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文化建设   
[0] 评论[0] 编辑

江苏最美抗疫先锋——熊平平

1月28日晚,现代快报社接到中宣部紧急任务,需要立刻组建报道团奔赴武汉。一接到报社“到武汉去”的倡议,新婚的熊平平立即主动请缨。第二天,熊平平如愿和其他5位同事一起踏上征程,成为了疫情爆发后江苏第一批直击武汉一线的媒体人。

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在湖北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工作情况。这也是国新办首次离开北京,在外地举办发布会。

“你好,我是现代快报记者,中医药在这次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fileImg

在这场关注度极高的国家级发布会上,这位连线提问的是《现代快报》90后记者熊平平,当天是他赴武汉报道的第18天。

深入基层“解剖麻雀”,真实自有力量

1月28日晚,现代快报社接到中宣部紧急任务,需要立刻组建报道团奔赴武汉。一接到报社“到武汉去”的倡议,新婚的熊平平立即主动请缨。

第二天,熊平平如愿和其他5位同事一起踏上征程,成为了疫情爆发后江苏第一批直击武汉一线的媒体人。

虽然年纪不大,但熊平平已有多次一线报道经验。抵达“疫”线后,熊平平思路清晰,立刻对疫情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判断。他发现,疫情核心聚焦于两大防线:一条是以街道社区基层为主的社区防疫线,一条是以医务人员为主的救治防疫线。其中,社区防疫线好比水闸门,是防疫攻坚战早期的关键之关键,越早守好,就能让越少人感染,疫情也有望尽早结束。

于是,熊平平密切关注网上社区感染者救助信息,并走访社区“解剖麻雀”,实地调查基层工作者的工作进展。

3天时间,熊平平和同事们走遍了13。7平方公里的后湖街道,17个社区,对20万人口逐一分析,全面掌握了未收治隔离的“四类人员”(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具体情况。

通过调查清楚一个典型街道来管窥全局,熊平平用最短时间熟悉了武汉社区防疫的真实状况,了解了社区防疫线上的症结所在,并形成调查结果,及时上报,为防疫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月9日,再次采访社区后,熊平平写出《“武汉战疫”发起总攻:应收尽收,一个都不能少!》;2月17社、中国日报等多家媒体网站全文转载。

熊平平坦言,这是他最胆战心惊的采访经历之一,在社区询问情况,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是感染者,因为走在外面的居民,很多是从医院看病回来的,碰上感染者的概率极高,而他当时的防护只有一个口罩。

街道工作人员说,感谢江苏记者帮助我们,把情况如实反映,让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推动,让我们的居民、老百姓能够得到救治,渡过难关。

踏遍救护防线,关注救治进展

除了在社区防疫线上“解剖麻雀”外,熊平平也踏遍了武汉的救护防线,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以及多家方舱医院,都有他的足迹。

一位战地摄影师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离现场再近点,再看仔细些,这是熊平平对新闻报道的执着。

2月26日,熊平平来到了武汉市肺科医院ICU,这里收治了武汉危重症中的危重症,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

在这里,熊平平和同事采访了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郑瑞强,这位江苏的医生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接到国家卫健委紧急通知后立即赶到武汉,没时间休整,24日就扑入病房查看病人。一个多月来,在危重症病房里,郑瑞强和战友们,用最先进的医学设备和最高的治疗水平,与死神博弈。

“ICU病房里的病人基本没有清醒的,我们压力很大。一位病人上了ECMO已经有20多天,也是这里使用时间最长的。他很坚强,我们对他治疗,也一直不会放弃!”采访中郑瑞强如是说。这些动人的细节,朴实的语言,都被熊平平放入了报道中。

采访后推出的稿件《对话:离死神最近的病房》,仅发布两小时就获得200多万浏览量,并得到了全网推送。冷静客观的文字和镜头,没有涕泪交加,却带给人们最大的心安。

但采访当晚,熊平平失眠了。

“滴……滴……滴”

“昨晚,走了一个……”

“10张床,9个病人,光ECMO就上了4台。”

熊平平说:“脑海里全部都是医疗设备滴滴滴的响声,医疗人员一直都在忙碌,躺在病床上的病人都是在机器的支持下求生。所以生命是什么?我会去思考。”

虽然常常写稿到凌晨1、2点,第二天7点多又要出去采访,但艰辛的报道过程在熊平平看来却是一份幸运:这些经历让他学会沉淀和思考,为何而来,为何出发,为何坚持,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更优秀的记者。

记录同龄人,看见时代中坚担当

随着90后们逐渐进入而立之年,他们正拿起接力棒,成为社会中坚。熊平平觉得,90后是否有担当,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作为一名90后,熊平平格外关注同龄人在这次疫情中的抗疫故事。

90后的王利是汶川人,曾在2008年地震中逃过生死劫难,现在的工作是在武汉开网约车。封城前一刻,她拒绝了朋友的出城建议,主动留下来,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在整座城市公共交通停滞时,每天往返医院和社区,接送慢性病人看病。

王利的这份志愿工作,其实极危险,因为慢性病人多为中老年人,抵抗力较差,比普通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但王利说自己没想那么多,“毕竟他们要去医院看病。”

熊平平曾在2018年深入汶川地带,几乎走遍了王利的老家绵竹,因此当他得知王利的事迹后,决定和这位同龄人聊聊。最初联系,王利拒绝了,她说志愿者不需要留名,但熊平平铆着劲不放弃,坚持沟通了4天后,王利终于打开话匣子。

“一个人只能开一辆车,但那会儿恨不得自己一个人可以开两辆车。”

“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我们学校240名学生生命,我现在每多活的一天都是赚来的。”

王利的故事被熊平平如实记录下来,稿件刊发后,反响巨大,央视新闻联播、新华社都进行了跟进报道。更重要的是,在2月份,更多人加入了滴滴志愿者车队,成为这座停摆城市的摆渡人。

让熊平平欣慰的是,采访中,有太多像王利这样的90后义无反顾选择站在第一线,他们有的是医生、护士、也有的是志愿者、社区基层工作人员。

熊平平说:“我们90后是好样的!这次疫情中,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贡献力量。经过这次历练,未来的社会事件中,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勇敢站出来,做更多贡献。”

披星戴月、逆行而上,熊平平说哪里有新闻现场,哪里就有我。镜头对准一线,用笔端触及基层,他用文字和视频报道真实,记录时代,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镜头内的新闻人物,值得被记录,镜头外的熊平平们,同样值得被我们记住。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瑶:从细微处观察把每一件事都用心做好    下一篇 李小平:志愿服务的“加油站”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