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Boll,1917~198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1939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逝世。海因里希·伯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HeinrichBoll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姓名
海因里希·伯尔
别名
海因里希·特奥多尔·伯尔
中文名
亨利希·伯尔
外文名
HeinrichBoll
出生地
德国科隆
代表作品
《小丑之见》、《火车正点》、《亚当,你到过哪里?》
配偶
阿内玛丽
逝世日期
1985年7月16日
民族
德意志族
毕业院校
科伦大学
主要成就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职业
小说家
国籍
德国
出生日期
1917年12月21日

目录

海因里希·伯尔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生于科隆,其父母为木匠维克多·伯尔及其妻玛丽亚。海因里希是其父的第八个孩子也是第三个儿子。玛丽亚是维克多的第二任妻子。这个小市民家庭信奉罗马天主教,从而排斥纳粹主义。

1924年至1928年,伯尔在天主教市民学校学习。此后转入国立的威廉皇帝完中。1937年中学毕业后,他开始在位于波恩的书商兰帕兹(Lempertz)当学徒。在十一个月之后因故中断。在此期间,他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写作尝试。1938年,伯尔服了一年帝国自愿服务。1939年夏,他进入科隆大学,学习日尔曼语言学和经典哲学,同时开始写作第一部小说,《教堂边缘》,但是在夏末时他被征召入伍。此后一直在军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军俘虏,并在同年9月被释放。

1942年,伯尔从前线回到德国休假,并与相识多年的阿内玛丽结婚。生于1945年的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克里斯多夫出生后不久即夭折。随后他们于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别生育了三个儿子雷蒙特,雷内及文森特。

生平经历

海因里希·伯尔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 1917-1985)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家。生于科伦一雕刻匠家庭。1939 年入科伦大学学习日尔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负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深恶痛绝。

1947年伯尔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这一时期伯尔参加了“以探讨一切当代问题为宗旨”的 “四·七”社,并成为该组织的重要成员。他的创作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基调灰暗、抑郁,主要人物形象大多是士兵。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那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195O)等。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战后文学” (即一废墟文学”)的代表作。

五六十年代,伯尔创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广阔,技巧也日趋姻熟。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小《…… 一声没吭》(1953)、《无主之家》(1954)、《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小丑之见》(1963)等。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 “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其中《小丑之见》被称为这一时期形成的“不顺从文学”的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7O年代,伯尔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誉为“臻于顶峰”之作。《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1974)的发表又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作家被公认为当代德国的歌德和国际文坛巨擘。他的小说曾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奖,197o 至1974年先后担任联邦德国和国际笔会主席。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伯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正点到达》、《亚当,你到过那里?》、《流浪人,你若来斯巴……》、《正点到达》、《…… 一声没吭》、《无主之家》、《九点半钟的台球》、《小丑之见》等。

海因里希·伯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于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7月逝世。

创作生涯

海因里希·伯尔海因里希·伯尔
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1917年出生在科隆一个雕刻匠的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波恩一家书店里当过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增长了不少见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在战俘集中营里待了几个月。六年战争生活的种种经历,成为伯尔早期创作的主要题材。战后除继续在科隆大学研究语言与文学外,还当过木匠和人口统计员,因此对下层人民的生活较为熟悉,并在许多作品中有所反映。1947年起即开始发表作品,不久应邀参加著名的文学团体"四七社",成为该团体的核心分子。1951年成为专业作家后,作品更多,题材也更加广阔深入。1970年任西德笔会主席,1971年至1974年任国际笔会主席。他曾获得几十种国际国内颁发的文学奖,作品已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

早于1947年,伯尔即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短篇作品。1946年至1951年这段时间内,他的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次大战。他试图通过战争的描写,揭露和批判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中篇小说《列车正点到达》(1949)、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1951)和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来斯巴……》等,即系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的基调较为灰暗沉郁,反映了德国人民的厌战情绪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其中小说《流浪人,你若来斯巴……》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义较为深刻,能帮助德国人民认识战争的罪恶。

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伯尔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前远为丰富深刻。他着力描写的是小职员、小商贩、手工业者、民间艺人和孤儿寡妇等一些"小人物"的遭遇。虽然当时西德经济正处于复苏过程,表面上十分繁荣,但这些小人物的命运依旧十分悲惨,他们终日苦闷彷徨,有的甚至挣扎在饥饿线上,苟延残喘。从《一声不吭》(1953)、《无主之家》(1954)及《九点半钟的台球》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伯尔的思想倾向。他的爱憎十分分明,对西德社会的种种不公正现象提出了责难,并且批判了复辟军国主义的思潮。有的评论家把伯尔这一时期的作品归入"不顺从文学"之列,看来是不无见地。

1963年以后,伯尔的作品一反以前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现出强烈的愤懑情绪。在长篇小说《小丑之见》(1963)中,作者以一个滑稽演员在爱情与事业上的失败为主题,对天主教进行猛烈的抨击,因而招致教会人士的反对。伯尔这种不妥协精神,在197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莱尼和他们》(即《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图》)中达到了顶点。它以一个横遭迫害的劳动妇女为主线,塑造了各种典型人物,对西德的经济、政治、道德观念等方面进行全面性的批判。西德评论界赞扬这部作品是伯尔全部创作的结晶,称它是1971年度的"欧洲之书"。至于1974年出版的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则塑造了一个性格倔强、带有某些反抗精神的小人物。伯尔围绕女主人公的遭遇,描绘了西德经济界、文化界、司法界上层人物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是投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又一把利刃。

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伯尔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写作手法

亨利希·伯尔描写每个人的需求,描写大大小小的事情,它们同属于一个具有人类尊严的人。若借用他列举的词语,则有“居住,邻居与家乡,金钱与爱情,宗教与饮食”等。这是一种充满激情的美学,充满了讽刺、尽情的滑稽模仿乃至深沉的痛苦,这也就是他的文学纲领。谁想描绘生活的疾苦,就得留在人世间。

可是,他有一次却表示:“我需要的现实不多。”别人都把他看成现实主义作家,他自己或许也这么认为,有谁想到这句值得重视的话竟出自他的笔下?其实,他所需不多的现实是十九世纪古典小说的现实,是那种按照过分精细的细节描摹、忠实反映的现实。伯尔运用这一方法极为熟练,但他每次使用时却跟讽刺有关。多余的细节是数不胜数的,诙谐会成为一种比耐性的较量,有时对那些不怎么有耐性的读者来说也是如此。正是以这种认真负责的记录技巧表现的诙谐说明,伯尔需要这样的现实确实甚少。他的能力,用寥寥几笔、有时只是大致的轮廓就能生动地勾勒出他的环境及其形象的能力,正是他的匠心独具之处。

然而,另有一种现实却是伯尔的创作始终需要的:那种衬托他的一生的背景,他这一代人必须呼吸的空气,他们必须接受的遗产。这种现实是他的全部创作的不断重现的、细致观察的素材,从一开始直到刚才提及的杰作《女士及众生相》,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他迄今全部作品的顶峰。在一九五三年、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伯尔接连出版了三部小说,即《一声不吭》、《无主之家》和《早年的面包》,实现了真正的突破。尽管作者很可能并无此意,我们却可以用这三个书名勾画出当时的现实,那种他一直锲而不舍地、全力以赴地描绘的现实。其背景——是德国的饥馑岁月,是早年的面包,从来不够吃的常常缺少的面包,要想活下去就不得不设法讨来或偷来的面包——以及这样一种食物留在了记忆之中。他和他的同龄人不得不接管的财产是一幢无人照管的房屋,是一种在废墟中消磨光阴、前途渺茫的生活。他与同辈人被迫在脖子上箍着暴政的铁爪呼吸生活的空气,谁也不吭一声,因为这种卡脖子的铁爪窒息了任何声音。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机器人    下一篇 知识青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