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三方重点共建大学。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其中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中文名
中南大学
英文名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SU)
简称
中南、CSU
创办时间
2000年(庚辰年)4月29日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研究型大学
属性
211工程,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所属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
现任校长
田红旗
主管部门
教育部

目录

中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占地面积5886亩,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跨湘江两岸,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和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易红、校长田红旗。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大学秉承百年办学积淀,顺应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势,弘扬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力行“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团结奋进,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拥有完备的有色金属、医学、轨道交通等学科体系,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医、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辐射军事学。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设有31个二级学院,104个本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13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排名居全球前1‰;拥有享“南湘雅”美誉的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海口医院、株洲医院。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其中青年项目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6人,国家教学名师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15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6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优先,努力探索和完善人才培养新模式。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5万余名,其中本科生3.4万余人、研究生2万余人、留学生近千人。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在国内率先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实验班,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的大学之一,也是全国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技合一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我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10所大学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深入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主战场。学校现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5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牵头和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2000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8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特等奖)14项,9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活跃,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现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校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全面提升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单位。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等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历史沿革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

原中南工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6年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划转至教育部直属。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三个系和部分教研室为基础,另辟校址成立,隶属于铁道部。

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

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4月29日,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合并组建成中南大学,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术研究

学术学派

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

金氏理论: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金展鹏院士发明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金氏相图测定法及其相图理论以及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相关学术群体齐名。

粉末冶金: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黄培云院士开创,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地洼学派: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陈国达院士开创,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派。这一学说与19世纪发现的地槽、地台学说共荣,被称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与20世纪的板块学说齐鸣,是地学界在20世纪的两块里程碑之一。

侯氏定理:由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中国数学界顶尖科学家侯振挺开创,其“齐次可列马尔夫过程”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并称中国第一,在数学界有“北陈南侯”之称。

科研平台

截止2013年末,中南大学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3个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还建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2个,教育部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平台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8个,湖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等省部级科研平台级近40个校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智能化综合能效管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3个):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牵头)、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牵头)、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参建)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其他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

省部级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色冶金自动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8]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中心(2个):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新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教育部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1个):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平台(5个):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基地、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1个):流程工业节能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非可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深部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色资源与水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湖南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湖南省颅底外科与神经肿瘤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心血管疾病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炭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软钎焊料工程技术研究中、湖南省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先进建材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亚健康诊断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金融识别与自助服务平台工作技术中心、湖南省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湖南省高校精密工程测量与形变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重大呼吸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科学安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遗传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湘雅医院结构生物学与药物设计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校级平台

人文社科类19个,自然科学类20个

科研成果

截止2013年末,学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国家级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40余项。

2011年,学校专利申请560项,授权380项,同比分别增长33%和65%;SCIE收录文献1526篇,居全国高校第14位;EI收录期刊论文1701篇,居全国高校第9位,国际论文排名首次进入前10位。

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1998年-2012年),该校有7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3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中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第三名。2010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2000年-2012年:该校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

2004年: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获发明一等奖(空缺6年)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1名;2007年,获得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12项;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研制出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方加胜教授获亚洲医学界最高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8年: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教育部系统高校获得4项。黄伯云校长领衔的“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获此殊荣。

学校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最早取得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多次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底,中南大学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累计420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电子期刊2.5万余种。收藏文献的学科重点包括有色金属冶金、材料、地质、选矿、采矿、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数学、力学、机械、电工电子、管理、外语、医学遗传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外科学、内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神经病学等多个方面,建立了连续性的、能反映学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已引进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SCI、CA、EI等中外文全文和文摘数据库共90余个。

学术期刊

据学校官网2014年8月显示,该校有多种著名学术期刊:主要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医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学术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两种综合性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化学文摘》等国际和国内主要文献机构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主要用于国际学术交流,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共同主办的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同时还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EiPage数据库核心期刊。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截止2013年末,学校下设30个二级学院,1个教研部,有本科专业92个。

二级学院

中南大学文学院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南大学护理学院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药学院
中南大学法学院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南大学软件学院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专业设置
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
法语日语西班牙语
艺术设计工业设计音乐表演
建筑学城市规划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
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法学社会学
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微电子制造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化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物流工程冶金工程
环境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消防工程工程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测绘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
信息物理工程(已停止招生)采矿工程安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信息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软件工程
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五年制)
护理学(四年制)精神医学麻醉学
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信息学
医学检验法医学口腔医学(七年制)
口腔医学(五年制)生物科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航天航空工程运动训练
师资力量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在编专任教师3221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称人员1409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2586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5人。先后有35人通过本校成功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国家教学名师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24人入选“芙蓉学者计划”特聘、讲座教授,24人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23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学科建设

截止2013年末,学校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7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3] [74]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管理科学与工程[75]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遗传学、有色金属冶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外科学(胸心外)、耳鼻咽喉科学、药理学[75]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

外科学(普外)

国际交流

1980年-2011年,学校先后与英、美、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等国外300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研究关系。根据2011年资料显示:学校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有几百人次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并聘请了一批长期外国专家和外教来校科研或任教。学校每年派出几百人次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进行深造、讲学、合作科研。从2007年起,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资助该校100名优秀学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学习深造。

校园文化

校训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校训解读: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积累的办学特色;二是与我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三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

校风

向善 求真 唯美 有容

校风解读:

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浓缩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能海纳百川、综合创新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底蕴。

“向善”即为善弃恶,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中华先贤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孟子·告子上》中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将“向善”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孔子强调“据于德”、“依于仁”,即为人处世要谨守道德伦理,依循仁爱修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爱人类进而扩充到爱护环境和自然万物。

“求真”是对于真理的向往,实事求是,真诚有信,这也正是孔子“志于道”之人生理想的现代诠释和表述。“道”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或形而上的本体,“志于道”是要立志探求天地万物的规律和奥秘,志道求真激励中南学子上下求索,永不止息。

“唯美”是寓审美于人生,陶冶性情,丰盈内心。这正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即通过礼仪、音乐、舞蹈、美术、体育、驾驶、文史、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获得丰盈愉悦的精神境界。

“有容”是拥有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谦虚好学的宽阔胸怀。其义取之于《论语》“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教诲,“有容”方能不断进步、兼收并蓄,为成就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亦能虚怀若谷,有容、创新;道德的尽善、艺术的尽美与科学的求真融为一体。清正和美之校风所至,中南大学必成为莘莘学子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摇篮。

以“向善求真唯美有容”为校风,其意义大致有三:第一,有利于统一和凝聚中南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有利于形成接续先贤、继往开来的文化自觉意识;第三、有利于形成高品位、跨越时空的中南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贸车    下一篇 正菱集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