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
- 人物姓名
- 张衡
- 时代
- 东汉
- 所属政权
- 东汉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族
- 字
- 平子
- 后世尊称
- 科圣
- 生年
- 公元78年
- 卒年
- 公元139年
- 出生地
- 河南南阳
- 陵墓
- 张衡墓园
- 身份
- 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 官职
- 尚书,从政,科学研究,著书立说
- 配偶
- ——
- 父亲
- ——
- 母亲
- ——
- 子女
- ——
目录
开创我国天文、地理研究之先河。
《灵宪》;地动仪;《四愁诗》
张衡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张衡从小好学不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全后汉文·卷四十五》)。青年时代游学长安、洛阳,在并进入当时著名学府太学学习。张衡用了至少十年来研习文学。东汉永元十四年(102年)张衡二十四岁,曾当南阳郡守的幕僚(南阳郡主簿)。东汉永初元年(107年),张衡29岁,写成著名的《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二京赋》。永初五年(111年),张衡三十四岁,出仕京官郎中。元初三年(116年)张衡三十八岁,升为东汉历法机构最高官职;太史令。建光二年(122年),张衡出任公车司马令。永建三年至永和元年(128年-136年)张衡复任太史令,最后出任尚书。三十岁后,张衡开始研习天文。对天文历算有深刻研究,著有《灵宪》、《灵宪图》、《浑天仪图注》、《算罔论》。公元117年,张衡改进了浑象,设计制造的利用水利推动自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混象(即浑天仪)在洛阳完工。张衡所著的《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在《灵宪》中,“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指出月亮本身并不会发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月食成因。[来源请求]在《灵宪》中,张衡估计了日、月的视直径,记录了洛阳观察到的星有2500颗。阳嘉元年(132年),他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候风地动仪[6],地震仪可以准确测出五百公里的地震方位,并令史官记录地震方向地点,积累了许多可贵资料。
张衡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家,他依靠实证精神制造出了堪称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意义的浑天仪、地动仪,被后世尊称为科圣。张衡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在天文学、地震学、数学、地理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广受后人的敬仰。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