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大馥兰

假鳞茎密集,球形,径约1.5厘米,被膜质鞘,顶生2叶。叶窄长圆形,长8-18厘米,宽1.5-2.5厘米。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高30-40厘米,纤细,外弯,有4-6鞘,花序长约10厘米,具多花。苞片窄椭圆形,长约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3.5毫米;花白色,不甚张开;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入,长约2.8毫米,侧萼片斜卵形,长约3毫米,着生蕊柱足,形成萼囊;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2-2.5毫米,唇瓣基部囊状,着生蕊柱足,前部卵形,凹入,上面有细毛。花期6月。
中文学名
大馥兰
拉丁学名
Phreatia morii Hayata
别称
大芙乐兰
拼音
dafulan
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微子目
兰科
馥兰属

目录

大芙乐兰

形态特征

茎:假鳞茎密集,球形,径约1.5厘米,被膜质鞘,顶生2叶。

叶:叶窄长圆形,长8-18厘米,宽1.5-2.5厘米。

花: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高30-40厘米,纤细,外弯,有4-6鞘,花序长约10厘米,具多花。苞片窄椭圆形,长约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3.5毫米;花白色,不甚张开;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入,长约2.8毫米,侧萼片斜卵形,长约3毫米,着生蕊柱足,形成萼囊;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2-2.5毫米,唇瓣基部囊状,着生蕊柱足,前部卵形,凹入,上面有细毛。

假鳞茎密集,球形,径约1.5厘米,被膜质鞘,顶生2叶。叶窄长圆形,长8-18厘米,宽1.5-2.5厘米。花葶生于假鳞茎基部,高30-40厘米,纤细,外弯,有4-6鞘,花序长约10厘米,具多花。苞片窄椭圆形,长约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约3.5毫米;花白色,不甚张开;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凹入,长约2.8毫米,侧萼片斜卵形,长约3毫米,着生蕊柱足,形成萼囊;花瓣卵状长圆形,长2.2-2.5毫米,唇瓣基部囊状,着生蕊柱足,前部卵形,凹入,上面有细毛。花期6月。

产地分布

产地:台湾

生境:极潮湿地带、溪边树干或巨石上

海拔:1000米

分类文献

Phreatia morii Hayata, Icon. Pl. Formos. 4: 58. fig. 25. 1914; S. Y. Hu in Quart. J. Taiwan Mus. 28 (1, 2): 129. 1975; Masamune in J. Geobot. 23 (3): t. 217. 1976; 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 1: 492. 1977, et 2: 639. 1990; 台湾植物志 5: 1088. 图. 1634. 1978; 台湾兰科植物3: 217-218 (图). 1987.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台湾馥兰    下一篇 馥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