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草
- 中文学名
- 锋芒草
- 拉丁学名
- Tragus racemosus (L.) All.
- 拼音
- fengmangcao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禾本目
- 科
- 禾本科
- 属
- 锋芒草属
目录
根:须根细弱。
株:一年生。
茎:杆丛生,基部常膝曲卧伏,高15-25厘米。
叶:叶鞘短于节间,无毛,叶舌纤毛状;叶长3-8厘米,宽2-4毫米,边缘软骨质,疏生小刺毛。
花:花序穗状,长3-6厘米,宽约8毫米。小穗长4-4.5毫米,通常3个簇生,1个退化,或残存为柄状;第一颖退化或极微小,薄膜质,第二颖革质,背部有5(-7)肋,肋具钩刺,先端具伸出刺外的小尖头。外稃膜质,长约3毫米,具3条不明显脉;内稃较外稃稍短,脉不明显。
果:颖果成熟时棕褐色,稍扁,长2-3毫米。
一年生。须根细弱。杆丛生,基部常膝曲卧伏,高15-25厘米。叶鞘短于节间,无毛,叶舌纤毛状;叶长3-8厘米,宽2-4毫米,边缘软骨质,疏生小刺毛。花序穗状,长3-6厘米,宽约8毫米。小穗长4-4.5毫米,通常3个簇生,1个退化,或残存为柄状;第一颖退化或极微小,薄膜质,第二颖革质,背部有5(-7)肋,肋具钩刺,先端具伸出刺外的小尖头。外稃膜质,长约3毫米,具3条不明显脉;内稃较外稃稍短,脉不明显。颖果成熟时棕褐色,稍扁,长2-3毫米。花果期7-9月。染色体2n=40。
分布:全世界温暖地区均
产地: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及西藏
生境:荒野、路旁、丘陵或山坡草地
海拔:3000米
Tragus racemosus (L.) All. Fl. Pedemont 2: 241. 1785; Dest., Fl. Atlant. 2: 386. 1800; T. H. W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1): 132. 1951;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739, 图686. 1959 (emend. auth. nam.); 秦岭植物志1(1): 173, 图137. 1976.——Centhrus racemosus L. , Sp. Pl. 1049. 1753.——Lappago racemosa Honck. Syn. Pl. 2: 780. 1792.——Nazio racemosa Kuntze, Rev. Gen. Pl. 2: 780. 1891.
染色体2n=40。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