒》等剧目,解放后创作的现代戏有:《红色山林》(获省创作奖,灌制了唱片),《白云崖畔》、《春风红雨》、《幕阜惊雷》(均获地区创作奖)、《山村风暴》、《龙潭虎穴》等。

表演艺术

表演行当

宁河戏早年主要以案堂班形式进行活动,班主即傩主,宗教色彩较浓。演戏主以奉神还愿,故淫荡、凶杀的剧目和表演极少。其行当,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九角头制,后受徽班影响,改为一末、二净 、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称“十顶网子”,外加生、旦、净和闺门旦四个贴补角色。各行均有一些难度较大的戏,如“生怕访普,旦怕醉酒”等。

表演形式

表演上的唱念做打,要求规范严谨,“坐似钟,立似钉,唱要鸣,做要神。”唱工讲究发音,上弦、归韵、字正腔园。旦角用小嗓,小生本小嗓结合使用,三生唱腔高亢激昂,老生唱腔苍劲深沉,花脸唱腔分虎音、炸音、边音。念白有韵白、口白两种,小丑多用俚语俗词,地方色彩较浓。早期科班为强调念白,有 “千斤白四两唱”之说。做工上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讲求分寸,各行均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如“开山字”,生角齐眉,且角齐胸,小生齐肩,花脸过头;“起霸”,分大霸、小霸、男霸、女霸、贼霸等;翎子有攀、衔、戏、扶盔转翎等功;散发有散、甩、衔、丢等功;须生的髯口,有捋、甩、吹、撇等功,旦角的水袖,有抖、放、丢、甩、扬、冲、戏等功。腿有正腿、旁腿、跨腿片马,三步一片马等,眼有正眼、斜眼、喜眼、怒眼、愁眼、情眼、贼眼等,笑分喜笑、冷笑、痴笑、假笑、苦笑、笑、狂笑和皮笑肉不笑等。武打有刀、枪、拳、棍等十几类,每类都有五套打法,如棍有扭丝棍、十八响、拨棍、挫棍、荞麦棍,枪有小快枪、跑马枪、七枪头、梅花枪、滚团牌,拳有斛三团、五架手、洗手、插手、虎豹头等。

脸谱特点

脸谱强调体现角色的性格、身份,如黄巢的脸谱,根据其“眉横一字眼存谋,鼻弯三窍鬼神愁。头顶七星朝北斗,脸带五岳压诸侯”四句上场诗的描述来开脸,《采桑逼封》中钟无盐的脸谱,额书三支戟(表示善武),左脸一桑叶(采桑村妇),右脸一金钱(示镇国之才),血盆大口外勾一白圈(示丑陋)。开脸技巧则能“近看一个疤,远看一支花”,粗中见细,繁而不乱。运用程式和功法技巧,讲求功架稳健,情景切贴。如《秦琼表功》中的秦琼,在陈述临潼山救驾的表演中,用“怀里抽剑”、“月中偷桃”等64种身段和32种亮相的连续造型和形象,准确地表现了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勇猛英雄的战斗过程。《采桑逼封》中的齐王(粉丑)在桑园跑马表演中,用手捏蟒的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现出上坡、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状,既逼真,又幽默,充分体现了本剧的喜剧风格。

音乐曲调

宁河戏音乐是宁河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剧本文学、表演、舞台美术等有机地联系,构成了宁河戏完整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可分为声乐、器乐两部分。声乐指人声演唱,包括唱腔与道白;器乐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统称之为“文武场面”。文场由胡琴、月琴、三弦三大件及唢呐、笛子组成,旧称“九根弦和两支管”。主为伴奏西皮、二簧戏各种板式的唱腔和曲牌。武场(打击乐)使用乐器有板鼓(单皮鼓)、尺子(檀板)、大锣、小锣,铙钹、马锣、云锣、响子(空心木梆)等。除用于皮簧戏中各种板式的起、头、还、煞,另有大小锣鼓点子(锣鼓经)55套。无论声乐与器乐,都是通过其音响效果去煊染剧情,烘托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打击乐是宁河戏音乐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它自成体系,并以其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剧,用以配合并调节表演身段、唱与念白的节奏韵律;煊染、烘托规定情景中的思想,环境气氛,以此统一整个舞台的节奏风格。曲牌音乐是弥补打击乐不足的一种器乐曲,在戏中起到进一步煊染、烘托感情和深化主题作用。唱腔音乐和念白,是剧的主体,是用人声来表达戏剧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音响乐。总之,声乐和器乐是宁河戏演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是在形式和使用上须视剧目内容的不同和风格之异而定。

宁河戏音乐,无论是吹、弹、拉、唱、念都各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程式,有其严谨和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其灵活多变的一面,可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予以突破与发展,这就取决于艺人艺术素养与技巧之高低。如皮黄腔的板式,由原板发展了三眼、流水、快板、摇板;二凡正调用五度音转调法的处理,派生了凡字、锁呐二凡和正拉反唱等,打击乐也是如此,在鼓、板、锣、钹等乐器的单音基础上,由简到繁,由一种样式发展到多种样式。

传承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修水县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积极整理、挖掘失传多年的宁河戏和全丰花灯,并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

宁河戏已被挖掘和整理出传统剧目260余个,移植、改编了古装戏120余出,新编历史剧20余本,创作现代戏10余台,记录、整理了戏曲腔谱60余种,一批业余宁河戏曲班活跃在民间,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的一道独有风景。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阿科球馆    下一篇 天父的儿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