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苏州市

目录

地理位置

苏州坐落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太湖70%以上水域属苏州),紧邻无锡和江阴,隔太湖遥望常州和宜兴,构成中国长三角最发达苏锡常都市圈;北濒长江,与南通、靖江隔江相望;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长兴。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苏州

气候特点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地势地貌

苏州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水文特点

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网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交通状况

苏州自古有京杭运河贯穿而过。现有京沪铁路以及312,204等多条国道经过苏州。苏州有光福机场,周边有无锡苏南国际机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其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是交通部授予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苏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有491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居全省第一,高速公路路网密度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1年至今,沪宁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苏嘉杭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沪苏浙高速公路、苏通大桥南接线工程等相继建成通车。期间,沪宁高速公路和苏嘉杭高速公路南段还实施了改扩建,方便驾驶员和市民出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78公里,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苏州全市还建成了高速公路枢纽11个,互通50个,形成了“一纵三横一环二射”的高速公路网,全市95%的乡镇实现了15分钟上高速公路。

苏州苏州

苏州组合港:苏州位于长江南岸,建港条件优越,建有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02年,由原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苏州港,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张家港港务集团现有万吨级泊位16个,常熟港万吨级以上泊位11个,太仓港已建成集装箱、件杂货、石化等各类大小泊位5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苏州港繁忙的业务,使苏州成为我国重要的水(海)运城市。苏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634.1万吨,比上年增长21.1%,集装箱吞吐量272万标箱,比上年增长5.8%。2009年末苏州港已建成万吨以上泊位105个。

苏州是江苏省通往上海、浙江的“东南门户”.苏州市区共有4个长途客运站----苏州客运北站,苏州客运南站,苏州客运西站,苏州吴中区客运站。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10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82公里,一级公路113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德国水平,全市95%的乡镇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二级公路以上水平。

苏州站是上海铁路局直属站,是办理客货运输的特等站。位于苏州城区北端外城河北岸。市区还有苏州新区站、苏州园区站、高铁苏州北站等火车站。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继合宁城际铁路之后,江苏省又一条城际铁路专线。它将成为长三角地区城际交通的重要快速通道。这条时速350公里的城际铁路从现在的南京引出,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和上海等21个车站,全长300公里,其中,江苏省境内269公里,工程建设总投资约400亿元,由铁道部、上海市和江苏省共同出资建设。在建的京沪高铁正线全长约1318km,线路自北京南站西端引出经北京南站、廊坊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沧州西站、德州东站、济南西站、泰安西站、曲阜东站、滕州东站、徐州东站、宿州东站、蚌埠南站、(定远站)、滁州南站、南京南站、镇江西站、丹阳北站、常州北站、无锡东站、苏州北站、昆山南站、虹桥站。

苏州自公元前514年建城以来就长期是中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后又发展为中国南方、华东乃至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重要的经济中心,苏南地区的工业中心。拥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江苏第一大港、中国大陆第九大港——苏州港,四通八达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网与全国各大城市相连,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

2013年,苏州成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全市共有文化馆13个、文化站99个、公共图书馆13个(分馆201个)、博物馆41个、综合档案馆12个,向社会开放档案31.8万卷。全年出版报纸53.42亿份,杂志115.55万份,图书1100种。年末有线电视用户数243.47万户。镇(街道)、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启动“书香城市”创建工作。首次开展全民阅读现状入户调查,全市18~70周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8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3个百分点。

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着力培育文化产业项目载体,年末拥有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8个。建立文化产业担保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文化金融创新产品。全市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77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省级112处。大运河苏州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考察评估。

苏州苏州

2013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641所,在校学生102.72万人,毕业生22.74万人,专任教师6.97万人。在苏普通高等院校21所,独立二级学院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20.19万人,毕业生4.94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万人,毕业生1.26万人。年末拥有幼儿园509所,比上年增加44所,在园幼儿24.8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8%,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5.65%。苏州成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

截止到2013年,全市各类卫生机构311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3个,妇幼保健机构9个。卫生机构床位5.01万张,其中医院病床4.1万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52万人,注册护士2.41万人。全年医疗机构诊疗总量8057万人次,其中门诊量720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8.8%。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体迁建项目门急诊楼基本建成并启动试运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园区总院项目主体工程基本结束,市立医院本部门急诊楼建成投用。

2013年,全市新增公共体育设施面积139.2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3.05平方米。国民体质总体达标率达92.9%。苏州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共夺得53枚奖牌,其中金牌25枚,金牌数居全省第一。成功举办第四届苏州金鸡湖端午国际龙舟赛和第四届环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积极筹备201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全年体育彩票销售34.76亿元。

经济概况

综合实力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照常住人口计算)超过12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近2万美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1亿元,增长10.5%。力。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07.1亿元,增长9.3%。

工业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56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工业产值145亿元,增长3.4%,民营工业产值10014亿元,增长7.6%,外商以及港澳台合资工业产值19680亿元,增长2.7%;全市36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列统189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96种产量比上年增长。百强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2854亿元,比上半年增长5%。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98.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内销产值增长10%,内销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提升至6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79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30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2.6%。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0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苏州苏州

旅游业

2013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旅游外汇收入13.57亿美元,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416万人次,旅行社组织市民出境旅游29.4万人次。全市拥有星级饭店142家,其中四星级及以上饭店77家,拥有各类旅行社259家,比上年增加7家。苏州太湖旅游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巿共有5A级景区点6家(11个点),4A级景区点2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0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1家,成功举办十六届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和第四届苏台灯会。

国内贸易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中,通过器材零售额增长26%;建筑装潢材料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21.6%;日用品零售额增长7.6%;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零售额增长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长5.1%;汽车零售额增长8.1%;石油以及制品零售额增长5.7%。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物流配送等新兴商贸业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额3500亿元,增长30%以上。

重点商业,特色商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同里古街坊,常熟方塔步行街获评中国特色(著名)商业街,全是国家级特色(著名)商业街达到15条。年末全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686个,其中亿元以上市场91个,实现成交额5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市区实施12个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

农林牧渔业

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0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总产量113.12万吨,新增高高标准农田6.2千公顷,累计105.58千公顷。新增设施农业(渔业)面积4.1千公顷,累计45.35千公顷。建成万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6个,千亩以上80个,现代农业园区54.3千公顷。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百万亩”全部落地上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85只,累计达1807只。农业综合现代化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4168家,农村集体资产超过1350亿元,村均集体收入超过650万元。

运输邮电业

2013年末公路总里程1314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0公里。全是完成公路,水路客运量7.18亿人次,旅客周转量321.2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4.4%。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85亿吨,货物周转量181.9亿吨公里,分别比去年增长6.8%和6.7%。全年铁路旅客发送量3005.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铁路货物发送量83.56万吨,货物到达量197.84万吨。汽车保有量继续增加,年末汽车拥有量209.34辆,其中私家车172.86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7.7%和19.6%。

苏州港港口货物吞吐量4.54亿吨,比上年增长9.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09亿吨,增长7%。集装箱运量530.5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3.7%。

2013年全年发送快递2.8亿件,快递业务收入49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10.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301.14万户。

金融证券业

信贷总量保持合理适度增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038亿元,比年初增加2378亿元,其中储蓄余额6408亿元,比年初增加619亿元,单位存款余额12114亿元,比年初增加136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495亿元,比年初增加18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424亿元,比年初增加65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8563亿元,比年初增加1059亿元。

2013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95家,证券交易开户总数123万户。证券机构托管市场总额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各类证券交易额1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52%,期货市场交易额36100亿元,比上年增长3.4%。新增保险机构4家,年末保险机构共72家。全年保费收入2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财产收入122.8亿元,增长17.2%;人身险收入147.1亿元,增长10.9%。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分别为2.1%和2550元/人。

现代服务业

2013年,新增上市公司3家,年末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4家,全年募集资金70亿元。新增债券融资超过230亿元。新增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10家,累计93家。股权创业投资快速发展。年末拥有备案创投企业116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880亿元。

服务经济发展提速。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291亿元 ,增长12.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7%,比去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制造业领域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8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5.4%。其中新材料,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分别达到3879亿元,2761亿元和2836亿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以及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高于新兴产业产值平均增速,分别增长11.4%,10.1%,10.2%和12.6%。

苏州旅游

古典园林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人称东园,其时东园“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瑞云峰“妍巧甲于江南”,由叠山大师周时臣所堆之石屏,玲珑峭削“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今中部池、池西假山下部的黄石叠石,似为当年遗物。

泰时去世后,“东园”渐废,清代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在“东园”故址改建,经修建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始成,因多植白皮松、梧竹,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因园内竹色清寒,故更名“寒碧山庄”, 俗称“刘园”刘恕喜好法书名画,他将自己撰写的文章和古人法帖勒石嵌砌在园中廊壁。后代园主多承袭此风,逐渐形成今日留园多“书条石”的特色。刘恕爱石,治园时,他搜寻了十二名峰移入园内,并撰文多篇,记寻石经过,抒仰石之情。嘉庆七年(1802),著名画家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兵燹,街衢巷陌,毁圮殆尽,惟寒碧庄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园为常州盛康(旭人)购得,缮修加筑,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完工,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俞樾作《留园记》)。比昔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盛康殁后,园归其子盛宣怀,在他的经营下,留园声名愈振,成为吴中著名园林,俞樾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

30年代以后,留园渐见荒芜。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并廷请了一批学识渊博的园林专家和技艺高超的古建工人。经过半年的修整,一代名园重现光彩。90年代安,又修复了盛家祠堂和部分住宅,使原来宅、园相连的风貌进一步趋向完整。

留园为我国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风格,园以建筑艺术精湛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太湖石以冠云峰为最,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

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批准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称号,2007年又进入全国首批AAAAA景点行列。

苏州苏州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建园前,园址一带曾先后建有三国东吴郁林太守陆绩、东晋高士戴颙、晚唐诗人陆龟蒙、北宋山阴簿胡稷言等名人宅园。元代曾在此建大弘寺,后又属吴王张士诚之婿潘元绍的驸马府。御史王献臣是拙政园的第一位园主,他因官场失意还乡后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命名。当时园中有若墅堂、梦隐楼等31景,茂树曲池,胜甲吴下。嘉靖十二年(1533),著名画家文徵明依园中景物绘图31幅,各写诗一首,并作《王氏拙政园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拙政园收归国家,经过维修于1952年11月6日向公众开放中、西部分。1960年9月园东部整修完工后开放,东、中、西三部重新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统一而又各具特色的名园。90年代初,又修复了园南部分住宅,在此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2007年12月4日是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周年纪念日,位于老馆东侧的园林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原用作博物馆展厅的住宅厅堂恢复陈设布置,进一步保证了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现拙政园全园面积共78亩,约5.2公顷,其中水面占了五分之一。园的布局是因地制宜,以水池为中心而设计安排的,园中疏落有致的建筑皆面水而筑。通过廊墙的分割,分成东、中、西及园南住宅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合而为一地组成完整的私家宅园,其景区布局各具特色。

苏州苏州

太湖风光

西山景区

西山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35公里的太湖之中,面积82.36平方千米,由西山岛及其周围20多个小岛组成,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湖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所在。西山景区是以吴越文化为底蕴,太湖山水为主体,集岛屿风光、古洞奇石、寺庙园林、古建民居、花果丛林、现代农业示范、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极高观赏游憩价值的风景名胜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汇集于此。2002年,西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区。

“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是西山景区的最大特色。太湖七十二峰,西山独占四十一峰,其中缥缈峰海拔336.6米,为太湖七十二峰之首,景区内湖水滔滔,群岛错立,山水萦抱,景物清幽,将您带入“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之中。

西山的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既有山川林石之美,又有人文风物之萃。已开放的景点如石公山、林屋洞、罗汉寺、禹王庙、包山寺、古樟园等,名扬四海;此外,还有很多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明月湾古村、西施避暑的消夏湾、堂里古村、东村古村、水月坞、春熙堂等有待进一步开发。

西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月月有花,季季有果,一年十八熟,天天有鱼虾”,有花果山之美誉,盛产杨梅、枇杷、白果、桃子、石榴、梅子、柑橘、板栗、“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鱼)、清水大闸蟹、莼菜、鳜鱼等特产。

石湖景区

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区西南约4.5公里处。是集吴越遗迹、江南田园山水风光一体的山水型自然风景名胜区。春秋时为吴国贵族游猎祀祝之地、吴越争霸古战场。两宋明清时期,名人雅士常在此筑墅隐居,纵情山水。留下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景区总面积34.62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26.1平方公里,分为石湖、上方山、吴山、滨湖、七子山、钱家坞、上金湾7个景群。保护面积12.27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石湖景群和上方山景群,由石湖水系、横山山系及湖山之间的山坞、滨湖地带组成。地形、地貌景观及文化遗址完整,至今仍保留着吴城、越城、郊台、蠡岛等吴越古迹遗址。石湖水面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原为太湖一内湾,因越人进兵,凿山脚之石以通苏州而得名。清高宗乾隆皇帝六下江南而六临石湖,赞曰:“佳丽江山到处同,惟有石湖乃称最。”

农历八月十八日,吴人有石湖看串月之习俗。当晚,明月初升,月朗星稀,行春桥九孔内月影如串甚是壮观。石湖串月与著名的杭州三潭印月、北京卢沟晓月相齐名。景区内有烧烤、游船等服务项目。主要景点: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申时行墓、楞伽塔院、越城遗址等3个,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行春桥、范成大祠、治平寺、越城桥、顾野王墓等5个,石佛寺、郊台、乾隆御道、渔庄、宝积泉、孔雀园、石堤、越堤、吴城遗址等20余个。

名人胜迹

沙家浜风景区

沙家浜风景区位于明媚秀丽的阳澄湖畔,占地4000亩,是典型的锦绣江南鱼米之乡,这块昔日的主战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沙家浜风景区四季如诗如画,春是桃红柳绿,夏是荷藕飘香,秋是杏林尽染,冬是雪融芦花,营造“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意境。自1999年沙家浜开发建设以来,已建成革命传统教育区、沙家浜国防教育区、水生植物观赏区、红石民俗文化村、芦苇水陆迷宫、江南水乡影视基地等功能区域和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亲水平台等一批景点。如今已成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章太炎故居

章太炎故居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章太炎(1869-1936),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和著名学者,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于1934年秋举家自沪迁苏定居。章太炎故居当年被称“章园”,大门朝南在宋衙弄,后门朝西在锦帆路。院内有前后两幢西式二层育青砖楼房,分别为章太炎著述、藏书、会客和全家生活起居的处所。

主题公园

白鹭园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因白鹭常在此栖息,故此得名。它是一座以植物造景与硬质景观相结合,以“基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环境营造出的高绿化覆盖率的生态公园。园内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地形起伏、线条优美,乔木与灌木、落叶与常绿合理配置、季相分明、景色丰富。

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省级湿地公园、苏州市科普教育基。它位于苏州相城区腹地黄桥街道,地处虎丘山北麓,离市区约16公里。公园规划占地面积5000余亩,以水乡湿地生态系统为依托,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荷文化产业、科普教育和湿地保护于一体,将建成国内最大的以荷花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

苏州乐园地处苏州高新区中心,占地54万平方米,以名闻遐迩的狮子山为依托,由加拿大多伦多福莱克公司总体规划,一九九七年建成开园迎宾。苏州乐园是以东方迪斯尼为主题,集西方游乐园的活泼、欢快、壮观和东方园林的安闲、宁静、自然为特点,融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现代化主题乐园,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著名的游乐园。

博物馆

中国刺绣艺术馆位于镇湖绣品街西侧,占地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艺术馆采用江南民居和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与造园风格。馆内陈列全国四大名绣展厅,大师以上及名人刺绣作品展示厅,绣史馆,江苏及镇湖刺绣展示厅,刺绣演示厅。

苏州碑刻博物馆位于苏州市人民路文庙旧址,与沧浪亭隔街相望。现在成为碑刻的大千世界,共藏各类碑石I000多块。陈列在复廊中的223方经济碑刻,是研究明清时期苏州资本主义萌芽的第一手材料。主殿大成殿面阔7间,进深6间,重檐四阿顶,前带月台,围以石栏,结构严谨,宽敞宏大,为江南珍贵的明代殿宇。殿内展出苏州碑刻拓片,分为人物、历史、古迹、书法4类,反映了苏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乡村旅游

周庄欢乐世界,占地250亩,坐落于“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在古镇东侧约100米的富贵园内,是由昆山富贵集团开发经营,是“昆山市亲少年活动基地”、“昆山市台资企业活动基地”、上百家企业培训机构“户外拓展基地”、2008年“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张家港双山岛,双山系长江中的岛屿。全岛总面积18平方公里,环岛岸线17公里,较为完好地保存了恬静古朴的自然风光、水乡风情和农耕生态,被誉为长江中的“处女”岛。国际规划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曾作诗赞美道:“黄金有价,宝岛难求”。

苏州特产

苏绣

苏绣的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苏绣与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并为四大名绣之首.。苏绣的题材以人物、山水、花鸟、动物为主,有绣片、册面、屏条、屏风等。新中国成立后,苏州艺人成功地创造了双面绣,其代表作是“双面猫”。

丝绸

苏州是丝绸的故乡,太湖流域留存有新、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着丝绸历史的悠久。园区唯亭镇草鞋山出土了六千年前的纺织品实物残片;吴兴钱山漾出土了四千七百年前的丝织品实物;吴江梅堰又出土了四千年前的大批纺轮和骨针 ,以及带有丝绞纹和蚕纹的陶,这都说明了苏州古代先辈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纺丝的技术。

宋锦

“锦”是一种高级丝织品,苏州出产的宋锦与南京的云锦、四川的蜀锦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锦”。其织造工艺考究,经丝有面经和底经两重,故又称“重锦”。

碧螺春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 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据记载,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历史。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苏州婚纱

苏州虎丘婚纱位于苏州城北,是苏州专业从事婚纱制造、批发的生产基地,为中国二大婚纱大型生产基地之一。

桃花坞木板年画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位于江苏苏州阊门内北城下)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

苏州美食

叫化鸡

叫化鸡是江苏常熟名菜,又称黄泥煨鸡。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化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村庄。一日,他偶然得来一只鸡,欲宰杀煮食,可既无炊具,又没调料。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露出了的鸡肉。约100多年以前,常熟县城西北虞山胜地的“山景园”菜馆根据这个传说,去粗取精,精工效法创制此鸡。

太湖梅鲚

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叶鱼、刀鲚,宋代苏东坡称为“银刀”,又名湖鲚其他地区也有称为凤尾鱼或烤子鱼。鲚鱼,体侧扁,腹稍润、尾细长,银白色;体形略扁薄,头尖小而口大,两眼着生于头的前上端,腹部稍阔,尾则细狭,鳞细色白,整体呈窄长的毛竹叶状。

太湖白虾

太湖白虾,亦称脊尾白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之说。太湖白虾形状与其它淡水虾别无二致, 白虾色白壳薄,通体透明。《湖州府志》载:白虾,出太湖,色白壳软,而味鲜。白虾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民间美食者喜用白虾制成醉虾,别有一番风味。

松鼠桂鱼

此鱼色泽酱红,外脆内嫩,甜酸适口,乾隆食后大为赞赏,松鼠鱼便传扬出名。 如今,松鼠鱼以桂鱼作原料。桂鱼肉质细嫩,骨疏刺少,经剞花、油炸后、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内似翻毛,形似松鼠,浇上虾仁、笋干、番茄酱卤时还会发出嗤嗤如松鼠的叫声。

采芝斋糖果

苏式糖果享誉中华,有明货、炒货、软糖、特味4大类150多个品种,如松子糖、粽子糖、花生糖、三色松子软糖、脆松糖、松子南枣糖等,其中以采芝斋独家生产的粽子糖最为有名。

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置于玻璃板上能迅速爬行。每逢金风送爽、菊花盛开之时,正是金爪蟹上市的旺季。农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是享誉中国的名牌产品。2011年9月起,阳澄湖大闸蟹带有防伪标志。2012年9月3日,”阳澄湖大闸蟹上市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宣布2012年的阳澄湖大闸蟹于9月22日开捕,预计总产量与往年持平,大约2200多吨。章太炎夫人汤国梨有“不知阳澄湖蟹好,今生何必在苏州”。

苏州文化

概况

苏州2009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27个,公共图书馆12个。全市累计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8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平江、山塘历史街区分别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历史文化名街。

方言

苏州话,是吴语的一种,为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之一的吴语标准语,隶属汉语—吴语—太湖片。长期以来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

苏州话以优雅著称,所谓吴侬软语就是由此而来。一种方言好听与否,主要取决于语调、语速、节奏、发音以及词汇等方面。吴语是汉语各方言语系中形成最早的方言之一,古吴语融合古中原语构成现代吴语,因此吴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吴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保留全部的浊音声母,保留全部入声,故具有八种声调(平上去入各分阴阳),是为最正朔的平仄音。苏州话语调平和而不失抑扬,语速适中而不失顿挫,苏州话的发音有些低吟浅唱的感觉。

吴语至今已有3200年历史,吴语区有前后1000年的经济文化中心史。平上去入(有平仄音韵)、清浊对立、尖团(尖团音)分化、广式变调、存古字词,吴语保留众多正统汉语因素,而苏州话是吴语的核心。

宗教

苏州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主要宗教场所有:道教宫观有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玉皇宫(园区)、城隍庙(位于景德路)、穹窿山上真观等;佛教有西园寺、寒山寺、北塔报恩寺(位于人民路)、文山寺、灵岩山寺(木渎镇)、包山寺(吴中区西山岛)园区重元寺、来风寺、常熟虞山兴福寺、张家港凤凰山永庆寺、香山寺、双杏寺、吴江平望镇小九华寺、昆山海藏寺等寺庙;其他宗教的有圣约翰堂、使徒堂、杨家桥天主堂、石路太平坊清真寺等。

民俗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乞七节,又名女儿节。民间传说这天晚上,喜鹊成群结队飞向银河,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民间习俗,在七夕之夜祭祖织女,并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叫做“乞巧”。七夕这天,家家户户用面粉加糖拌和结实,切成2寸左右长条,扭成芒结形状,经油煎后,松脆香甜,名日巧果,是乞巧节必备供品。吴地还有用茶杯盛鸳鸯水(井、河两水的混合物),置于庭院中承接露水搅和,待日出后任其照晒,待水面生膜,姑娘们各将小针投入,使针浮于水面,视水底针影,若成云龙花草状,为“得巧”,如椎似杵者为“拙兆”。尚有用线穿针孔以辨目力好坏等节俗。

绘画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无疑是吴地文化的主体。吴地绘画历史源远流长。从五六千年良渚文化的玉、物上刻画和描绘的装饰图案开始,到明代以吴门命名的“吴门画派”,无不散发着艺术的光辉。

吴地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已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现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不兴等书画大家,这一时期的吴地绘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辉。唐代最为突出的画家有张璪、朱景玄、朱审。两宋时期,苏州一带花鸟画家的成绩比较显著,山水画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到了元代,苏州画家们响应了赵孟頫的“文人画”思想,用写字的笔来绘画山水、花鸟和人物,借以抒发性情。此时的黄公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巨作《富春山居图》是世界美术史中不多见的杰作。受文人画的发展,元代的花鸟画也开始向水墨方向发展。

明代的苏州绘画形成了文化修养和风雅生活相结合的绘画艺术风气,强调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等要素,作品多为即兴抒情之作,提倡清新素雅而趋于平淡天真的艺术风格。这些近乎职业化的文人画家又积极地推动了文人画风气的蔓延,到了正德、嘉靖时期,由于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的努力,最终形成了有着广泛影响的“吴门画派”,成为明代绘画的主流形态。到了明代晚期,吴门画派的画家们重视继承古人的笔墨传统,把对风格的追求作为艺术的重要目的。而且,由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各自的美学追求,从而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师法自然,重视写生的优秀画家,张宏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苏州画家精湛的笔墨技法和师法自然的绘画思想,对后世画坛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吴门画派引领画坛至今,600年间从未中断,人才辈出。

戏剧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

昆剧是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自明代隆庆、万历之交,至清代康熙、嘉庆年间,昆剧由于得到革新而迅速兴盛,其时在苏州城镇、乡村,人们对昆剧迷恋到了如醉如狂地步,组织业余班社,举行唱曲活动,一年一度的虎丘曲会,几至“倾城阖户”,“唱者千百”。在昆剧鼎盛时期,以苏州为中心,其流布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独霸剧坋二百余年。昆剧的繁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名的传奇剧本。如昆剧《牡丹亭》、《窦娥冤》,其中《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于2004年4月重新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巡演一百多场,场场爆满,并且登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

苏剧有《醉归》、《窦公送子》,京剧《李慧娘》,滑稽戏《满意勿满意》等。

诗词

描述苏州的诗词有以下作品:

乌栖曲(李白)

枫桥夜泊(张继)

送人游吴(杜荀鹤)

别严士元(刘长卿)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青玉案·横塘路(贺铸)

苏台览古(李白)

别苏州(刘禹锡)

城上夜宴(白居易)

渡吴江(杜牧)

别苏州(白居易)

泊舟姑苏(王安石)

木兰花曼(柳永)

陈后宫(李商隐)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节日

旅游节 

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每年4-5月)

中国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9月20日—25日)

风俗节 

玄妙观迎财神(2月上旬,农历正月初五)

甪直水乡服饰文化节(4月)

花树节 

西山太湖梅花节(3月1日—10日)

虎丘花会(3月—5月)

拙政园杜鹃花会(3月—6月)

拙政园荷花节(7月—8月)

苏州天平红枫节(中国三大观枫地之一,11月)

庙会节 

南浩街神仙庙会(5月)虎丘庙会(9月—10月)

著名人物

古代

春秋时期吴地始祖泰伯,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铸剑大师干将,莫邪;西楚霸王项羽;汉代皇后薄姬、赵飞燕,文学家严忌;三国时代吴国大将陆逊、陆抗,天文学家陆绩;两晋文学家陆机;南北朝书画家张僧繇、陆探微,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唐代诗人陆龟蒙,诗人、画家、鉴赏家顾况,“草圣”张旭、孙过庭,雕塑家杨惠之;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成大、军事家许洞,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元末巨富沈万三、起义首领张士诚;明代画家沈周、唐伯虎、文征明、仇英、祝枝山、徐祯卿、张宏,政治家姚广孝、况钟、朱纨、王鏊、申时行、顾鼎臣,文学家冯梦龙、李玉,建筑家、明故宫设计者蒯祥,“吴中四杰”杨基、张羽、徐贲、高启,书法家吴宽,“曲圣”魏良辅;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出版家毛晋,传奇名妓陈圆圆、柳如是、董小宛,散文家归有光,医学家吴有性,玉雕大师陆子冈,科学家孙云球;清代诗人吴梅村、钱谦益,娄东画派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文学批评家毛宗岗,金圣叹,沈德潜,经学家惠栋,医学家叶桂、薛雪,书画家、金石学家、古文学学家吴大澄、赵古泥,清代帝师、政治家翁同和,外交家洪钧、赛金花,中国资本主义改良代表人物王韬。

近代

近代民主人士柳亚子、史学家顾颉刚,现代文学家和教育家叶圣陶、胡绳,刺绣大师沈寿,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

现代

当代作家陆文夫、程小青、苏童、何建明、金曾豪、王一梅,社会学家费孝通,影视明星潘迎紫、刘嘉玲,韩雪,潘虹,著名主持人朱迅、沈冰,著名独立电影导演糜熙昭、顾长卫,物理学家李政道,吴健雄,朱棣文,何泽慧、何怡贞、胡淑琴,医学和妇产科专家王淑贞、沈骥英、顾乃勤、彭大恩、石四箴,美术教育家、油画家颜文梁,国画大师:朱屺瞻,化学家张青莲,农牧专家沈骊英,建筑学家顾添籁,植物学家何泽瑛,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奥运冠军陈艳青、孙晋芳、蔡赟,前NBA球星姚明(祖籍),两弹元勋王淦昌等。

城市荣誉

2014年 李光耀世界城市奖 

2013年 中国服务外包最具投资环境城市

2012年 2012中国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

2012年 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2012年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2009年、2011年、2012年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2009年 全国文明城市

2007年 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2006年 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2004年 国家园林城市

2003年 国际花园城市

2001年 全球九大新兴高科技城市

2000年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1998年 国家卫生城市

1999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997年、2000年、2004年、2007年、2012年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1982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批复

国务院关于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6134

江苏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苏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59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中心城区与外围功能区规划建设,加强对镇、村的分类分级指导,建设特色镇和示范中心村,保持乡村特色风貌。深化与上海市的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与周边城市共同加强环太湖地区、大运河沿岸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旅游协作。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36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80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要根据苏州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发展轨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做好停车场规划布局,推动城市停车场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统筹规划建设城市供水水源和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积极有序地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划定基础设施黄线保护范围,加强对各类设施用地的规划控制和预留。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质灾害等在内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促进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工作措施,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支持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限期达到《总体规划》提出的各类环境保护目标。划定城市蓝线保护范围,结合水域自然形态进行保护和整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绿化工作,划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绿线保护范围。要加强对太湖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六、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将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标纳入近期建设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给规模、区位布局和相关资金投入。加快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七、重视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要统筹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的原则,切实保护好城市传统风貌和格局。要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落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紫线管理要求,重点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平江、拙政园等历史文化街区,网师园、留园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保护好自然山水格局,做好城市整体设计,突出山、湖、河、城有机融合的江南水乡风貌。

八、严格实施《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构建和谐社会。《总体规划》是苏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实施《总体规划》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包括各类开发区)的一切建设用地与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市级城市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切实保障规划的实施。要加强公众和社会监督,提高全社会遵守城市规划的意识。驻苏州市各单位都要遵守有关法规及《总体规划》,支持苏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苏州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苏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批复精神,认真组织实施《总体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你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要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国务院

2016726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尹思思    下一篇 淮安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