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嵩草
- 中文学名
- 西藏嵩草
- 拉丁学名
- Kobresia tibetica Maximowicz
- 拼音
- xizangsongcao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属
- 嵩草属
目录
株:根状茎短。
茎:秆密丛生,纤细,高20-50厘米,直径1-1.5毫米,基部具褐或褐棕色宿存叶鞘。
叶:叶短于杆,丝状,柔软,宽不及1毫米。先出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3.5毫米,膜质,淡褐色,腹面边缘分离近基部,背面无脊无脉。
花:穗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2厘米,直径3-5毫米;支小穗多数,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基部雌花以上具3-4雄花。雌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4.5毫米,先端圆或钝,膜质,褐或栗褐色,边缘及上部均为白色透明薄膜质。
果: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扁三棱状,长2.3-3毫米,暗灰色,有光泽,几无柄,具短喙;花柱基部微增粗,柱头3。
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纤细,高20-50厘米,直径1-1.5毫米,基部具褐或褐棕色宿存叶鞘。叶短于杆,丝状,柔软,宽不及1毫米。穗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2厘米,直径3-5毫米;支小穗多数,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基部雌花以上具3-4雄花。雌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4.5毫米,先端圆或钝,膜质,褐或栗褐色,边缘及上部均为白色透明薄膜质。先出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3.5毫米,膜质,淡褐色,腹面边缘分离近基部,背面无脊无脉。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扁三棱状,长2.3-3毫米,暗灰色,有光泽,几无柄,具短喙;花柱基部微增粗,柱头3。花果期5-8月。
产地: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及西藏
生境:河滩地、湿润草地、高山灌丛草甸
海拔:3000-4600米
Kobresia tibetica Maxim. in Bull. Acad. Sci. St. Petersb. 29: 219, 1883; Ivan. in Journ. Bot. USSR, 24: 483, 1939, excl. syn. K. littedalei C. B. Clarke; T. V. Egorova in Grubov, Pl. Centr. Asia, 3: 34, 1967; Y. C. Y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14 (1): 45, fig. 4, 1976;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5: 260, 图7350, 1976; 横断山区维管植物下册: 2349, 1994. ——Kobresia capillifolia (Decne.) C. B. Clarke var. tibetica (Maxim.) Kukenth. in Engl., Pflanzenr. Heft 38 (IV, 20): 36, 1909. ——Kobresia schoenoides auct. non Steud.: Kukenth., l. c. 35, 1909. p. p. quoad. Pl. Tongolo. Soulie no. 771; 西藏植物志5: 376, 图210, 1987.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