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白脉犁头尖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径约2厘米,具多数芽眼,翌年萌发成新植株。鳞叶膜质,三角形或披针形。叶2-3: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芽时席卷,展开卵状心形,前裂片长3-5(-8)厘米,侧裂片耳状,圆形,中肋及1级侧脉上面下凹,浅白色,下面淡绿色,集合脉距缘2-4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下部3-4厘米鞘状,绿白色,腹面具浅槽。花序梗长4-5厘米,略伸出叶柄鞘外,黄绿色;佛焰苞管部卵状,黄绿色,具暗红色条纹和斑块,长1.8厘米,檐部长披针形,外面淡紫褐色,内面深褐色,下部席卷,长10厘米,中部展开宽2.3厘米,线形,先端螺状旋卷,两面淡绿色;肉穗花序长13.4厘米,极臭;雌花序长3-4毫米,径3毫米;中性花序棒状,长2厘米,直立,下部具1-3轮花;雄花序圆柱状,黄色,长4毫米;附属器褐紫色,长10厘米,鼠尾状,基部无柄。雄花:雄蕊1,花药2室,药隔宽厚,药室圆球形,顶孔开裂。雌花:短圆柱形,淡绿色,长约1毫米,柱头圆。中性花,粗棒状,长3-4毫米,棒头金黄色,棒柄青紫色,单生,或2-3枚基部合生。浆果倒圆锥状,淡绿色,长6毫米。花期5月。
中文学名
白脉犁头尖
拉丁学名
Typhonium albidinervum C. Z. Tang et H. Li
拼音
baimailitoujian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佛焰花目
天南星科
犁头尖属

目录

株:多年生草本。

茎:块茎近圆球形,径约2厘米,具多数芽眼,翌年萌发成新植株。

叶:鳞叶膜质,三角形或披针形。叶2-3: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芽时席卷,展开卵状心形,前裂片长3-5(-8)厘米,侧裂片耳状,圆形,中肋及1级侧脉上面下凹,浅白色,下面淡绿色,集合脉距缘2-4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下部3-4厘米鞘状,绿白色,腹面具浅槽。

花:花序梗长4-5厘米,略伸出叶柄鞘外,黄绿色;佛焰苞管部卵状,黄绿色,具暗红色条纹和斑块,长1.8厘米,檐部长披针形,外面淡紫褐色,内面深褐色,下部席卷,长10厘米,中部展开宽2.3厘米,线形,先端螺状旋卷,两面淡绿色;肉穗花序长13.4厘米,极臭;雌花序长3-4毫米,径3毫米;中性花序棒状,长2厘米,直立,下部具1-3轮花;雄花序圆柱状,黄色,长4毫米;附属器褐紫色,长10厘米,鼠尾状,基部无柄。雄花:雄蕊1,花药2室,药隔宽厚,药室圆球形,顶孔开裂。雌花:短圆柱形,淡绿色,长约1毫米,柱头圆。中性花,粗棒状,长3-4毫米,棒头金黄色,棒柄青紫色,单生,或2-3枚基部合生。

果:浆果倒圆锥状,淡绿色,长6毫米。

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球形,径约2厘米,具多数芽眼,翌年萌发成新植株。鳞叶膜质,三角形或披针形。叶2-3: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芽时席卷,展开卵状心形,前裂片长3-5(-8)厘米,侧裂片耳状,圆形,中肋及1级侧脉上面下凹,浅白色,下面淡绿色,集合脉距缘2-4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下部3-4厘米鞘状,绿白色,腹面具浅槽。花序梗长4-5厘米,略伸出叶柄鞘外,黄绿色;佛焰苞管部卵状,黄绿色,具暗红色条纹和斑块,长1.8厘米,檐部长披针形,外面淡紫褐色,内面深褐色,下部席卷,长10厘米,中部展开宽2.3厘米,线形,先端螺状旋卷,两面淡绿色;肉穗花序长13.4厘米,极臭;雌花序长3-4毫米,径3毫米;中性花序棒状,长2厘米,直立,下部具1-3轮花;雄花序圆柱状,黄色,长4毫米;附属器褐紫色,长10厘米,鼠尾状,基部无柄。雄花:雄蕊1,花药2室,药隔宽厚,药室圆球形,顶孔开裂。雌花:短圆柱形,淡绿色,长约1毫米,柱头圆。中性花,粗棒状,长3-4毫米,棒头金黄色,棒柄青紫色,单生,或2-3枚基部合生。浆果倒圆锥状,淡绿色,长6毫米。花期5月。

产地分布

产地:广东

功能用途

功用:块茎入药,功效同犁头尖

分类文献

Typhonium albidinervum C. Z. Tang et H. Li, 植物分类学报 15(2): 105 图版8: 3. 1977.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三叶犁头尖    下一篇 昆明犁头尖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