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转基因

转基因就是指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1999年3月25日,中国第一头转基因牛诞生。2014年12月6日,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2016年1月27日,“慎重推广转基因”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必须确保安全。
中文名
转基因
来源
分子生物学
分类
生物

目录

转基因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 导入到目的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达到改造生物的目的。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 或斑马鱼 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后来人们造出转基因食品 ,其安全性在民间仍有一些人提出争议。

基本释义

转基因转基因

基因一词来自希腊语,意思为“生”。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

1974年,波兰

转基因按照途径可分为人工转基因和自然转基因,按照对象可分为植物转基因和动物转基因。

人工转基因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自然转基因

不是人为导向的,自然界里动物或植物自主形成的转基因。

植物转基因

转基因植物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植物。它可通过原生质体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技术获得,有可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毒、抗虫、抗寒、抗旱、抗涝、抗盐碱、抗除草剂等的作物新品种。而且可用转基因植物或离体培养的细胞,来生产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如人的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表皮生长因子、乙型肝炎疫苗等基因已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表达。

动物转基因

动物转基因就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原有的基因组中。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1974年,Jaenisch应用显微注射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获得了SV40DNA转基因小鼠。

但由于转基因动物受遗传镶嵌性和杂合性的影响,其有性生殖后代变异较大,难以形成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因而,尝试从受体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离体转化,再将转基因线粒体导入受精卵,所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雌性个体外培养的卵细胞与任一雄性个体交配或体外人工授精,由于线粒体的细胞质遗传,其有性后代可能全都是转基因个体。

方法介绍

植物转基因的方法

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这类方法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农杆菌介导转化法

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转基因转基因

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之后,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基因枪法

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花粉管通道法

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由周光宇提出,推广面积最大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动物转基因的方法

常用的动物转基因技术有核显微注射法,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核移植转基因法。

转基因转基因

核显微注射法

在显微镜下,用一根极细的玻璃针(直径1-2微米)直接将DNA注射到胚胎的细胞核内,再把注射过DNA的胚胎移植到动物体内,使之发育成正常的幼仔。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动物约有十分之一是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核显微注射法是动物转基因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显微镜下将外源基因注射到受精卵细胞的原核内,注射的外源基因与胚胎基因组融合,然后进行体外培养,最后移植到受体母畜子宫内发育,这样分娩的动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新的DNA片段。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位置效应(外源基因插入位点随机性)造成的表达结果的不确定性、动物利用率低等,在反刍动物还存在着繁殖周期长,有较强的时间限制、需要大量的供体和受体动物等特点。

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

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是把精子做适当处理后,使其具有携带外源基因的能力。然后,用携带有外源基因的精子给发情母畜授精。在母畜所生的后代中,就有一定比例的动物是整合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同显微注射方法相比,精子介导的基因转移有两个优点:首先是它的成本很低,只有显微注射法成本的110。其次,由于它不涉及对动物进行处理,因此,可以用生产牛群或羊群进行实验,以保证每次实验都能够获得成功。

核移植转基因法:先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导入,筛选获得带转基因的细胞。然后,将带转基因体细胞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细胞中,生产重构胚胎。重构胚胎经移植到母体中,产生的仔畜百分之百是转基因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转基因技术。该方法是先把外源基因与供体细胞在培养基中培养,使外源基因整合到供体细胞上,然后将供体细胞细胞核移植到受体细胞——去核卵母细胞,构成重建胚,再把其移植到假孕母体,待其妊娠、分娩,便可得到转基因的克隆动物。 

产生影响

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20003月,克隆小猪“横空出世”。随之而来,欧美之间也为转基因食品吃与不吃的问题争论不休。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上第一个转基因食品出现在美国,是一种保鲜番茄,这项研究成果本是在英国研究成功的,转基因食品一发不可收。

据统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确定的转基因品种已有43种。美国是转基因食品最多的国家,60%以上的加工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90%以上的大豆、50%以上的玉米、小麦就是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有转基因植物,如:西红柿、土豆、玉米等,还有转基因动物,如:鱼、牛、羊等。

虽然转基因食品与普通食品在口感上没有多大差别,但转基因的植物、动物有明显的优势: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改良品质、抗逆境生存等。

潜在生态风险

转基因作物因为是人工制造的品种,我们可以把这些品种看作为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外来种。一般说来,外来种对环境或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或危险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有时需10年的时间,或更长的时间。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种植最长也就是56年的时间,一些潜在风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一定能表现出来。可是有些风险在实验室水平上已经证实。如Mikkelsen等证实抗除草剂转基因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流在一次杂交、一次回交的过程已转到其野生近缘种中。

对环境有害的影响

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抗性的选择和转运到可相容的其它植物中;

产生新的农田杂草——基因流和杂交; 

转基因植物自身变为杂草——插入性状的竞争; 

产生新的病毒——不同病毒基因组和转基因作物的病毒外壳蛋白的重组; 

产生新的作物害虫。

社会反应

进口品种已在国外获批

转基因转基因

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它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方面向人类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安全

面对越来越多的转基因食品,人们的认识并非一致,以美国为首的支持派和欧洲为首的反对派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两大阵营。美国、加拿大两国的消费者大多已接受了转基因食品,仅有27%的消费者认为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在欧洲,大多数人是反对转基因食品的,英国尤为明显。缘由是1998年英国的一位教授的研究表明,幼鼠食用转基因的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是对转基因食品提出的最早质疑,并在英国及全世界引发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大讨论。

中国对于转基因食品采用的是谨慎的态度,一方面在大力研究转基因食品,另一方面,也在限制主要粮食品种擅用转基因技术。中国国务院法制办2012221日公布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

前景

虽然对于转基因食品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争论,但它的优势还是表现得越来越显著。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的转基因玉米中色氨酸含量提高了20%。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无法自己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一般植物性食品中色氨酸含量很低甚至没有,只有靠动物性食物中获取,转基因玉米的出现,对于素食主义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转基因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大增,对心血管有利。

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并注入大量资金。尽管大多数英国人反对转基因食品,但该国超过7000种的婴儿食品、巧克力、面包、香肠等日用品,可能含有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豆副产品,而且英国政府对转基因食品的研究非常支持,前首相布莱尔就是转基因食品的推崇者。

公共事件

转基因饲料导致猪患胃炎机率增加事件

由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人员进行的新研究显示,由转基因饲料喂养的猪的胃炎发病率远高于传统饲料喂养的猪。不过实验太多缺陷,包括发表的期刊并没有影响因子,实验统计方法错误等。

“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事件

2010921日,《

2016919日,一则“网友举报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一位曾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肄业博士近两日在某网站连续发文称,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一所名为“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的实验室,去年5月份以来,开始对档案造假以应付检查,并在检测人员资质及检测报告上,存在造假行为。

9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回应称,农业部联合调查组将于今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该院将配合工作。

肄业博士两度发文爆料

918日,一位名为“魏景亮”的网友在某网站发布爆料文章,昨日,该网友再次发文补充爆料内容。其在文章中声称,他是“实名举报,而且承担法律责任”,并在文中贴出自己的博士肄业证书,证书显示其真名即为魏景亮,20149月至20164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肄业。

其爆料,他所在实验室还有一个头衔是“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目前国家有几十个检测中心、实验室,基本上都是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用实验室,兼做转基因检测。检测中心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每三年都由农业部、科技部等三部门联合成立专家组巡查,检查质量控制体系、档案等。

20155月中旬,实验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检查将在7月份进行。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排担任转基因检测中心的“档案员”一职,负责所有档案的制作和管理。

类似造假行为“不止一次”

他爆料,20156月初,在其导师李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教授)组织的动员大会上,他才了解到“档案工作”的真实性质。李奎要求,从上次检查后的档案,都将在之后的一个多月里补齐。但实际上,由于实验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务,因此转基因检测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对环境的记录、仪器检查校准等过程性档案都没有记录,实验室并没有这些档案。同时,他了解到,类似行为已经进行了不止一次,在三年前的检查中也是如此。

爆料1

大规模“赶作业”式档案造假

爆料文章称,为了应付7月份进行的档案检查,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将所有应该对检测活动的质量控制负责的过程性记录,都被突击式的在短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

其中,本应该定期进行的仪器维护与校准,都一次性完成。所有的标准物质领用,检测试剂领用等记录都根据需要凭空填写。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修订、学习全部都凭空杜撰。人员的上岗考试试卷都统一抄写并自己批改。就连本应该是监督这些行为的监督意见,监督会议记录,也由档案员直接编写。而在其向院里举报时,导师还称“这是把工作集中统一完成”。

爆料2

人员冒名顶替签虚假合同

根据其爆料内容,在人员档案中,为了方便起见,有一些早已离开实验室的博士后、博士,依然承担着“检测员”的身份。于是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实际实验操作的时候,实验室便找了几个硕士学生,冒名顶替这些人的身份进行实验操作。

同时,检测中心上报的工作人员中有一部分是不具备资格的学生。例如其本人,当时作为一个还有两年毕业的学生承担五年的“档案员”职责。并专门为这些学生制作了一批劳动合同,有所有合法的公章和格式。爆料人称,这些应该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他还爆料,他作为一个未毕业的博士生就被安排为“主任科员”,且人员的培训考核及考核报告等都是最后补做的。

爆料3

任用不达要求硕士进行检测

据爆料内容,每一年的能力验证,检测中心都使用刚回实验室半年的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试验。而根据中心根据国家规定编制的质量手册,关于硕士研究生进行检测的规定里,明文规定需要“熟练掌握检验技术和方法”。

魏景亮认为,用经验不足的学生做检测与检测员要求的资质明显不符,也因此出现过一些错误的情况。由于是能力验证,错误都被指出了。如果是正常的检测,是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的。

爆料4

虽被国家承认实为“空壳”

据其爆料,这个转基因检测中心具有一切国家承认的检测能力和效力,但实际上却是空壳子,有可能出现错误结论。对此本实验室的应对方法就是,对于找上门的一切检测委托,除了上级单位交来必须完成的任务,都以太忙等理由推脱,不予检测,如此就规避了可能的检测事故和法律风险。

同时,疑似开具虚假报告。魏景亮称,2015年底,检测中心的技术负责人拿了一份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报告让他在相应的位置签字盖章。事隔几天,质量负责人斥责他未经允许使用检测中心公章的行为,并且告知之前的检测报告他们都不知情,事态严重。

魏景亮昨日发布文章,公布了几张新的检测报告表格作为证据,证明该检测中心曾多次出具虚假报告。

回应

中国农科院农业部调查组今日进驻

针对魏景亮的爆料内容,文章所指的教授李奎昨日下午回应称,此事由该所负责相关事宜的工作人员统一对外答复。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表示,这个事情目前所里面正在调查。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连发两篇爆料文章的魏景亮表示会持续更新文章,继续爆料。昨日,新京报记者通过多种社交媒体联系举报人魏景亮,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其对此事的最新回应。

昨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表示:我院肄业博士研究生魏景亮在网络上发表“爆料:国家转基因检测中心造假”,反映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部转基因动物及饲料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关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立即着手了解有关情况。农业部联合调查组于2016920日进驻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开展核查工作,我院将积极配合,若反映的情况属实,我们将严肃处理。

专家观点

造假行为“为了单位利益”也应惩罚

对于此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春学表示,任何一个国家科学研究数据都必须严谨、属实,造假行为违背了科学追求真理的本质,也违背了科学界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准则。

杨春学认为,数据和检查报告内容造假具有欺骗性,会带来不良影响,误导业内人员,并损害科学家和专家的形象。这种行为一般是为了本单位的某些利益,从法律层面,也应该对此类不诚信行为进行惩罚。

此类造假行为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即检查环节的不严谨性,一些科研成果的鉴定聘请的专家可能是不负责任的,否则应该能及时发现问题。

他认为,对所有造假的人员应一律惩罚;带有重大欺骗行为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做开除处理。同时,为避免科研领域的造假行为,他建议,一方面需要道德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约束。首先鉴定专家要严谨负责,负责重大科研成果的鉴定审核专家都应该公布其姓名,出具并公开鉴定书,让同领域人员评判、并让社会监督。

批准转基因作物

批准生产安全证书

20139月,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证书的发放是根据研发人的申请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的评审,经部级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批准的,有效期一般为五年。

取得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一般只用于科研,并不能马上进行商业化种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转基因作物还需要取得品种审定证书、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

中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中国批准种植的作物

2014126日,中国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木瓜

农业部总经济师毕美家谈及转基因技术时指出,农业部对转基因问题的态度:一是在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二是在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

毕美家强调,先是非食用,然后是间接食用,最后是食用——这样的步骤来稳步推进。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才是主粮作物。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业部一定会依法履职尽责,确保安全。

慎重推广

2016年1月27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

201636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2016413日,农业部召开发布会,权威回应转基因领域几大焦点问题。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对转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即研究上要大胆,坚持自主创新;推广上要慎重,做到确保安全;管理上要严格,坚持依法监管。

【焦点一】市场上有哪些转基因品种?

“到目前为止,我国批准投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两种,一是转基因抗虫棉花,二是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孔明介绍,除了棉花及番木瓜外,我国还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除此外,国内市场上流通的小麦、番茄、大蒜、洋葱、紫薯、土豆、彩椒、胡萝卜等粮食和蔬菜,都不是转基因品种。

“是否是转基因农产品只能通过基因检测。像转基因的抗虫棉花,可以从虫子的危害上看出区别,真拿出种子,人是看不出来的。转基因农产品和常规育种农产品在外表和颜色上没有区别。”吴孔明说。

【焦点二】我国转基因安全评价是否严格?

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热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是如何操作的?是否严格?

“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相应配套制度的规定,我国实行严格的分阶段评价。比如从实验室研究阶段就开始进行,再到田间小规模的中间试验,再是大规模的环境释放、生产性实验、安全性证书评估,共五个阶段,这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和小孩上学一样,一级一级向前走,每一级考试不及格就终止。”吴孔明说。

据了解,国际上对转基因安全的评价基本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强调结果评估的美国模式,不管采用什么技术,只针对研究出来的产品进行评估;一种是强调过程评估的欧盟模式,只要使用转基因技术,都对技术过程进行评估。而中国既对产品、又对过程进行评估。

吴孔明表示,除了国际通行的标准以外,我国还增加了大鼠三代繁殖试验和水稻重金属含量分析等指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不管是从技术标准上或是程序上,都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体系。”吴孔明认为,全球有众多权威科研机构对转基因产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的总体结论证明,已经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焦点三】转基因“偷种”现象是否蔓延?

由于转基因作物抗虫性较好,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农户违规种植未经批准的转基因作物现象。例如,有媒体曝光湖北、黑龙江、辽宁局地曾发现违规种植转基因水稻、大豆和玉米。这一现象是否在蔓延?

“农业部严肃查处违法种植转基因作物行为,不存在所谓的滥种现象,总体可控,但个别地区确实存在违法零星种植的情况。”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廖西元表示,湖北省农业厅已经联合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铲除了非法种植的水稻田块,近年来农业部组织的例行监测中,湖北基本没有发现种植转基因水稻;黑龙江省农委全面排查,未发现非法种植转基因大豆;辽宁省农委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公开了3起已经结案的转基因玉米种子违法案件。2015年,新疆、甘肃还销毁了玉米制种田1000多亩,海南铲除违规转基因玉米100多亩,所涉转基因材料全部销毁。

“农业部将建立督查、约谈、问责、报告制度,将各省监管工作纳入农业部延伸绩效考核,同时加大案件曝光力度,对结案的违法案件要求各省农业部门及时公布查处结果,对重点案件适时通报查处进展,欢迎社会各界监督举报。”廖西元说。

【焦点四】进口大豆都是转基因?

大豆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农产品。据测算,我国大豆需求量从1990年的1100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9300万吨,主要用于饲料豆粕和食用豆油。但国产大豆总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从1996年起,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进口量从当年的111万吨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8169万吨。在国外,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十分可观。我国进口大豆是否大都是转基因品种呢?

“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美国转基因大豆种植比例为95%,阿根廷、巴西几乎全部种植转基因大豆。所以在全球大豆贸易中,主要是转基因大豆。”廖西元说。

廖西元还表示,转基因大豆是安全的,经过国内外的安全审批。“凡申请我国进口安全证书,必须满足四个前置条件:一是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允许作为相应用途并投放市场;二是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证明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无害;三是经过我国认定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检验机构检测,确认对人类、动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不存在风险;四是有相应的用途安全管制措施,批准进口安全证书后,进口与否,进口多少,由市场决定。”

针对今后国产大豆发展重点,廖西元介绍,目前国内没有转基因大豆成熟品种,也没有批准国内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近期国产大豆主要发展非转基因品种。

【焦点五】转基因主粮是否提上日程?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2015年,我国转基因作物只有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番木瓜种植15万亩。未来我国转基因产业将如何发展?

廖西元表示,“我国将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和食用的路线图,首先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其次是饲料作物、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国转基因产业将实行以经济作物和原料作物为主的产业化战略,加强棉花、玉米品种研发力度,推进新型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玉米等重大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此外,还将以口粮作物为主进行技术储备,保持抗虫水稻、抗旱小麦等粮食作物转基因品种的研发力度,保持转基因水稻新品种研发的国际领先地位。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周恩来故居    下一篇 12·15悉尼人质劫持事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