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发现教学

"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发现教学”形成理论并作出新发展的,是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
中文名
发现教学法

目录

二次大战后,西方各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苏、美两国,都在力图发展科技,培养发明创造人才。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美国上下一片恐慌,由此深感美国学校的科学教育水平落后于苏联。为确保美国在科技、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美国开始要求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充实课程的抽象理论水平,并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这种形式下,布鲁纳提出了“学科结构说”,并指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应寻求新的方法来向新的一代传授那些正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这里,他所寻求的新方法就是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的基本思想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发现法作了详细的描述,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说明了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发现法的特点,在于它不是把现成的理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发现教学法的特点

(1)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直接思维是影像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般靠言语信息。“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精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及其丰富的财富。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学习动机. 布鲁纳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发现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知识就会表现出兴趣。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信感。

(4)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所以,学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很好的效果。

发现教学中所用策略

(1)教学要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适应,合理安排教学序列。

(2)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造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3)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其思维操作水平。

(4)注意适时强化。

发现教学的操作程序

(1)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2)洞察、展望、分析、比较,提出假说,进行选择思维。

(3)从事操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发现教学模式的评价

(1)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发挥潜力。发现学习是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并形成自我奖励、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

二是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发现法使学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三是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日本学者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发现法对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比其他方法都高出30%左右。

四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现教学以过程为定向,充分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发现教学有助于培养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

(2)发现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发现教学的适应范围和对象是有限的,它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或所有学生。发现法最适用于数理学科,这是因为数理学科有严密的逻辑系统,迁移性强,便于发现探究。而发现法在文学、音乐、美术等科目中就难以适用。

发现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这较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

发现教学费时较多,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运用不当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这就要求学生不需要事事都按照“发现的步骤”去进行,这是不可能的。

发现法对教师要求较高,发现教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在教师“引导”与学生“发现”的结合问题上,对教师要求较高,要因教材或因学生而异,教师难以娴熟运用。

发现教学法案例

(此案例是否合适?请讨论)

生物教学案例

完全由学生自已拟定过程,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活动基本由四个既连续又可反复的环节所组成。第一,明确所要发现的问题和过程:(1)确定目标;(2)确定路线、步骤和方法。第二,寻找、搜集和制备观察实验的生物材料,以便获得观察资料和数据;(3)获得观察实验用的材料;(4)观察和实验;(5)记录(包括绘图);(6)分析;(7)进一步实验;(8)记录。第三,资料和数据的处理:(9)数据的处理(数学统计、表格化、线图化);(10)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概括。第四,得出结论:(l1)发现规律性;(12)提出结论;(13)验证结论。上述13个项目是基本的项目,它们之间还有若干更小的细节。它们的顺序也是模式的,实际会有某些变动,例如某些项目可以删去,某几项有时又需要几经反复才能进入下一项等。总之,上述第一至第四是生物学科学研究在中学生可接受范围内的缩影。从内容上看,它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具体过程。使学生理解这一过程,并能在实际中实行,那么,培养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就算基本上达到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国际捕鲸委员会    下一篇 蒋佚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