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包括生存公平、产权公平和发展公平。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和核心价值,也是社会主义的魅力所在,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目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越发突出。在这些问题和矛盾中,社会公平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进一步总结我国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将公平原则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将公平原则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公平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坚持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着眼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应当承认,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社会事业和社会建设的均衡发展,包括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生态环境等问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扩大,社会公平问题日渐成为一个突显的、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发展做坚实基础,根本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将陷入无序和危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走出追求单一经济增长的认识误区,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社会平等、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综合均衡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认识公平的价值,我们可以发现,公平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文化公平,才能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一)经济公平规则推动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如何才能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这就需要充分认识经济公平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每一个生产单位都是在封闭的区域中完成对各种产品的生产。在现代经济的交换关系中,一切国家的、民族的、地区的封锁被打破,劳动力的价值在普遍交换中进行着公平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一切生产部门的共同基础是普遍交换本身,是世界市场,因而也是普遍交换所包含的全部活动、交易、需要等等。当然,这种交换还是在一种内在的约定中得以完成的。是建立在市场文明基本约定中的。要使商品互相交换的价格接近于符合它们的价值,就需要建立一种经济交换的契约文明关系。现代经济学就是研究通过定价结构起作用的一种组织功能,所以他们往往将经济学称为“交换的科学”、“公平的经济学”。

(二)政治公平规则推动着政治文明的健康发展。政治的进步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治公平受制于经济公平,同时对经济和社会公平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层面的公平,是指国家和社会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和规则,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公平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政治公平又与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来看,政治公平就是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每一位公民都具有平等行使的政治权利。只有确立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制度背景下,要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公平正义的规则,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在公平正义的规则中进行活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就为社会主义政治公平的实现找到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不断探索实现人民民主的公平机制,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特别是要注重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努力深化体制改革,探索社会主义公平政治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健康发展。

(三)伦理公平规则推动着和谐文化的建构。和谐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从发展伦理学的层面来看,科学发展观内在的要求是建立一种新的伦理公平观,即尊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权。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伦理公平主要是指在价值观上倡导一种人格的独立平等和个人生存价值的平等。尽管每个人由于智力禀赋、受教育的状况、家庭背景等不同,可能会导致每个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差异,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平等。但伦理意义的公平必须有自身的内在尺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这种人格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以上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着各自的内在尺度。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来讲,要促使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深刻把握不同发展领域的不同尺度要求,避免不同尺度和要求的错位和窜位。如经济交换的普遍化和规范化,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保障了经济公平的运行。但必须明确的是,这种公平只是被界定在经济领域中,而一旦交换关系普遍渗入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它带给政治和文化的,就可能不是公平,而是腐败和混乱。

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对很难解决的矛盾。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这一矛盾的双方既是相互联系又是相互制约的,同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内生的问题又是不同的。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强调某个方面的重要性是应当的。如从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历史进程来看,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经历了十年浩劫,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在当时的情况下,有所偏重效率是不得已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状况有了很大的不同,着力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已是刻不容缓的。当今世界的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都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这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推进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发展,强调公平与效率并重,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和谐发展的意义上来说,效率与公平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效率的提高是公平形态的物质基础。公平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价值判断,一个首要的前提就必须是经济效率的提高。没有效率的提高,没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就不可能出现需要通过公平加以解决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平理念也就不会出现。在效率影响公平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的相通性。市场竞争形成了效率原则,这就内在地要求着一种新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经济效率的最根本要求就是机会均等,这既是效率原则,也是公平原则。机会均等指的是一种起点和条件的平等,即每一个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从公平的市场竞争意义上说,这就要求和规定着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够在机会均等的原则下获取生产资料;能够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参与市场竞争;每一个经济主体所承担的赋税等义务也应当是均等的。另一方面公平构成了效率提高的基本保证。效率的提高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必须依赖公平的规范约束。这种公平的约束既包含在市场竞争过程之中,也包含在市场竞争之后。

公平的作用,对于微观部门是如此,对于整个社会更是如此。影响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的公平比较问题。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在收入分配上一刀切,但现在的问题是,收入分配的不公、腐败现象的出现,已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既会对我国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更会危及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维护公平和正义,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但科学发展观绝不意味着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绝不意味着要放弃对效率的追求。提出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并不意味着要求各个社会群体和每个人都在平均主义的背景下循规蹈矩,社会不能有任何的差距和不平衡。事实上,我们追求的公平与和谐,是在发展中充满活力和创造的公平与和谐,而只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平与正义,才能激发各个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以及每个人的创造活力,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两者是内在统一、相互联系的。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平等权利。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调动所有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将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基本的价值规范加以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是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根本,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党以及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尊重人格的平等和尊严的现代意义。应当承认,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使得每个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所不同,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可消解社会成员所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更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一些弱势群体的存在。社会发展是由历史的合力所组成,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人都对社会发展起着一种促进的作用。离开历史合力的整体均衡,剥夺一部分人应有的公平权利和义务,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和谐,并且也会导致社会前进的步伐停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道理也正在于此。

(二)建立公平的社会整合体制和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冲突。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据。社会是由“现实的个人”所组成,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存在的主体。是要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而现实的个人活动动机则是由利益所引起的。人类基本的和直接的利益动机是吃、穿、住,这也构成了人类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的价值基础。建构公平的社会整合机制,最充分地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改革发展成果,这是我们制订方针政策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主体的多样化,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使得经济利益矛盾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和主导性矛盾。如果这些冲突和矛盾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解决,我们就难以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也必然会产生动摇。

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主体利益的分化,不可能使每一个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都能完全得以满足,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贯彻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从公平与效率、公平与稳定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出发,抓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建立规范的对话和协商机制,尽可能地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化。在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时,要注意尊重和依靠群众团体、利益集团等社会组织的力量,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是建立现代化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具有比个人更强的政治经济表达能力,具有更强的协调各种矛盾的能力。

(三)以公平竞争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活力来自于公平竞争,没有竞争社会就不可能前进,而如果竞争不是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社会同样也不可能前进。市场经济本身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构建公平竞争规范来增强和激发社会创造的活力。要保持竞争在一种公平、健康的轨道上持续发展,就必须建构一个系统的规范竞争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真正实现竞争的公平运行,就必须贯彻竞争主体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竞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在竞争过程中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它们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一方面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对义务履行的基础上的,不存在无义务的权利;另一方面任何义务的履行又是以一定的权利为前提的,也不存在无权利的义务。在竞争不充分的条件下,竞争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被分离的,一些竞争主体享有充分的竞争权利,却不需要尽到自身的义务;另一些竞争主体被强行赋予更多的义务,却难以完全享有自身的竞争权利。这种竞争权利和义务的失衡也必然导致竞争过程的不公平。

二是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的原则。竞争是建立在个人需要基础上的,竞争的结果只有给个人带来利益才能唤起个人的竞争热情。否认或漠视个人利益在竞争中的合理存在,就不可能激活竞争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应当指出的是个人竞争意识的产生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又是同社会整体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个人不能超越社会整体的发展进程而独立存在,竞争的公平结果是既给竞争个体带来利益,同时又使社会整体力量得以强大。要反对在竞争中只顾个人利益,漠视社会整体利益的价值导向,它将导致贫富不均、两极分化;同时也不能仅仅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否定竞争个体的合理的利益需要,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竞争格局。

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原则。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只有通过竞争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可以说,没有竞争就没有物质生产力的普遍提高,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又并非竞争的唯一目标,社会的整体发展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基础上的。要防止和避免竞争造成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脱节,就必须建构一种公平的竞争道德系统,努力通过竞争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在竞争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的精神成果,并将这些精神成果同物质创造结合起来。尤其是当代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的竞争、人才和素质的竞争。竞争的最后归宿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提高,而是建立在社会全面进步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氢能    下一篇 安哥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